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咱也擺過地攤兒

最近,為擺脫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擴大消費,各地紛紛給地攤鬆綁,文明辦不再將佔道經營作為文明城市的考評條件。總理在煙臺考察,更是盛讚地攤是“人間煙火氣”。一時間媒體、自媒體關於地攤的文章和消息鋪天蓋地,無數人躍躍欲試。

我印象中,自己好像也是擺過地攤的。


以前咱也擺過地攤兒

有些記憶是如此久遠,遠得都褪色了

一次是久遠的八十年代。那個寒冷的冬天,寒假即將結束,上小學的姐姐幾塊錢的學費還沒有著落。爹孃從倉庫裡拿出幾個凍得硬邦邦的白菜,讓拿到集上賣掉。我們這兒的大集在鄰村,逢三逢八開集。那天,一大早,我們姐妹幾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幾個凍白菜搬到了大集上。因為是臨時擺攤,沒有好的位置,擺在大集的偏尾地段。巴巴地站了一上午,經過了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站得腿發酸,終於有人看我們幾個小姐妹可憐,把幾個凍白菜買了去。姐姐的學費終於湊齊啦。


以前咱也擺過地攤兒

地攤確實是滿滿的煙火氣兒

再一次好像是我做了媽媽以後了。孩子初中的一個暑假,為了磨練她的膽量,接觸社會,完成社會實踐任務,我從網上批發了一些摺扇。孩子一到太陽落山,就跑到地攤群集的百貨大樓一帶擺攤。當媽的不放心,每每過去陪著,看她有模有樣地坐在攤前,應付別人問價。一個夏天,居然帶本帶利賣了三百塊錢的扇子。不過孩子的辛苦也很明顯,比如晚上九點了,行人少了,我覺得不會有人買,她堅持還是要多等一會。有一些扇子她拿到燒烤攤上賣,別人看她小小年紀,慷慨解囊得也有。


以前咱也擺過地攤兒

精緻的小玩藝是女人在地攤上的首選

這兩次經歷,一次是陪姐姐籌學費,一次是陪閨女歷練。目的不同,但是擺地攤的滋味,我肯定領會到了。或者是收穫滿滿,或者是一無所獲,時間在等待中,毫無勝算。

地攤經濟,也算是普通老百姓獲得收入的一個途徑吧,疫情讓好多人失業,收入減少,陷入經濟困難,國家放開地攤,也不失是一個明智的措施。這幾年的城市發展,追求乾淨,秩序,甚至不允許馬路上有落葉,有點過猶不及。允許擺攤,是一個大大的進步,利國惠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