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看,所謂的“正能量”是什麼呢?

所謂的“正能量”一詞來源於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 懷斯曼的專著《Rip It Up》,在該書的翻譯過程中,譯者將其翻譯成了“正能量”一詞。在《正能量》一書中,將其中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能量激發人體內在的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全新自我,從而使人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等。

從心理學角度看,所謂的“正能量”是什麼呢?

在這裡簡要的介紹一下:“正能量”的本質是一種信息,也可以叫做消息。可以引導人們有積極向上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也指的是一種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積極的行為方式的動力和情感。

“正能量”也是可以讓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正能量”已經上升成為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符號;與我們的情感深深相系,是社會生活中積極向上的行為表現。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的、健康的、感化人性的、催生健康的政治和經濟秩序的新聞和消息,就是“正能量”。

從心理學角度探索, 我所理解的“正能量” 通俗的講,就是能夠激勵人心的話語和事情。即是一種讓人不由自主地“激發個體情感動能、奮發拼搏、積極向上”的精神依託,從而促進人們短暫性地徹底改變對一個事物的思維和看法。雖然每個人的觀點不同,但歸結起來,就是促進健康平衡向上的、積極的生活態度。

從心理學的視角看“正能量”,是提供一種新的認知方式或者視角,讓我們可以看到自已的優勢和長處,並不斷髮揮它們,從而減低或抵消掉那些負性的情緒、缺點和消極的情感,激發我們能夠更加的積極向上的動力,對生活充滿希望,對人間充滿愛的思想情感。同時也表達著我們的渴望,以及我們的期待。

從心理學角度看,所謂的“正能量”是什麼呢?

從心裡角度分析看,“正能量”可以是無意識的體現或刻意的表現,這是和一個人的心理素養、修養、學識、以及道德觀有很大的關聯。首先,要做到有“正能量”,必須不違背倫理、社會和道德的規範;其次,通過自身的價值體現,起到宣傳引導的作用。例如“孔繁森”等,在某一個領域起到楷模、榜樣的作用。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所辦的每一件事都體現出了“正能量”。

從認知行為角度去理解,只要是為著善的結果,推進事物向著公平、民主、法制的方向前行的,有益於公眾,集體利益的行為,都屬於有“正能量”的範疇。即是能夠順應社會潮流,推進社會發展,能夠幫助別人進步,能夠做到在某一件事情,達到“正能量”的效果,在人生觀、價值觀上就會得到更好的展現。

從心理學角度看,所謂的“正能量”是什麼呢?

從我的認知視角來講,人應該充滿著希望,充滿責任感地活著,並不斷在生活中實現自我完善、提高的目標,並主動性接受的生活過程。我覺得只有主動的生命才是健康的,只有自知、自覺的自我才是完整的人。從個體的角度來講,心理學也是在不完善和成熟的學科,所以“正能量”不涉及人生的價值問題,只對心理現象作出客觀的研究。

我所解讀“正能量”內涵是這樣:能量代表著一種喚醒水平,它指的是一種警覺狀態,表示個體在心理和生理上(主要表現在自主神經系統上)是否做好了反應的準備。能量高,我們可以對於面臨的事件感受度越高,感知就深刻,相反能量低,人們在心理上反應就會相對的比較淡漠。

我個人理解“正能量”,就是一種能夠讓你,主動積極地去面對生活的一種能量,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他大部分都體現在心理層面和心理上鼓勵自己去積極的面對生活,然後通過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所反映在生理上可能表現得特別的堅強,如果說“正能量”究竟是什麼的話,我個人認為就是一種能夠喚醒人們積極主動去努力的一種動力源。

從心理學角度看,所謂的“正能量”是什麼呢?

當然了,有人說:能量沒有所謂正負,取你所需即可,在此不深入討論。任何能量都可能帶來正面積極的賦意,同樣也可能帶來負面消極的解釋,關鍵在於你在什麼視角去看待認識它。

事實上,哪個時代都需要“正能量”,也都有“正能量”的傳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掌握控制好一個度。如果每個人都積極宣傳“正能量”、倡導“正能量”、踐行“正能量”;那麼我們的社會將會是一個處處充滿和諧的幸福大家庭。

張樹波

2019年5月26日

上海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歡迎關注頭條號,華大心理陪你助人自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