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知局發佈《2019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附摘要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向社會公開發布《2019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受調查專利權人中認為現今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比較適當的佔比,較上年增加10.2%,嚴格保護效果獲專利權人進一步認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在提高侵權違法成本、優化保護環境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企業在強化知識產權源頭保護等方面需求旺盛。

《報告》摘要如下:

2019年中國專利調查概述一、基本情況

為全面深入掌握我國創新主體專利活動基本情況,瞭解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公共政策的需求,為我國知識產權政策制定提供支撐和依據,自2008年起,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開始組織實施年度中國專利調查工作,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等單位承擔。2019年中國專利調查範圍覆蓋我國25個省(區、市),涉及截至2018年底擁有有效專利的企業、高校、科研單位和個人共4類專利權人,及其擁有的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3種專利。共發放專利權人問卷1.35萬份,專利信息問卷4.25萬份,回收有效問卷分別為1.2785萬份和3.7308萬份,回收率分別為94.7%和87.8%。


二、全景掃描

國知局發佈《2019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附摘要

國知局發佈《2019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附摘要

國知局發佈《2019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附摘要

國知局發佈《2019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附摘要

國知局發佈《2019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附摘要


三、主要結論

(一)保護知識產權取得新成效,“嚴保護”環境正在形成

知識產權體現智力創新成果,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調查顯示,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在提高侵權違法成本、優化保護環境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企業在強化知識產權源頭保護等方面的需求旺盛。具體如下:


專利侵權違法成本明顯提升。專利侵權訴訟案件法院判定賠償或者庭審和解金額分佈在“10萬元至50萬元”區間佔比為29.4%,較上年增加17.7個百分點,首次超過金額在“10萬元以下”佔比,成為賠償或和解金額最集中區間;“10萬元以下”佔比27.8%,較上年大幅下降15.5個百分點。這表明專利侵權違法成本增加,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


法律威懾作用開始顯現。遭遇專利侵權的專利權人中,36.8%選擇“自行與侵權方協商解決”,較上年增加7.1個百分點,成為佔比最高的維權措施。此外,期望採取的維權措施中,除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兩條途徑的維權措施以外,選擇“協商解決”的佔比較上年增加7.7個百分點,達到25.8%。上述數據既體現專利權人對快捷、高效糾紛解決機制需求加大,又從側面反映隨著司法保護與行政執法力度的不斷加強,我國知識產權“嚴保護”環境正在形成,法律威懾作用日益凸顯,更有利於當事人通過自力救濟方式維護自身權益。


電商專利侵權現象有所好轉。調查顯示,41.2%的專利權人認為電子商務領域專利侵權行為嚴重,與上年相比下降7.9個百分點。其中,認為“非常嚴重”的佔比14.5%,較上年下降2.3個百分點,認為“嚴重”的佔比26.7%,較上年下降5.6個百分點。自電子商務法頒佈實施以來,我國電商運行秩序更加規範、有序,知識產權保護更為嚴格,遏制了電商平臺專利侵權等違法行為。


嚴格保護獲專利權人認可。73.1%的專利權人認為,目前國內知識產權保護水平需大幅或逐步強化,近年來佔比首次低於8成,較上年下降9.1個百分點。認為現今保護水平比較適當的專利權人佔比近兩年逐步上升,佔比達到23.6%,較上年增加10.2個百分點。這表明隨著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法規以及工作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大幅提升,嚴格保護效果獲專利權人進一步認可。


企業期盼加強知識產權源頭保護。調查顯示,62.2%的企業專利權人認為專利申請週期長,趕不上技術發展的速度,佔比較上年增加6.5個百分點。這表明隨著我國新技術、新產業加速迭代升級,企業快速獲得專利授權期望更加迫切。


綜上所述,為促進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水平不斷提升,提出以下三個方面建議:一是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源頭保護,著力提高知識產權審查效率,滿足創新主體迫切需求;二是加大行政查處和處罰力度,開展常態化專項打擊行動,持續強化專利行政執法保護;同時,培育、發展仲裁機構和調解組織,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糾紛協調解決優勢,健全行政確權、仲裁、調解、行政執法以及司法保護之間的銜接機制,實現司法訴訟、行政處理、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多種糾紛解決方式的有機統一,形成共建共治知識產權保護模式;三是利用實時監測、在線識別等技術手段,加強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制定完善電商平臺保護相關管理標準,提升打擊電商平臺侵權假冒行為效率及精準度,進一步優化電子商務領域營商環境。

(二)九成以上專利權人認可專利無效宣告程序

在專利法第四次修改過程中,有觀點認為專利無效宣告程序複雜,專利無效宣告程序的制度設計再次成為社會公眾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調查顯示,92.2%的專利權人認可專利無效宣告程序的法律作用及意義。具體如下:


