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容易忽視的一件事,決定孩子能否成為一個內心富足的人

如今,我們的物質富足程度,是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企及的。我們不必再等著每天定時更新的電視劇,不必再等到有集市的日子再去趕集採購,過去的人們無法想象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在家等著熱菜熱飯送上門的生活。過去的孩子們,野著野著就長大了,如今各類早教課、興趣班早已成為孩子們的標配。父母竭盡全力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也開始面對和思考過去做父母甚少會擔憂的問題:“富養”會不會寵壞孩子?滿足孩子的需求會不會讓孩子習慣接受、不懂感恩?當孩子提問“我們有錢嗎?”“為什麼不能住更大的房子?”時,該如何回答?

每個家長在育兒過程中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但大部分的家長卻傾向於對這個問題避而不談。也許是中國長久以來“恥於言利”的習慣,讓許多人在金錢問題面前保持沉默。大部分家長都忽視了談錢的重要性。

羅恩·利伯在《反溺愛》中提出,錢其實是中性的,它原本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工具。通過關於金錢的教育,可以培養孩子好奇、耐心、節制、堅毅、慷慨、擁有自己的觀點等等父母希望孩子習得的美好品質。在書中,作者提供了大量豐富的真實案例,對於沒有接受過財商教育以及不知如何在家庭當中培養孩子財商的家長來說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可以幫助家長處理許多日常的問題,比如家務、儲蓄、生日、手機、衣服、打工等等。指導父母如何在家庭生活中與孩子談錢,解決孩子關於金錢的實際問題,培養優秀的品質,奠定孩子的金錢觀、價值觀。

父母最容易忽視的一件事,決定孩子能否成為一個內心富足的人

《反溺愛》的作者羅恩·利伯是《紐約時報》個人理財專欄《Your Money》的作者,曾為《華爾街日報》專欄撰稿,也曾任職於《財富》、《快公司》等雜誌。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名猶太裔父親。多年來他一直傾力研究兒童教育於金錢的課題。他依據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理財專家的相關研究成果,以及自身十多年來通過採訪、調研和在《紐約時報》撰寫專欄及在臉書上與粉絲互動而積累的豐富洞察,創作了此書。以下根據羅恩·利伯的《反溺愛》一書,從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如何與孩子談錢、以及家庭中關於金錢的3個重要問題這三個方面展開。

一、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

許多家長會刻意或儘量避免與孩子談錢,生怕談錢會讓孩子變得貪婪、虛榮。殊不知談錢不是問題,不談才是問題。考慮到以下3個方面,作為父母都需要在金錢問題上對孩子坦誠相待。

1、 孩子擁有天然的好奇心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們會對父母的經濟選擇,家庭的經濟狀況產生好奇。即使家長在問題面前保持沉默,或告訴他們“小孩子不要問這些事情”也難以抵擋孩子的好奇心。

一方面,大一點的孩子能夠看穿父母的沉默,覺得自己沒有受到尊重;另一方面,哪怕父母對這個問題避而不談,有些孩子也會想方設法從別處找到問題的答案並篤信他從別處獲取的信息。

與其讓孩子自己去找出答案,不如和孩子談一談父母是如何選擇為哪些事情付錢,怎麼作出職業選擇或居所的選擇,並以此為契機告訴孩子哪些品質將會使他一生受用,教給孩子處理財務問題的智慧。

2、 有一天孩子終須自己作出決定

2017年螞蟻花唄發佈一項數據顯示,全國有4500萬的90後開通了螞蟻花唄,佔90後群體的25%。另據香港匯豐銀行數據,中國90後的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工作的90後平均負債12萬元。除了物價上漲的原因之外,各種帶著強烈情緒煽動性,鼓吹及時行樂的商業文章往往導致90後消費理念超前,債臺高築。

大學生從拿到第一筆大學生活費開始,就開始面對各種各樣的選擇。不但需要在各類商品和服務,乃至他人的建議意見當中作出判斷和選擇,當他們進入社會,還要考慮交友、擇業、租房等等各式各樣的現實問題。

孩子逐漸長大成人,家長不可能為他們作出所有的決定。因此,我們才更需要教給孩子關於金錢的智慧,準備好迎接成年人的生活,不致陷入財務陷阱。

父母最容易忽視的一件事,決定孩子能否成為一個內心富足的人

3、 談錢就是談價值觀

父母的最終目的是,無論孩子將來擁有得多或少,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孩子們的金錢觀、價值觀就是他們如何去看待生活的角度。如何理解財富、看待財富問題恰恰是金錢觀、價值觀的基礎。只要父母指導得當,孩子們就能通過金錢這個工具,習得我們希望他們秉持的耐心、節制、堅毅、樂觀、慷慨、感恩等品質。

