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棚入樓”好日子有奔頭

“出棚入樓”好日子有奔頭

阜新“百里礦山、百里棚戶”景象不再,百姓從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跨越——

“出棚入樓”好日子有奔頭

9月8日下午,阜新市太平區孫家灣街道米家社區,幾位老人坐在亭子裡乘涼。年紀大了,就愛回憶往事。“我們哥六個,加上父母,8口人擠在一鋪炕上,睡覺時想翻身都不行。”說起當年的平房歲月,謝英華邊說邊搖頭。

謝英華當了一輩子礦工,直到退休還在平房“蝸居”,住樓房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得益於棚戶區改造,老謝上了樓。上樓那天,他一直嘿嘿地笑,家人們說,老謝笑得腮幫子都疼了。

坐在一旁的李福德說:“棚戶區沒有下水,只能把廢水潑在房子周圍,冬天凍成‘冰山’,春天開化時汙水遍地,臭氣熏天。現在上了樓,乾淨利索的。我們這些老工友要麼聚到一塊兒侃大山,要麼到小廣場鍛鍊鍛鍊身體,咱這日子過得正經不賴啊!”李福德是米家社區的老住戶。他告訴記者:“過去這裡叫米家窩棚,因為有煤礦,礦工們沿著鐵路建起一排排簡易平房和偏廈子。” 棚戶區是以礦興城的資源型城市特定的歷史產物。在當時“先生產、後生活”觀念指導下,阜新市在礦區的“三邊”,即礦山邊、鐵路邊、高壓線走廊邊,建起大量簡易職工住房,形成了“百里礦山、百里棚戶”的景象。

棚戶區如同城市臉上的“疤瘌”,曾是髒亂差的代名詞。孫家灣街道矸子山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姚立男1994 年嫁到孫家灣,回憶起當年的生活,依然直搖頭,“最怕上廁所了,幾百戶共用一個,早晨高峰期要排長隊,急死個人。”孫家灣街道盛城社區居民張淑芹原來住在煤泥河邊,整天在三尺鍋臺前忙碌,燒水、做飯、取暖都離不開煤,手指縫裡全是煤灰,咋洗都不乾淨,“誰不想住到樓裡,可是沒那個條件啊!”為了解決困難群體上樓難問題,阜新市通過低保戶免收新舊房屋結構差價、特困群體減免費用等方式,給棚戶區居民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以米家小區一戶56.02平方米的6 層住宅為例,除去土地成本以外,政府投入建設成本10 萬元,群眾僅需繳納1.7萬元房款即可搬入新居,房屋價格遠低於市場平均價格。政府盡力了,群眾受益了。

孫家灣位於海州露天礦南緣、高德礦一號井以東,興盛於1913年,是阜新礦區興起較早的地區。2008年年底,孫家灣街道整體搬遷至太平區高德東山地區,涉及6000餘戶2萬餘人。

如此整建制搬遷,在阜新這個百年礦區並不鮮見。阜新市委、市政府把棚改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抓緊抓好,落細落實,處處體現民生溫度和人文關懷,確保改革開放和經濟轉型成果惠及廣大棚戶區居民。在中央、我省大力支持下,多年來累計投入資金223 億元,完成22.2 萬戶、1089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任務。陰冷狹窄、衛生條件極差的平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優美整潔、配套齊全的花園小區。棚戶區居民住房面積由改造前的人均9.7平方米增加到16.7平方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得到了有效解決。

76歲的老礦工楊清田原來住在孫家灣街道4委,房子是新中國成立前蓋的,冬天漏風,夏天漏雨,只能靠修修補補將就住。一來二去,楊清田練就一身修房子的本事,脫坯、壘牆、抹灰樣樣都行。2009 年,他搬到矸子山社區以後,修房子的手藝終於“派不上用場”了。心靈手巧的他是個閒不住的人,8 年前迷上了十字繡,只要有空就繡個不停。眼下孫子要結婚,他特意趕製了一幅作品,一針一線繡了整整半年。姚立男說:“楊叔是小區裡的名人,不少人慕名找他拜師呢。”老礦工鄭百里小時候住在新邱露天礦附近的棚戶區,每晚都在電鎬的嗚嗚聲中入睡。如今,兒時的家變成了阜新百年國際賽道城入口。上樓以後,鄭百里再也不用生爐子燒炕,閒暇多了,重新拾起攝影的愛好。從賽道城挖下第一鍬土開始,他不間斷地拍了數千張照片。翻看這些照片,恍然有種時空交錯之感:寸草不生的矸石山重披綠裝,運煤小道成了越野賽道,蒿草最茂盛的地方變成了觀眾看臺。短短兩年,廢棄礦坑變身賽道城,滄海桑田一一定格在照片裡。

在清河門區烏龍壩鎮初心合作社牆上,有一張朱家屯村的巨幅航拍照片。老爺廟村第一書記劉傑印告訴記者:“這是朱家屯整體搬遷前留下的最後影像。”朱家屯過去是礦區,7座煤礦呈扇形分佈在村莊周圍,最近的相距不足一公里。地面塌陷、裂縫等地質災害讓村民苦不堪言。

2018 年年底,朱家屯408 戶易地搬遷,成了城裡人。

居民搬走了,責任田卻搬不走。

為了解決上樓百姓的生計,黃花山農業生態旅遊合作社應運而生。作為打造景區的第一步,合作社在此種植了66 公頃黃花菜。登山遠眺,整個山谷黃花遍地,與蒼翠的群山相映成趣。黃花菜經濟價值很高,可謂美景美食一舉兩得。

新邱區把棚改南區的益民公園改造成健康主題公園,沿湖的步行道為棚改小區居民提供了一個健身、娛樂的好去處。

海州區平西街道惠西小區在23 米長的圍牆上畫了23幅記錄老礦區生產、生活場景的圖畫。平西街道2.3萬名居民大多是礦工及其家屬,他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過往的紀念和對未來更加美好生活的期盼。

走·想曾幾何時,“鐵道南”,在阜新人的心目中是居住條件最差的地方。

以鐵路為界,北面是市區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南面是礦區集中連片的棚戶區。

如今,“鐵道南”再不是舊模樣。

從新邱區到城南米家,從高德東山到清河門區,逶迤百里礦區,湧現出一個個花園小區,22.2 萬戶居民搬進寬敞明亮的樓房。這意味著1/4的城區人口因此受益。

從“鄉下人”到“城裡人”;從平房到樓房;從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棚改,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現如今,百姓對居住環境的品質追求越來越高,阜新市則從供給側、需求側同時發力,從去年起對早期棚改小區開展品質提升工程,以滿足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新嚮往。

小城有大愛,棚改連萬家。群眾的張張笑臉,才是城市最美的風景。

(轉自9 月11 日《遼寧日報》)

來源:阜新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電話:029-812032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