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鬼天氣,三國還真開不了頭

演義中的三國,是由一堆自然災害開始的。


大河流域的農耕文明,對於自然災害的抵抗力幾乎是零。而如果此時中央政府還昏庸無能的話,自然災害對勞動人民的影響將更加致命。


沒有這鬼天氣,三國還真開不了頭

(1994年央視版《三國演義》劇照)


首先是建寧二年四月,靈帝劉宏在溫德殿的時候,忽然電閃雷鳴,下起了大暴雨,還有冰雹,砸壞了不少房屋。

帝御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驟起,......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


然後是建寧四年二月,首都洛陽地震了,沿海地區發生了海嘯,傷亡不少居民。

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又海水氾濫,沿海居民,盡被大浪捲入海中。


同年秋七月,玉堂之上出現長虹。我們現在來看,“哇彩虹~”,還挺招人喜歡的,但在過去,那是凶兆。“長虹貫日”在古人常被當做將有不詳之事發生。

(光和元年)秋七月,有虹現於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


演義中,接下來才是臭名昭著的“十常侍之亂”,然後是張氏兄弟發動黃巾起義。亂世之中,關張趙兄弟三人結義,拉開了“東漢末年分三國”的序幕。


羅貫中在小說開頭除了一首《臨江仙》、一句“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外,還用了一系列的“異象”來做鋪墊。除了自然災害之外,還有雌雞化雄等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而這些事情,除了出現在演義之中外,還見錄於正史,包括“雌雞化雄”


據後漢書·孝靈帝紀記載:

建寧二年夏四月,夏四月癸巳,大風,雨雹。

(建寧四年)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河水清。

夏四月丙辰,地震。

侍中寺雌雞化為雄。


其實,翻閱《後漢書》可以發現,整個靈帝一朝,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暴雨、地震、日食交替上演。


在古人看來,這些事情不僅僅是自然災害,除了造成直接損失之外,還預示著更大的不祥之兆。


而以現代眼光來看,這些都已經是平常不過的自然現象。而且漢域遼闊,氣候類型多樣,全國各地每月發生自然災害的概率幾乎為100%。更何況,暴雨、冰雹現在來看稀鬆平常,但對於古人來講已經是“滅頂”之災了。


羅貫中如此開篇三國,不過是受限於時代認識罷了,但這無妨《三國演義》的藝術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