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裡話讀書

2020年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

我是老師,好歹算半個讀書人,冒昧寫點心得,也算應應景吧。

讀書日裡話讀書


世界讀書日的主旨宣言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你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過去人們尊稱老師為教書的先生,現在先生這個詞一般人可承受,那非得是稱呼楊絳先生那樣的文化大家方才妥帖。楊絳先生在《讀書苦樂》中寫道:“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相較之下,我們和先生真是有云泥之別。

讀書日裡話讀書

紙媒時代,不懂不會或者沒有把握的事情,必得翻閱古籍經典,弄個是非曲直才好,若一個人博聞強記,人們會稱之為行走的圖書館,往往令他人羨慕不已。新媒體時代大家則省了這個麻煩,用學生的話說,有事找“度娘”。讀書應該是一個人畢生的習慣,可惜這個習慣不易保持。尤其是現在,手機在手,知識變得碎片化,多樣化,很難留下太深刻的印象。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人類的悲哀。我們有多少人最近手裡摸過書呢?更別提手不釋卷了。

知識改變命運,但知識的獲得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從讀書開始的。幼年時讀«格林童話»,知道了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少年時瘋魔般喜歡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恨不能仗劍走天涯;青年時一部作家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改變了我的人生;及至中年,工作、家庭身心俱疲,偶爾閒暇,刷了半天手機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更談不上閱讀專業書籍去提升自己。

朱熹«訓學齋規»中有一段關於讀書方法的自述:“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看來所有的理由都是藉口,懶惰為始作俑者也!那就給自己定個目標吧,世界讀書日,讓我們都拿起書本,驅趕迷茫,對抗平庸!讀書,從今日始!

讀書日裡話讀書

我是源泉老師愛七七,一個愛讀書,一個關注孩子教育和高考的教育工作者,歡迎關注,我們一起讀書,聊聊關於孩子教育和高考的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