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父親每天吃蟹,我在旁邊看

我一直很喜歡讀豐子愷寫的文章,看他畫的畫,感覺是那麼的貼近生活。就像有一句話說的那樣:

每個人在本質上過的是一樣的日子,不一樣的是你的心在感受什麼!

一起閱讀,豐子愷的這篇美文吧!願你也能尋找到更多生活裡的美好!


豐子愷:父親每天吃蟹,我在旁邊看


我的父親中了舉人之後,科舉就廢,他無事在家,每日吃酒、看書。他不要吃羊、牛、豬肉,而喜歡吃魚、蝦之類。而對於蟹,尤其喜歡。

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親平日的晚酌規定吃一隻蟹,一碗隔壁豆腐店裡買來的開鍋熱豆腐乾。他的晚酌,時間總在黃昏。八仙桌上一盞洋油燈,一把砂酒壺,一隻熱豆腐乾的碎瓷蓋碗,一把水煙筒,一本書,桌子角上一隻端坐的老貓,我腦中這印象非常深刻,到現在還可以清楚地浮現出來。

我在旁邊看,有時他給我一隻蟹腳或半塊豆腐乾。然而我喜歡蟹腳。蟹的味道真好,我們五個姊妹兄弟都喜歡吃,也是為了父親喜歡吃的緣故。只有母親與我們相反,喜歡吃肉,而不喜歡又不會吃蟹,吃的時候常常被蟹螯上的刺刺破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乾淨,父親常常說她是外行。

父親說:“吃蟹是風雅的事,吃法也要內行才懂得。先折蟹腳,後開蟹鬥……腳上的拳頭(即關節)裡的肉怎樣可以吃乾淨,臍裡的肉怎樣可以剔……腳爪可以當作剔肉的針……蟹螯上的骨頭可以拼成一隻很好看的蝴蝶……”父親吃蟹真是內行,吃得非常乾淨。所以陳媽媽說:“老爺吃下來的蟹殼,真是蟹殼。”


豐子愷:父親每天吃蟹,我在旁邊看


蟹的儲藏所,就在天井角落裡的缸裡,總養著十來只。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陽等節候上,缸裡的蟹就滿了,那時我們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隻,或一隻半。尤其是中秋一天,興致更濃。在深黃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場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靜,明月底下只有我們一家的人,恰好圍成一桌,此外只有一個供差使的紅英坐在旁邊。大家談笑,看月亮,他們——父親和諸姐——直到月落時光,我則半途睡去,與父親和諸姐不分而散。


豐子愷:父親每天吃蟹,我在旁邊看


這原是為了父親嗜蟹,以吃蟹為中心而舉行的。故這種夜宴,不僅限於中秋,有蟹的季節裡的月夜,無端也要舉行數次。不過不是良辰佳節,我們少吃一點,有時兩人分吃一隻。我們都學父親,剝得很精細,剝出來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積受在蟹鬥裡,剝完之後,放一點姜醋,拌一拌,就作為下飯的菜,此外沒有別的菜了。因為父親吃菜是很省的,而且他說蟹是至味,吃蟹時混吃別的菜餚,是乏味的。我們也學他,半蟹斗的蟹肉,過兩碗飯還有餘,就可得父親的稱讚,又可以白口吃下餘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勵節省。現在回想那時候,半條蟹腿肉要過兩大口飯,這滋味真好!

自父親去世以後,我不曾再嘗這種好滋味。現在,我已經自己做父親,況且已經茹素,當然永遠不會再嘗這滋味了。唉!兒時歡樂,何等使我神往!

摘自《緣緣堂隨筆》

(圖片來源於網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