行政糾錯是專利無效宣告程序的首要屬性。認可專利無效宣告程序的專利權人中,33.6%認為專利無效宣告程序“是行政糾錯程序,為維護專利權授予的公正性發揮重要作用”,佔比最高。其次分別為“向專利權人提供修改專利文件的機會,體現了專利法鼓勵發明創造的立法宗旨”,以及“為侵權判定提供支撐,提升了訴訟糾紛的解決效率”,佔比分別為30.7%和27.8%。


遭遇侵權的專利權人更加認同無效宣告程序在司法判定中的積極作用。數據顯示,遭遇過專利侵權的專利權人更加認同專利無效宣告程序為侵權判定提供支撐,提升了訴訟糾紛的解決效率,佔比32.5%,高出未遭遇過專利侵權的專利權人5.4個百分點。


戰略性新興產業最認可行政補救作用。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認可專利無效宣告程序的比例達到93.0%,較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出1.4個百分點。其中,在“向專利權人提供修改專利文件的機會,體現了專利法鼓勵發明創造的立法宗旨”方面的認可度最高,佔比為34.6%,較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高出4.2個百分點。


外資、港澳臺商企業認可度更高。企業認可專利無效宣告程序的比例為92.1%,與總體佔比基本持平。從不同登記註冊類型的企業來看,港澳臺商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認可比例更高,分別達到94.2%和92.7%,分別高出企業總體2.1和0.6個百分點,高出內資企業2.2和0.7個百分點。


企業規模越大、成立時間越長,認可度越高。大型企業認可專利無效宣告程序的佔比達到94.9%,高出企業總體2.8個百分點。成立時間在21年以上的企業認可比例為93.8%,較企業總體高1.7個百分點。


專利權人的高度認可,體現了我國專利無效宣告程序在專利確權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證實了專利無效宣告程序為我國專利保護提供的強力支撐。自1984年我國頒佈實施專利法以來,專利無效制度作為行政確權程序,一直髮揮著行政程序高效率、高專業標準等優勢,為我國實施嚴格專利保護夯實了基礎。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專利無效案件立案量近三年連續增長15%以上的情況下,2016年至2018年專利無效案件結案週期持續穩定在5.1個月左右,2019年上半年實現5個月,審理效率在實行專利無效制度的主要國家中一直居於領先地位。


隨著科學技術快速更替,專利技術複雜性日益加大,社會公眾對專利確權判斷的專業性要求進一步提高。為更好發揮專利無效宣告程序的行政確權優勢,實現更高效率、更高專業標準,建議在專利行政確權和侵權糾紛關聯案件中,進一步加強專利行政無效與司法侵權判定部門間案件信息的通知機制,建立專用快速通道,優化行政確權及司法案件工作程序,在規章制度層面加強管理,切實提升關聯案件審理效率。

(三)專利運用水平總體平穩

專利運用是實現專利市場價值的重要環節,是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表現。調查顯示,2019年我國專利實施狀況總體平穩,專利佈局意識整體良好,高校和科研單位專利運用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信息不對稱是制約專利權有效實施的最主要因素。詳情如下:


專利實施狀況整體向好。自2017年以來,有效專利實施率從50.3%逐步上升至2019年的55.4%,專利實施狀況穩中有升。從發明專利來看,2019年有效發明專利實施率為49.4%、產業化率為32.9%、許可率為5.5%、轉讓率為4.4%,較上年依次分別提升0.8、0.6、1.0、0.6個百分點,發明專利實施狀況總體平穩。


未實施專利主要起技術儲備作用。77.2%的專利權人表示,未實施專利發揮了技術儲備的作用。其次為塑造形象形成宣傳效應,以及對抗競爭對手提起的侵權指控,佔比分別為40.7%、21.3%。此外,18.8%的專利權人認為未實施專利是為了獲得獎勵等目的。上述數據一方面顯示出創新主體具有良好的專利佈局意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專利權人專利佈局多元化現狀。


高校和科研單位專利運用水平較低。高校和科研單位有效專利實施率(高校13.8%,科研單位38.0%)、產業化率(高校3.7%,科研單位18.3%)遠低於企業的63.7%、45.2%;許可率(高校2.9%,科研單位2.0%)、轉讓率(高校3.2%,科研單位1.3%)、作價入股比例(高校2.0%,科研單位1.7%)也明顯低於企業的6.1%、3.7%、3.1%。未實施專利中,高校和科研單位表示相當比例是用於完成專利評審或考核、獲得獎勵等目的,高校兩項佔比分別為56.3%、41.6%,科研單位兩項佔比分別為48.6%、42.1%,表明高校和科研單位專利佈局受政策因素影響偏高。


信息不對稱是制約專利權有效實施的最主要因素。調查顯示,制約專利權有效實施的最主要因素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專利權許可轉讓困難,佔比44.6%。從專利權人類型來看,科研單位認為信息不對稱造成專利權許可轉讓困難的佔比達到70.5%,明顯高於其他專利權人類型。


