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作者:陳大中

對位於武平縣七坊平川河上的馬鞍橋,我一直留有特別的記憶。

或許是老天的眷顧與安排,仍回味在3月初“山海緣武平行”活動點滴的我,因此瞄上書櫥中的“武平地名文化”。隨手一翻,映入眼簾的是李永榮的“馬鞍橋“一文。我頓時眼前一亮,認真看了幾遍。文章約八百來字,將馬鞍橋的方位作用、重建簡況、形制構件與相關數據,以及拱上的橫額鐫刻等內容均簡要說明,很具史料價值。獲益之餘,也勾起深藏在我腦海中的記憶和情愫。該文末尾依據此橋題刻中“己未冬立"四字確認馬鞍橋於1919年完工,這更令我感慨萬分。真太巧了!今年,是石砌馬鞍橋一百年,又適逢知青下鄉五十年,圍繞這位老友與我們相識相伴的片斷點滴,匯聚見聞感受,展現當年生活,抒發深藏情思,是一種緣分,既有意思,也有良益。

良種場廈門知青......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原良種場舊址作者陳大中下鄉工作學習的地方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原良種場現在變成了繼續教育基地(林傳府攝)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我對馬鞍橋的第一印象是:堪稱武平良種場的門戶標誌,醒目且特別。第一次見到它,是1970年元月。我從原插隊的中堡羅助奉調良種場,成了良種場首批廈門知青。馬鞍橋是必經之處。它靜臥在平川河七坊騰裡段的水面上,連接起縣城通往園丁、東雲的公路,從而造福平川河北邊眾多百姓,方便他們的出行與生活。四拱相連的石砌橋樑與流淌的河水、綠色的田園形成一處怡人的景觀。這是一座按中國石拱橋技藝傳承建成的佳作。三座尖頭船型橋墩由條石砌成,高高托起厚實的橋面,予人壯觀之感;四拱相連的橋身與流水相映,顯得柔和與秀美。那天,剛上馬鞍橋就有人提示,橋那邊的田和房子就屬良種場了。我也自此將馬鞍橋與良種場緊緊相連。這以後,有人來訪,馬鞍橋便成為引路的標識。該橋橋身形似倒扣平底船,橋面隆起但平坦,橋兩頭與公路連接處均為斜坡,確如馬鞍狀。我曾由此臆斷,“馬鞍橋”大概因此得名。此次拜讀李永榮之文方知,百年前原址有座高大的木橋,即名“馬鞍橋"。

馬鞍橋照片來原網絡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王麗琴攝於2012年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王麗琴攝於2012年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拆除中的馬鞍橋 鍾文泉攝於2012年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時代的發展在原來馬鞍橋舊址上修建的這座新橋(林傳府拍攝)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50多年的房子現在依然還在橋頭旁邊,見證了兩代橋的經歷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落戶良種場後,家就在場,場就是家,我們,名副其實的以場為家。隨著時間推移,將馬鞍橋作為單位門戶標識的僵硬意識,漸漸被“快到家”的親切感所代替。由縣城訪友、購物、遊玩歸來時會有此感;被派工到縣城掏糞、送貨、挑尿桶、拉板車回來,這感覺就更強且特別。那種時刻,踏上橋面,有種“要解脫了"、“快完成了”、“再堅持一下,勝利在望了"的慰籍感和推動力。此時的馬鞍橋,真好像是返港漁船見到的引航燈塔,讓人有種期盼、溫馨的感覺。

原武平縣良種場碾米廠和大型拖拉機停放處,(林傳府攝)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原良種場老屋下一角(林傳府攝)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原良種場老屋下一角(林傳府攝)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然而,我對馬鞍橋至今印象深刻,感受特別,則源自那期間一次次負重拉車過馬鞍橋的經歷。那時,我所在的畜牧隊隔三差五得派人到六、七里外的縣碾米廠拉飼料,老職工、女同胞也不例外,因為全隊就那麼幾個人。有時結伴同行,有時獨自前往。從牧場工作安排考慮,清晨喂完豬還未到集體開飯點這一個多小時為最佳時段,對我們來說,這可是飢腸轆轆難熬之時。每人每車一般裝四百斤,走平路還好,上下馬鞍橋的艱辛與驚心,唯有親歷,方感受深切。上橋路段,是坡度頗大的沙土路,易打滑。若“步步為營"走“之”字路徑雖穩當,但沒控好會打滑,更吃力。