家長應該認識到:只要孩子們勤奮努力,常常懷有感恩之心,樂於與他人分享,懂得取捨和節制,不管孩子擁有的多或者少,都不需要感到羞愧。

二、如何開始和孩子談錢

當孩子向你提問,或者和孩子談及金錢問題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不要回避孩子的問題

當孩子提出問題時,有時候父母受到“金錢問題屬於隱私”或擔心現實會令自己難堪,讓孩子失望等原因,選擇迴避和沉默,然而父母的舉動會帶給孩子對金錢負面的感受,比如:錢是不好的,錢不夠用,錢讓人害怕等。父母不應當迴避孩子的問題,以免帶給他們有關這個問題的各種負面理念。

2、 不要對孩子說謊

《反溺愛》中提到了臨床心理學家福格蒂的話,他說:“對孩子說實話,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表示你和孩子可以一起面對難題。孩子也會明白,只要他們想知道真相,就可以信任你。”被信任的孩子,往往也因此受到鼓舞去一起面對和解決問題。

3、 鼓勵孩子提出問題

羅恩·利伯在書中指出,在家庭當中鼓勵孩子提出問題的一個好方法是,稱讚他們,並經常問他們問題,最後把提出好問題變成一種習慣。並提到了他在猶太教指導逾越節家宴的書《哈加達》上,一個令他印象深刻的故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伊西多·拉比曾經說‘我母親在無意間把我變成了科學家。因為幾乎每位住在布魯克林的猶太教母親,都會在孩子放學後問:“今天學到什麼了?”但他的母親不是,她會問:“小伊西多,你今天問了好問題嗎?”就是這點不同。也就是說,問好問題,讓拉比成為了科學家。家庭應該成為一個激發孩子好奇心的地方。

父母最容易忽視的一件事,決定孩子能否成為一個內心富足的人

4、 瞭解孩子提問的原因

雖然做好了準備,但有時候孩子們的問題確實難以回答,這個時候可以用鼓勵的口吻反問孩子,“你為什麼這樣問呢?”一方面,在孩子回答的過程中,也給了我們組織語言,思考答案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瞭解孩子提問的原因。

其中一類原因是,在學校的遊戲時間,某個孩子提到自己家有錢,而自己的孩子渴望被關注時,回到家就希望爸爸媽媽也能給自己一個驚人的家庭財產數字,如果是孩子之間誇大差異引發的好奇心,那麼對話可以不必繼續下去。

另一類原因是,孩子可能從大人隱約的談話片段或者針對就業形勢的新聞報道等渠道瞭解到一些信息,並對此產生了焦慮。他們只是想確認自己不必搬家,不必減少零食點心時間和玩具。家長可以藉此瞭解到孩子焦慮的源頭。

三、家庭中的金錢問題

每個家庭的文化背景、經濟狀況和成員結構都不一樣,因此在《反溺愛》中,作者並沒有提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就像作者所說,本書只是拋磚引玉,重點在於促成對話,而不是試圖給出結論。羅恩·利伯用大量的實例來啟發閱讀本書的每一位父母,而書中所討論的問題對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階段的父母都具有普遍意義。

1、 如何給孩子零用錢

談到家庭中的金錢問題,就繞不開零用錢。父母對零用錢的最大擔憂是如果讓孩子自己管理零用錢,就會亂花亂買。但其實,零用錢是培養耐心的重要工具,能夠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學會儲蓄和消費。羅恩·利伯在《反溺愛》中提出了幾點有關零用錢的建議:

(1)給零用錢的方法

A、 用固定金額的紙幣或硬幣,在固定的時間給孩子發放零用錢;

B、幫助孩子把零用錢分成三份,放入代表“消費”、“儲蓄”、“捐獻”的透明塑料罐子裡。

這是一種“預算精神”,讓孩子明白有些錢是可以直接花掉的,有些錢要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還有些錢要捐給比我們更需要的人。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消費行為,能夠讓他們在不斷地實踐中成為一個精打細算,懂得如何衡量價值的買家,當孩子有了心愛之物時,為了夢想的東西存錢可以培養他們的耐心,捐獻則讓孩子體會付出和分享的快樂。

(2)判斷“需要”和“想要”

孩子開始管理自己的零用錢時,會遇到一個重要的問題:如何分清“需要”和“想要”。一件外套是需要的物品,但一件價格不菲的潮牌外套可能就屬於“想要”的東西。

幫孩子認清“需要”和“想要”的界限,能夠避免他們抱怨,同時也能給孩子一定的決定權。開始給孩子零用錢時,可以請他們寫下“需要”和“想要”清單。“需要”的東西讓我們存活,是生活必需品。而“想要”的東西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趣、更精彩。

