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西北移民村裡的婦女、手機和書

特寫:西北移民村裡的婦女、手機和書

馬慧娟在書社組織社員識字、讀書。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新華社銀川4月23日電(記者謝建雯、劉海、盧鷹)種地、顧家之餘,她大多時候與手機為伴。在手機上,她看書,也寫書。她太喜歡用文字把黃土地上的時光、時光裡的人和事“挽留”在那一方電子文檔上,以致她的手機總是很“短命”。

“這是我的第14部手機,買了不到一個月。”她笑著打趣,因為要讀書、寫書,自己可能是村裡婦女中最“費”手機的那個。

她叫馬慧娟,今年40歲,家在中國西北的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玉池村。從在QQ空間寫隨筆至今的整整十年間,她用拇指在手機上敲出了百餘萬字,按壞了13部手機,記錄了許多像她一樣的農村女人的酸甜苦辣,其中五本書已正式出版。初中畢業的馬慧娟也因此被稱為“拇指作家”。

特寫:西北移民村裡的婦女、手機和書

馬慧娟報廢的部分手機。新華社記者 劉海 攝

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這天,她的新書《走出黑眼灣》將迎來首批讀者。書中,她參照身邊故事,用文學手法刻畫了十多個小人物從故土難離到喬遷驚喜,再到脫貧致富的曲折人生。

“我一直想寫一本講述中國農民生態搬遷故事的書,醞釀了十年,終於完成了。”馬慧娟說,書中折射的是中國農民憨厚朴實、百折不撓、與命運抗爭的精氣神。

黑眼灣村是馬慧娟的老家,距玉池村500多公里,地處素有“苦甲天下”之稱的西海固地區。對於飢餓與貧窮,書中這樣描述:“黑眼灣的女人們為了讓自己的娃吃頓飽飯,也是窮盡所有的思路。切洋芋籽的時候偷著揣兩個洋芋,篩麥種子時抓兩把麥子回家,路上挖一把野菜,山上薅幾根白蒿。各種心思用盡,也只勉強拉扯孩子活命。”

馬慧娟從記事起就經常聽村裡女人拉家常,積累了大量這樣鮮活的素材。在農村,儘管借書曾一度比借錢還難,她卻愛書依舊。“文字於我,於我的生活,是照亮內心的一束光亮。我從小的夢想,並不是當個作家,而是可以走出大山。好在書本給了我最大的想象空間,讓我知道遠方的具體樣子。”她說。

得益於中國政府的易地搬遷扶貧工程,馬慧娟一家2001年搬遷至紅寺堡區,在羅山腳下、黃河岸邊的這片荒漠上紮下根來。如今這裡已累計移民20多萬人,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易地生態移民集中安置區。移民後,種地、養牛、餵羊、顧家、打工……成為馬慧娟在內的移民村婦女的生活常態。

“農村女人苦得很,但她們不抱怨,每天都在努力地生活,期待明天會更好。”馬慧娟說,內心總有一股衝動讓她去記錄她們身上的這種堅韌和力量。

馬慧娟打工買來的第一部手機實現了她的願望,如今這部已經“退休”多年的老式按鍵手機磨損得厲害,部件“凋零”。

2010年,馬慧娟開始用它“寫字”時,周圍人眼神裡卻寫滿了“不務正業”“寫字能當飯吃”等質疑。當她發表文章並獲得第一筆稿費後,人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開始追逐她的筆尖。

書和手機改變了這個農村女人的命運。馬慧娟先後當選自家小鎮的文化站站長和全國人大代表,並在村裡成立了“泥土書香讀書社”,希望更多農村女性通過知識活得更好,讓文化在黃土地裡生根發芽。

特寫:西北移民村裡的婦女、手機和書

書社裡,一位社員正在學寫字。新華社記者 盧鷹 攝

然而,大多社員是文盲,讀書社變成了“識字班”。最初馬慧娟有些頭疼和灰心,但後來“我覺得她們上了年紀,養牛養羊,又要顧家,的確不現實。讀書不是唯一目的,而是讓她們知道生活可以換種活法,引導下一代重視知識。”她說,“有時碰見路上捧著書讀的娃娃,我特別感動這種改變,但安全起見還是勸他們回家再看。”

而她自己,再忙也不曾停下讀書和寫作。田埂間、炕頭上、被窩裡……馬慧娟只要有空,就拿出手機,在她的農閒筆記公眾號上,或記錄黃土地上的那些人、那些事,或分享對生活的思考,樸實的語言和真摯的情感已吸引了上萬名訂閱粉。

“這是一個純文學平臺,有這麼多朋友關注,我很感動。”馬慧娟說,“故事源於生活,雖然只有90%的真實,但生活遠比故事要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