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心不改黃土情

  自最後一次離開我的扶貧聯繫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土地坳鎮五七村,距今已經一年多了。離開五七村的這些日子,我一直很想回去看看。看看安德明家3兄弟的床鋪是否還有辛酸味兒,看看慰問留守老人的資金是否全部到位,看看萬政穩的養豬場規模是否已經擴大,看看200多畝鷹嘴蜜桃是否掛滿希望的果實……

  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黃土地上度過了童年時光,在貧苦和飢餓中長大。父親生前那句話一直縈繞在腦海:“要是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米飯,多好啊。”那個年代,農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父親這句話何嘗不是所有鄉親父老的幸福夢想。

  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中期,但成長於改革開放時代,我是幸運的。高考制度恢復,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加之母親對兒女文化教育的重視,讓我得以走出貧困、走進知識的聖殿、走上鋪滿陽光的人生大道。我倍加珍惜共產黨給予我的生命境遇。

  我學的是黨政專業。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對我的影響非常深遠。在貴州民族學院的第一個學期,我向黨組織遞交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同時為自己立下誓言,回到故鄉去,用知識幫助黃土地上的父老鄉親。

  1992年7月畢業後,我如願回到了生養我的故土。不久,我又向黨組織遞交了第二份《入黨申請書》。當第三份《入黨申請書》呈交後,我終於在1996年6月踏進了黨組織的大門,光榮地成為了一名預備黨員。

  1993年4月,為了父老鄉親的夢想,我自費前往浙江考察鄉鎮企業。當得知黃花村馮家組一個農戶沒錢購買稻種,我掏出40元給他購買了4斤良種,從而結束了這一家18年來沒有種植雜交水稻的歷史。2000年,電信程控電話剛安裝到大坪鄉政府,我在這個偏僻小鎮搭起互聯網,為農貨出山接通了對外聯絡的信息橋樑。

  後來,因工作變動,我踏上人生的另一段旅程——新聞之路。但是,黃土地依然是我鏡頭的焦點,並滿血開啟為鄉親的幸福夢想鼓與呼的模式。2002年6月的一天,當我站在謝橋龍門坳村的高山之頂,滿眼的經果樹上掛著累累果實,奮筆寫下了人生中第一篇通訊報道——《龍門坳上黨旗紅》。2003年2月,我的新聞報道《沼氣,一個農民的世紀夢想》引起了時任銅仁市農業局局長的重視,幫助農村青年石文木和廣大村民圓了沼氣夢。

  2016年5月,我的人生再次轉向,開始步入紀檢監察之門。任職前談話時,市紀委、市委組織部領導都語重心長地說,紀檢監察工作肩負著維護黨章黨規黨紀和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託,使命光榮且責任重大,不是解決待遇,必須有所作為。怎樣才能落實好“三轉”,如何有效開展派駐監督?新的工作崗位和對業務的不熟悉,讓我倍感壓力山大。

  履新不久,我被安排到市委黨校參加學習。期間,我查閱大量資料,撰寫了《紀檢監察派駐機構“三轉”存在的問題分析》一文,被評為優秀論文。從而,為我順利“三轉”,履行監督執紀職責,管住“關鍵少數”,當好政治生態“護林員”,增強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派駐機構實行集中統管後,當年試行的廉政考試製度,現已在新的監督單位推廣。為6個單位推薦的《清廉錦囊》一書,現已在幹部職工中普及。經過幾年的歷練,我對紀檢監察業務日漸熟悉,也真正領悟了“做黨的忠誠衛士、當群眾的貼心人”的深刻內涵。

  這麼多年來,雖然我的工作崗位幾經變動,但是民心民情民生一直是我關注的焦點,這片黃土地也永遠是我心之所向。如今,曾經處於貧困線下的父老鄉親在脫貧攻堅中陸續出列,不愁吃不愁穿的夢想已經實現,可以告慰先父在天之靈了。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從新聞人到紀檢監察人,我一直在路上,鄉心不改、使命不移,反腐“利劍”所向,不容“蒼蠅”玷汙黨心民心。(石天啟 銅仁市紀委監委派駐第一紀檢監察組副縣長級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