如何幫助孩子認清“需要”和“想要”的界限?家長需要做兩件事:第一,設計一條“需要”與“想要”的水平線。水平線的一端是“需要”,另一端是“想要”。第二,我們要在畫一條垂直線,與水平線相交。垂直線左側是“需要”的東西,右側是“想要”的東西。這條線代表家長願意為孩子花多少錢。

“想要”的東西也有程度輕重之分,如果某樣東西孩子確實很想要,可以請他說說想要的理由。如果確定要買,就要告訴孩子必須減少其他東西的花銷預算,這樣,讓孩子逐漸明白把錢花在真正在意的東西上。

(3)制定零用錢的使用規則

儘管我們已經決定讓孩子學習管理零用錢,但家長仍然需要制定零用錢的使用規則。規定孩子哪類錢可以花多少。

這些規定沒有正確答案,父母可以根據家庭具體情況來制定。比如,對於生日或節日收到的禮金可以相對寬鬆一些,而打工的錢,可以要求孩子承擔一部分將來大學的費用。只要家長持續地堅持採用規則。

如果某些東西家長已經買給孩子,但孩子弄丟或者損壞了,為了讓孩子學會負起責任,也應該制定規則。《反溺愛》中提出建議,可以要求孩子分攤維修或買新品的費用。

父母最容易忽視的一件事,決定孩子能否成為一個內心富足的人

(4)不要把零用錢跟家務綁在一起

大多數家庭都會要求孩子做家務,作為激勵,會給孩子一些零花錢。實際上,零用錢不應該跟家務綁在一起。

首先,家務是每個家庭成員共同承擔的,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為家裡做貢獻。

其次,家長們希望藉此讓孩子理解只有付出才會有收穫的道理。 讀了《反溺愛》就會知道,事實上,要求付費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變得一切都以金錢為目的。如果家務確實需要做,在孩子認為自己不需要錢或者錢已經夠用時,便會拒絕做家務。如果孩子不願意做家務,父母可以剝奪某些權利,取消原本承諾給孩子的好處。比如,不能去動物園或恐龍展。而不是用零用錢作為獎勵或處罰的工具。

最後,父母用金錢獎勵孩子做家務的一個出發點是,希望孩子適當學習工作倫理,但家長可以用難度更大、不那麼尋常的任務,或是直接讓孩子從打工的地方學習這些。

2、 如何不讓孩子重視物質

近幾年,商品和服務推陳出新的速度令人驚訝。我們的消費底線在不斷提升,新的消費趨勢也帶來了令人擔憂的一面。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到網紅店打卡;在社交媒體上入各種電子產品坑、彩妝坑、相機坑,不斷種草拔草;到熱門景點旅遊,拍ins風照片……

我們的消費傾向越來越顯示出重物質和浮躁的一面,人們越來越少去關注價值和真正的美。那麼家長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陷入物質主義呢?

(1)適當對孩子說“不”

讓家長無法拒絕孩子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怕孩子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害怕當別的孩子有而自己的孩子沒有時,會傷害他們的自尊,讓孩子不被集體接受。結果,在現實中,自尊問題都會牽涉強烈的情緒,孩子對自尊的要求,通常會演變成對父母的死纏爛打。但是,每個成年人都懂得,我們無法擁有每一件別人擁有的東西,無法做別人做過的每件事情。孩子不像大人想的那麼脆弱,適當地對孩子說“不”,讓孩子明白一些真實世界的規則才是對他們的保護。

(2)用更有趣或更特別的方式慶祝

孩子們都喜歡特殊的日子,尤其是生日、聖誕節。回想我們自己的經歷,如果在某一個特殊的日子,去了平時不會去的地方,和特殊的人在一起,或者做了平時不會做的事情,那個日子一定會令人印象深刻。

在暢銷育兒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作者尹建莉談到了他們一家是如何過聖誕節的。不同於簡單地買聖誕節禮物和吃蘋果,尹建莉從女兒圓圓兩歲多開始就告訴她,聖誕老人會在這一天給她送禮物。每一年平安夜,圓圓都激動地猜測聖誕老人會在幾點來,會送什麼禮物給她。每次圓圓收到自己渴望的禮物都驚訝和欣喜於聖誕老人的神奇,竟然猜中了她想要的。儘管後來圓圓已經明白聖誕老人的奇蹟是如何誕生的,但這絲毫不影響她對聖誕節的期待。

特殊的慶祝方式讓圓圓每年都對聖誕節無比期待,感受到父母的愛的同時,也教會她如何去給別人帶來快樂和驚喜。

父母最容易忽視的一件事,決定孩子能否成為一個內心富足的人

(3)家長花錢越多,孩子越有壓力

一篇名為《月入7萬,過不好一個暑假》的文章再次在朋友圈刷屏,前幾年,這個數字是3萬、5萬,也許過幾年,這個數字會再次增長。這類文章在不斷製造焦慮的同時,也揭示了一個被多數人默認的現實:父母傾其所有投入在孩子的成長教育上,是理所當然的事。但許多家長在投入其中的時候,卻沒有停下來考慮過,孩子是什麼感受?家長應該投入到什麼程度?以怎樣的角色參與孩子的成長教育?

