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姻的真相

#古有“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日夜思君不見君”的動人傳說,現有轟轟烈烈、坦坦蕩蕩的愛情故事。美好的戀情總是令人心馳神往,我國古代人民卻逃不過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禮”“七出”“三去”的封建枷鎖的桎梏。

中國封建倫理道德把婚姻當做人際關係的開端,“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陰陽交接方產生人類。“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生老病死,時至則行”,在古代市場社會沒有養老保險等金融市場,老百姓靠什麼規避風險,安身立命呢?儒家學說的答案是:“養兒防老”,同時靠血緣建立信任體系,並輔以相配的“仁義理智信”——孝道、禮教、婦道等,把“養兒防老”的違約風險降至最低。“養兒防老”是古代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養老制度,那麼婚姻制度在其中如何發揮作用的呢?首先,為了優生優育,將優秀的基因和血脈傳承下去,遠古時期兩性關係被限制在家族內部,家族之外又有搶親製作為補充。《易經》中“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就是描述搶親的人騎馬飛去,山路上留下串串哭聲的慘烈畫面。再後來,有了“門當戶對”的制度,兩家掙錢的門道相當才能交往相處或落戶成親。其次,“貞潔文化”的應運而生也穩固了傳統社會中家族血緣的一脈相傳。從西漢的《烈女傳》開始,特別是宋代程朱理學之後,以儒家治國的朝代都推出各種烈女、潔婦故事,樹立榜樣,不斷強調貞潔文化,讓貞潔觀在民間根深蒂固。夫權至上,“夫者倡,婦者隨”“士之耽兮,猶可脫也。女之耽兮,不可脫也”,女性在婚姻中的弱勢地位不言而喻。

婚姻在中國古代更多的是被當做家庭維護社會地位、鞏固經濟基礎、抗擊風險的工具。對社會既有規則的受保護者而言,三從四德等舊規則是有利的;對於受壓制的女性群體,卻是百害無一利。可喜的是的,女性群體的“不公平”“不平等”地位,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有了客觀的改善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