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問遂筆下學“二王”的另一條路


海上宿耆胡問遂,不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書法家,更是一位書法教育家、文化學者。他把書法實踐和理論研究、教學指導深入結合,幾十年來不斷培養人才、獎掖後進、弘揚書法文化。他還見證、參與了近現代以來相關的社團組織、書法教育、書法出版、書法展覽、書學研討會、國際書法交流等活動,因而在當代書法史上的意義尤其獨特。


胡問遂筆下學“二王”的另一條路

胡問遂先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自身的書法實踐中,胡問遂將總結出的實用而重要的學習方法奉獻給學書者。胡問遂所授人之“漁”,適用於不同資質的習書者,能生髮出積極有效的作用,今特拈出數條。


“迂迴側擊”


胡問遂認為,在學習過程中,要“迂迴側擊”。比如要上溯“二王”,一開始就學《蘭亭序》則困難重重、好高騖遠。如果不得訣竅,不如先學跟“二王”有淵源的作品,比如智永《千字文》《集王聖教序》以及“二王”一路如楊凝式、米芾、趙孟頫、董其昌、文徵明等學有所成的作品,而後再回過頭來學“二王”,如此則往往豁然開朗,看似曲折,實則有效。胡問遂提到自己“學王之後,深感如遇牆壁,無法透入”,就是採用了“迂迴側擊”的方法,“先學右軍七世孫智永的《千字文》墨跡,然後遍臨古人學王高手墨跡,諸如李北海、楊凝式及宋四家等,而後才能對王字有真正的認識,從而吸收其精華”。


胡問遂筆下學“二王”的另一條路

胡問遂 《臨神龍本蘭亭序》 選自《正大氣象——紀念胡問遂誕辰一百週年師生書法作品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他沒有狹隘之見,並不干涉學生的學習,也為學歐字、柳字者提出“迂迴側擊”的學習法,如“想學歐字,暫且不寫歐字,而去寫一些與歐書有淵源關係的字。如北魏的《魏靈藏造像》《高貞碑》《張猛龍碑》,以及歐陽通的《道因法師碑》等一些用筆駿利、骨力顯露而又較易學習的碑刻……達到相當程度時,寫歐則以寫《皇甫誕碑》入手較好,因為其用筆顯豁而且寫起來容易,其次是《虞恭公碑》。《九成宮》是奉敕之作,矜持精嚴。《化度寺》高簡渾穆,留到以後去寫。這樣學雖然曲折些,但似遠而實近,成功的把握會大一些,有志學歐者,何妨一試”。


胡問遂筆下學“二王”的另一條路

胡問遂 《臨爨寶子碑》(部分) 選自《正大氣象——紀念胡問遂誕辰一百週年師生書法作品集》 上海人民出版


“增有餘”


對於書法學習,胡問遂提出了“增有餘”之道。他說:“每個人學習書法,早期可以針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加以修正填補;但到成熟時期,則應該認真分析自己的性格和所長,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點——增有餘,從而不使人產生不足之感。”在“增有餘”的觀念下,胡問遂冷靜地分析自身情況,決定走敦厚質實、寬博雄健的道路,於是涉趣北碑。我們常說得表現個性,其實也正是基於自己的性情與審美趣味,在傳統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我,從而強化風格,最終形成自家面目。胡問遂在個性化需求上有意識地借鑑了米芾“刷字”的痛快作風,還得益於蘇軾“墨豐筆潤”,枯中帶潤的書法更顯得墨氣淋漓,這些都是“增有餘”的做法。


胡問遂筆下學“二王”的另一條路

胡問遂先生在書寫 圖片選自《正大氣象——紀念胡問遂誕辰一百週年師生書法作品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用筆上,胡問遂貫徹了“增有餘”的理念,雖然方圓兼用,但總體來說根據書體的表現與行筆時提按、輕重、遲速而有所不同,並非一成不變。在教學中,胡問遂為了便於學生理解,則從點畫外在的形態上加以區分。他甚至認為:“歷來書家都以圓筆為重,固然圓筆的秀美不可偏廢,但方筆的明快勁拔,更容易體現出我們的時代精神。加上圓筆書家從古至今層出不窮,被古人壓之,不易開創面目,不及方筆容易創新,或許這正是我們現代書法的一種動向。”這種理解也有其獨到之處。


胡問遂筆下學“二王”的另一條路

胡問遂 《唐韓翃寒食詩一首》 選自《正大氣象——紀念胡問遂誕辰一百週年師生書法作品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碑刻、墨跡相結合


胡問遂提出“要恢復為刀鑿所刻去的點畫間的牽絲映帶,臨習碑刻要當墨跡看,則思過半矣”。這跟沙孟海《碑版的寫手刻手問題》提出的“書佳刻不佳者”“書刻俱劣者”、啟功提出“透過刀鋒看筆鋒”類似,都非常清醒地意識到碑版和存世墨跡之間的明顯差別。《集王聖教序》是學習行書的良好範本,基本上保持了王羲之書風的特點,但即便刻得再精到,也不能跟王書等量齊觀,因為是集字,便存在氣息不連貫的問題,在勾摹中,運筆的精妙、細微、牽絲連帶等都會有所減損。為了補救,胡問遂強調:“臨學者最好同時參看一下晉唐以來雙鉤的墨本和唐宋人學習王字有成就者,如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奉橘三帖》、孫過庭《書譜》、楊凝式《韭花帖》、李建中《土母帖》、薛紹彭《通泉帖》等。我們從這些書跡中去體味右軍使毫行墨的要妙,自然較易升堂入室。”


關於顏體的學習,胡問遂提出了要從顏真卿《自書告身》入門,“為存世唯一可靠的顏書墨跡……因為是墨跡,雖紙面蔽損,但完整者鋒稜畢具,學顏者舍此莫屬,從此入門,再習顏書碑刻可得三昧”。


胡問遂筆下學“二王”的另一條路

胡問遂 《致蔣炳昌札》 蔣炳昌藏


胡問遂奉行本真教育,他的書法教育理念、教學法很大程度上是基於自身的實踐而來。他特別講究技法,勤於總結用筆規律,刻苦又嚴格;他深入研究書論,批判性地繼承,在繼承和創新上皆有卓識,技道並進。胡問遂不以技法自矜,不信口玄妙之道而故作高深,特別是他明確對書論中一些動輒“不傳之秘”“玄之又玄”之說作出通俗化的解讀,讓人易於理解。由此,我們可以說,胡問遂的藝術品格是包容的,學術品格是踏實的。


欲知更多關於胡問遂先生的書學觀念和教育思想內容,請閱讀《築基傳統 平和簡靜——胡問遂的書法實踐與教學》一文。


本文節選自《書法教育》2020年第壹期

《築基傳統 平和簡靜——胡問遂的書法實踐與教學》

作者:範國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