良種場舊址養鹿場(鍾乾保攝)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現在的教育基地後山(林傳府攝)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若一鼓作氣拉車衝坡,比較乾脆,可橋兩邊沒有護欄,往下瞧挺嚇人的,據測距離水面有5米5,已發生多起墜河事件。場裡也有知青騎自行車連人帶車掉下過。一旦板車上了橋面,就能喘口氣了,緩行在33米長的橋面,正可平復一下情緒。可到橋那頭,又不輕鬆了,問題還是沙土斜坡。拉重車下坡,技高體壯的可順坡就勢往下衝,挺酷的;可已肚飢身軟的我們,只能再次自我鼓勁,全神貫注,握緊車把,邁腿快步跑。倘衝力太大,感覺腳力不濟、把控不了,得趕緊用雙臂將車把死死托起,讓車尾底部觸地摩擦,加大阻力。因用勁、緊張,有時下完坡腳還禁不住打顫。場裡就曾有知青因控剎不住,下其他坡段時連人帶車撞上牆,所幸兩隻車把雖均攔腰折斷,卻頂住牆體並形成一個小空間,人正好保護在中間,就此逃過一劫。因此,每每拉重車過橋,感覺象過關過坎似的,實在是勞力勞心。

拍於武平老七坊(林傳府攝)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說來也怪,漸漸地,正是在這種與橋為伴、與橋共舞的一次次勞作與生活中,我對馬鞍橋這位老友的情感也有微妙變化:負重拉車過橋,雖還會萌生畏意,但曾經的望橋生厭的無名火沒了。厭橋幹嘛呢?他可是你這段艱苦生活和頑強磨鍊的見證人!他見證你的堅持、努力、辛勞與汗水,見證你成功的腳步與完成任務的喜悅。這麼一想,不僅橋變得親切、親近,人也開朗、愉悅多了。真是換個角度想,情況就不同。其實,希望被瞭解、被證明應是凡人正常之念想,尤其在某些境遇時。世上才會有那麼多“蒼天可鑑”、“翠柏為證"之類的肺腑感言。與我們相鄰而居的馬鞍橋,堪稱為最有資格的見證人。

作者:陳大中近照拍於老七坊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九十年代中期,我多年後第一次回武平良種場。場部前面開了一條新公路,西連萬安,東接縣城東新開的往梁野山的公路。經詢問得知,原有經過馬鞍橋的舊路還在,但不再過汽車。幾年後我又路過周邊,再問及時,竟是“原馬鞍橋拆了!”。我隨口驚訝地應了聲“噢”!惋惜之情飽含其中。早料到地處風水寶地的馬鞍橋地段,會在武平新城的開發建設中被重新安排,可沒想到是如此結果。真沒辦法有機地納入新的建設中嗎?我為此唸叨了多次。

前不久,知青組團武平行,在離馬鞍橋原址不遠處新建的“平橋翠柳"景區中,我透過窗外濛濛細雨,瞧見區內有座仿馬鞍橋的新橋。當然,矮小多了,沒有原橋的氣勢與英姿。這仿品新橋,是否是因為人們的懷念而問世?還是“平橋翠柳”這歷史景點,就該有個橋?我自問道,猜想道,卻很快放棄了,眼前浮現的,還是那座歷經近百年滄桑的馬鞍橋。

一次次油然而生的念及和情不自禁地追憶,清楚地顯示:馬鞍橋在我心中,真實清晰地留在我心中,連同那難忘的經歷與記憶,在我心中永遠珍藏。

特別回憶|廈門知青心中的武平馬鞍橋

作者:陳大中

本作品武平熱線、武平生活已經發布

編輯攝影:林傳府(藍翔-我行我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