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時評|20億元的消費扶貧能帶來什麼?|羅成友專欄

七一時評|20億元的消費扶貧能帶來什麼?|羅成友專欄

近日,重慶市印發的《重慶市脫貧攻堅總攻消費扶貧(含電商扶貧)專項行動方案》,提出了今年要達到銷售貧困地區農副產品20億元的總體目標。

今年內銷售20億元的目標能實現嗎?這又能給扶貧產業的發展帶來什麼呢?

能實現!但背後還有很多工作需要紮紮實實地做好,做細,做落地。

其實,重慶市的這個消費扶貧行動方案制定得很完整,該方案不僅提出了20項任務清單,制定了包括通過設置消費扶貧專櫃、政府預算單位定向採購、魯渝消費扶貧協作等具體措施。還將具體的任務落到各渠道上,如通過中央單位定點扶貧、魯渝協作扶貧、中國社會扶貧網重慶頻道等渠道,銷售重慶貧困地區農副產品8.2億元以上,其中中央定點扶貧單位採購、銷售我市貧困地區扶貧產品,今年要達到8000萬元以上;14個原國家級貧困區縣要基本實現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物流配送體系、貧困村電商帶頭人、深度貧困鄉鎮產地集配中心、主打農產品質量追溯等全覆蓋,農村電商網絡零售額增長25%以上等。

該方案目標清晰,任務明確,措施有力。因此,只要這些措施能真正被落到實處,今年銷售貧困地區20億元農副產品的目標很大程度上是能夠實現的。

其實,通過完成這20億元的消費扶貧任務,還將給重慶市的扶貧產業發展帶來一些轉變。

首先是從單純注重發展,轉變到既注重發展,又注重產品銷售和流通上面來。不管是中央定點扶貧單位的“點對點”採購,還是魯渝協作扶貧中的產品銷售,都離不開市場、物流等銷售流通環節。而在這銷售流通中,將倒逼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物流配送體系等迅速建立和完善。這些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將延長扶貧產業鏈,帶動更多的人就業。

其次是將促進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與市場需求更好地對接起來,並提升農副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消費扶貧的重點還是消費,並非是簡單的要消費者吃“扶貧菜”“愛心果”。因此,我們也需要形成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產品希望達到什麼樣的質量就生產什麼產品,並按消費者要求的質量來生產的觀念,這樣的扶貧產業才有可能做大做強。

因此,今年20億元消費扶貧任務完成後,很可能會延長和完善重慶市的扶貧產業鏈,提升大家發展扶貧產業的市場意識和質量、安全意識,促進扶貧產業高質量的發展。

七一時評|20億元的消費扶貧能帶來什麼?|羅成友專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