綜上所述,為進一步提升專利運用水平,促進專利價值實現,提出如下三個方面的建議:一是建立專利交易許可相關信息披露和傳播機制,鼓勵利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手段,提升專利交易許可效率,進一步降低專利交易許可成本和週期;二是注重發揮高質量創新政策引導作用,加快實現國家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從專利數量激勵向質量激勵的轉變;三是重點加強高校、科研單位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設,進一步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圍繞企業的技術需求和產業方向,激發高校、科研單位科技成果“轉”出創新發展新動能。

(四)我國企業專利技術轉移引進多於輸出,核心專利技術引進困難

隨著我國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專利技術交易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411.5億美元,同比增長23.4%,居全球第6位。調查顯示,我國企業專利技術轉移引進多於輸出,對外專利技術交易呈現區域集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技術引進難度高等特徵。


我國企業專利技術轉移引進多於輸出。我國企業專利權人中,僅有0.7%向國外轉讓或許可過專利,1.5%使用過國外專利,專利技術轉移引進多於輸出。從產業看,1.0%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向國外轉讓或許可過專利,較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高出0.4個百分點;2.3%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使用過國外專利,較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高出1.3個百分點,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國際專利技術交易更加活躍。


歐美日是我國企業國際專利技術交易主要對象。我國企業專利權人對外專利技術貿易伙伴主要來自歐洲、美國和日本。向國外轉移專利技術的企業中,對歐洲轉移專利技術的企業佔比為40.5%,對美國轉移的佔比為28.8%,對日本轉移的佔比為22.8%;使用國外專利技術的企業中,43.7%的企業表示專利技術來自歐洲,40.0%表示來自美國,25.2%表示來自日本。從產業來看,美國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專利技術交易主要對象。具體而言,45.8%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向美國轉移過專利,較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33.7個百分點;49.9%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使用過來自美國的專利,較非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出21.6個百分點。


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專利技術引進難度更高。我國企業專利權人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反映遭遇技術引進難的比例達到12.5%,高出企業整體3.6個百分點,高出非戰略性新興產業5.5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專利技術引進難度更高。從技術領域來看,企業專利權人遭遇專利技術引進難問題排名前三的領域依次分別為材料技術(40.3%),計算機與通信技術、電子技術(37.5%),以及生物技術(17.2%)。


在企業訪談環節,有企業表示引進芯片、高端原材料等專利技術時,存在國際技術領先企業利用其核心專利技術優勢,採用限制競爭行為約束專利技術受讓方的情況。例如:出讓方不允許受讓方對其專利權發起無效宣告請求,即禁止受讓方對知識產權有效性提出異議。


基於以上特徵,為促進我國專利技術轉移轉化,有效匯聚國際創新資源,提出如下三個方面建議:一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依法嚴格實施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為促進科技創新要素在國際市場良性流動夯實基礎;二是在遵守我國對禁止強制技術轉讓做出的國際承諾基礎上,嚴格規制TRIPs協議中明確界定為限制競爭、可能構成知識產權濫用的行為,如禁止對有關知識產權有效性提出異議、設置獨佔性返授條件等;三是企業在提升創新能力的同時,也應提高知識產權運用水平,進一步提高專利技術國際交易的預判及談判能力,最大限度降低限制競爭行為對自身的影響。

(五)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提升我國綜合競爭力

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頒佈實施,將知識產權工作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進行統籌部署和整體推進,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指出了明確方向。調查顯示,我國八成以上專利權人認為自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以來,我國知識產權總體發展水平提升,創新主體充分認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取得的成效。詳情如下:


我國知識產權發展水平明顯提升。八成以上專利權人認為自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以來,我國知識產權總體發展水平提升,其中,近六成認為明顯提升;就戰略性新興產業而言,認為我國知識產權總體發展水平提升的比例達到九成。擁有專利越多的專利權人認為我國知識產權總體發展水平提升或明顯提升的比例越高,其中,擁有30件至99件的專利權人認為提升或明顯提升的比例總計為93.4%,擁有100件以上的專利權人認為提升或明顯提升的比例總計為94.6%,均超過九成。


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提升綜合競爭力認可度最高。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對我國產生的積極影響方面,有73.5%的專利權人認為提升了我國的綜合競爭力;71.2%認為促進了科技創新;68.7%認為促進了經濟增長;31.2%認為可以促進就業。


企業與高校專利權人更加認可促進經濟增長的影響。從專利權人類型看,企業與高校專利權人更加認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促進經濟增長的影響,佔比依次為70.3%、72.6%。相比之下,科研單位則更加關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在科技領域的影響,認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促進科技創新的比重為91.2%,在各類專利權人中最高。


自《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頒佈實施以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制定戰略對於凝聚共識、統一行動、堅定信心和穩定社會發展預期意義重大。隨著2020年到來,本輪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即將結束,加快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對於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確保強國戰略與本輪戰略梯次接續、壓茬推進,進一步提升我國綜合競爭力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