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文旅還原你記憶中的那麼一方鄉愁

只有鄉村美了,才能留住鄉愁!鄉村不僅是一個生存的空間,也承載著一種古老的文化,形成了一種生活的理念。因此,鄉村的美可以從三個層面來闡述,一是空間之美,二是文化之美,三是生活之美。

一、塑形:打造鄉村的空間之美

鄉村空間的美學構建,應該以展現鄉土特色為主,通過深入挖掘當地的鄉土特色,展現不同鄉村的個性空間。打造鄉村的空間之美,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鄉村聚落空間

鄉村聚落空間是鄉村的整體空間,包括鄉村的外圍環境,以及街巷、水系、民居、田園的分佈,不僅代表鄉村的整體形象,還對維持鄉村生態具有重要作用。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2.鄉村建築空間

鄉村建築是鄉村的獨特空間,甚至承載了村落文化和時代烙印。鄉村建築空間的升級,要注重對鄉村所承載的生態文化、村落文化的展現和傳承。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3.鄉村庭院空間

鄉村庭院是鄉村建築外圍的休閒場所,是鄉村生活休閒的重要載體。鄉村庭院空間的升級,要體現鄉村生產向生活的過渡風貌,營造鄉村特色的休閒感受。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4.鄉村田園空間

鄉村田園是鄉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意義上是勞作場所,在鄉村旅遊時代是主要的鄉村空間承載地。鄉村田園中的動物、植物、土地、農具等,都是重要的構成元素。鄉村田園空間的升級,要實現農業勞作和旅遊樂趣的完美銜接,構建歡樂無窮的農業體驗場所。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二、傳神:打造鄉村的文化之美

文化之美是鄉村美的精神內涵,打造鄉村的文化之美,必須深入挖掘當地特色的歷史文化,並活化“文化”,結合演藝活動,如舉辦農業節慶、非遺博覽會、鄉村廟會、鄉村運動會等形式來吸引人群,人群又帶來消費需求和購買力,促進傳統文化、農村文化、農耕文化的傳承、發展、保護。那麼,如何打造鄉村的文化之美呢?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一是興教育。

把鄉村教育復興起來,否則未來人才就是個問題。留守兒童也好,流動兒童也好,流浪兒童也好,他們急需的就是現代教育支撐,沒有良好的教育就沒有良好的素質,沒有良好的素質就不能從事現代化的工作,沒有現代化的工作就沒有現代化的收入,由此就會進入惡性循環。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二是續文脈。

文化的血脈要很好地傳承,首先要繼承家風,我們鄉村中世世代代累積的家訓、家風、家教,是鄉村中文化的精華。近期,中紀委門戶網站在宣傳好的家訓、家風、家教,這些傳統文化的血脈要好好地繼承;其次是培養鄉賢,古時候皇權不下縣,由地方治理,鄉賢就是在這個銜接上的一個緩衝、一個銜接,讓國家意志能達到家家戶戶,所以鄉賢這個中間環節是非常重要的。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三是集器物。

我們文化的傳承不外乎三個路徑:一是實物傳承,二是文字傳承,三是人的傳承。其中,文字傳承就是史書傳承;實物傳承就是博物館、展覽館和紀念館等。博物館是很好的實物記錄,什麼東西都可以在那裡呈現。也可以從博物館進行延伸,如村志館、鄉賢館等。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四是修志書。

歷史上最有名的村志就是安徽杏花村的村志,它是中國唯一被收入《四庫全書》的村志。志書太重要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完整的歷史應包括四大方面:國有史、方有志、族有譜、家有書。史書和方誌都是宏觀的,族譜和家書是微觀的,這些東西最能反映歷史。村志在歷史文化記錄中太重要了,因我們應該把村志當成一個重要的文化工程來做好。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五是承技藝。

傳承各種技藝,包括一些手工藝、民間的文學藝術、雜技藝術等,應該由專門的人員學習、沿襲和傳承。吹笛子也好,拉二胡也好,耍雜技也好,捏糖人也好……都是是對傳統經驗積累的繼承。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三、鑄魂:打造鄉村的生活之美

白居易曾說:“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隨著人們“避霧霾、避酷暑、避忙碌”的需求越來越多,鄉村生活的閒適性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追捧。鄉村的生活之美,在於它是一種“最閒適”的生活體驗、一種“最養生”的生活方式。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以景養生:鄉村景觀經過歲月的雕琢,形成了例如“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等人與自然共生的和諧景觀,無論是山、水、田、園,還是花、蟲、鳥、獸,都給人以靜美閒適的享受,進而沉澱浮躁與喧囂,釋放鬱悶與壓抑。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以動養生:以動養生是我國古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樸素的養生觀念。華佗認為:“動則谷氣易消,血脈流利,病不能生。”原始農耕,可讓人們體驗古老農耕文化,感受對天地的敬畏之情;農場租賃,可利用都市人閒暇時間修身養性;科技農場,讓人們在農業科技的魅力中得到養生鍛鍊。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以食養生:《黃帝內經》雲:“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可以說飲食是生命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鄉村食養主要體現在時令養生和有機養生兩方面。時令養生以“不時不食”為理念,注重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養生之法;有機養生則是指由鄉村提供的綠色、無汙染食材構建的養生食品。

資本下的鄉村,如何締造?


以睡養生:莎士比亞把睡眠稱為生命宴席上的滋補品。城市睡眠環境和鄉村睡眠環境有很大差異,鄉村中的各種聲音構成了一首美妙的催眠曲,人們更容易養成健康的生物鐘,進入深度睡眠,進而實現“以睡養生”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