羅恩·利伯在《反溺愛》中提到了橄欖球球員特拉維斯·杜許,他在取得博士學位後專門研究青少年運動對家庭生活的影響。他在研究中發現,供孩子參加運動的錢佔家庭收入的比例越高,孩子越能察覺到來自父母的壓力。

在對子女成長教育的投入上,特拉維斯·杜許提醒說:“所有身為父母的人,針對孩子的目標,以及孩子希望父母做到什麼程度,都應該和孩子進行更多的對話。”更多使用支持性的措辭,可以對孩子說:“只要你覺得真的很有趣,而且這個運動讓你感覺很好,我們都很願意花錢。但是,你要知道,你不應該為了取悅我們、或是你以為我們希望你能贏得獎學金才去運動。如果以後哪一天,你自己不想再繼續了,我們也不會認為過去花的錢都白費了。”坦誠的對話,能讓孩子大大地鬆一口氣。

3、 讓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幸運

每一個會關心如何做才不會養出被寵壞的孩子的家長,很大部分都能提供給孩子所有的必需品,也能提供孩子較多他們想要的東西。也許我們擁有的不是最多的,但在全國、全世界範圍內,我們所擁有的絕對比大多數人擁有的多。

在我們生活的街區,周圍人的生活條件和方式基本與我們大相徑庭。社區缺乏多元性,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目前過的生活是理所當然:每個人都能上得了學,能夠交錢去參加學校的春秋遊,假期可以跟隨爸媽出去旅遊,吃上喜歡的快餐,穿新的衣服和球鞋。那麼,該如何不說教就能讓孩子知道擁有這一切有多幸運呢?如何讓孩子對物質比較缺乏的人產生同情?《反溺愛》給了家長以下思路:

(1)教導孩子感恩與慈悲

家庭中一個教孩子學會感恩的方法是飯前和飯後的感恩祈禱。父母可以簡單地說一句“感恩”或者請家庭成員輪流說出今天想要感恩的人或事情。

紀錄片《365個感恩》給我們提供了另一個思路,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孩子每天拍一張值得感恩的照片。這會鼓勵孩子留心去觀察和感受生活中真善美的地方。並學會享受生活。

另外也可以請孩子幫忙設計專屬於家庭的感恩活動,讓孩子監督儀式的進行,會讓他們更樂於參與。

(2)幫孩子建立跨階層的友誼

在中國,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時,常常會指一指偶遇的流浪漢說這樣的話“你不好好讀書,以後就像那個人一樣,沒地方住沒錢買吃的,只能睡在大街上”。很多孩子會認為,貧窮是因為不夠努力造成的。但在《反溺愛》中,羅恩·利伯啟示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家庭條件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人生來就因為家庭環境、文化背景、殘疾等等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生活貧困。

讓孩子瞭解這些,有利於孩子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在《反溺愛》中談到了理海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希瑟·約翰遜的話,她在一次演講中對家長們說:“除了努力之外,還有很多因素,包括運氣、環境及家庭出身,所有的因素都有關係。如果家長誠實地面對自己擁有的特別待遇,並在晚餐時和孩子討論這個話題,就是十分積極的行動。”

除了坦誠地討論,父母們可以組織孩子們到朋友家裡做客或邀請朋友到家裡;也可以利用假期,到父母在外地的朋友家裡,去感受當地的生活;如果出門旅遊,可以減少一些購物、和待在酒店的時間,選擇去逛逛當地的農貿市場,或是去露天廣場上坐一坐,都有利於孩子接觸本土文化。

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無論富有還是貧困,只要熱愛生活、積極奮鬥,每個人都是值得尊重的。

父母最容易忽視的一件事,決定孩子能否成為一個內心富足的人

金錢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壤,只要用心澆灌,就能開出堅毅、樂觀、自控、感恩、慷慨的花。每個父母都可以成為用心的護花人,守護著種子在土壤之上生根發芽,抽枝散葉。也許生活的風雨會吹打這顆植物,但重要的是,無論風雨飄搖,我們都要守住這些美好的品質。《反溺愛》舉了大量實例來啟發父母,讓父母指導孩子們領悟這樣一個道理:即使生活富足,也要珍惜和感恩所有,學會理解和幫助他人;即使生活貧困,也要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並且努力過好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