警惕有人用微信“親屬卡”詐騙

前段時間,楊女士就碰到一樁“怪”事,一進一出,不僅到手的錢沒了,而且居然還要倒貼!


最近,楊女士在網上發佈了一條房屋出租信息,幾天後一名姓張的女子主動聯繫,她告訴楊女士自己剛調來本地工作,打算將這套房子租下來。隨後,她通過微信“親屬卡”轉了3000元,作為房子的押金。然而,沒過多久張某就“反悔”了。


這個時候,張某以“親屬卡”不好用為由讓楊女士退還押金,而楊女士也按照張某所說的步驟進行操作,向她贈送了一張額度為3000元的“親屬卡”。可這卡剛贈與完,楊女士的手機上就陸續出現了多條消費提醒,之後聯繫張某,發現自己被拉黑,楊女士趕緊報了警。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整個案件最關鍵的點就在於“親屬卡”。為什麼張某不用轉賬、紅包等方式,偏偏要用這個功能?詐騙分子又是如何通過這個功能行騙的?


什麼是“親屬卡”?


“親屬卡”是微信上線的一個功能,具有“代付”性質,最高每月3000元。簡單來說就是他人消費,開通者買單。


騙子是怎麼通過“親屬卡”來詐騙的?


1、混淆概念


楊女士聽信張某的一面之詞,以為自己收到的是3000元押金,實際上只是一張額度為3000元的“親屬卡”。但在她的理解裡,楊女士以為自己已經收到了款項。


2、自行解綁


楊女士領取“親屬卡”後,不法分子為了減少風險,會立即進行解綁,此時楊女士就算消費,張某也不需要對其進行“代付”。


3、要求退款


不法分子隨後會以各種理由提出退款,並要求錢款“原樣返回”,於是楊女士在張某的指引下,也為對方開通了“親屬卡”。


不同的是,之前楊女士接受“親屬卡”後並無消費,所以對於不法分子來說錢款分文未少,更不存在支出了3000元的說法。但是在楊女士成了代付方後,張某立即利用“親屬卡”功能多次消費,刷爆額度,使得楊女士損失了2980元。


如何設置和檢查“親屬卡”?


操作步驟:打開微信“我”——“錢包”——選擇“親屬卡”——點擊“贈送親屬卡”——選擇贈與類別和人即可。


發送“親屬卡”給他人,相當於默認替對方的消費買單,務必謹慎開通。如果不需要再替別人代付了,務必記得回到上述界面進行解綁操作!同樣,支付寶也有“親情號”功能,與“親屬卡”功能類似。另外,除了上面特別要注意的“親屬卡”,手機“免密支付”功能,大家也要時刻檢查一下,不需要的就及時關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