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農業標準化建設助力精準扶貧-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本報訊 陽春三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融安縣石漠化片區荒山坡地上,以標準化種植的2.5萬畝青蒿一片繁盛。這些青蒿年產量將達4000噸,可提取青蒿素70噸,產值達1.3億元,惠及農民1萬餘戶,平均每戶每年增收4000元。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注重“產業扶貧、標準引領”,把農業標準化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通過研製農業標準規範各類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加快農民脫貧致富步伐。

  加快農業標準研製,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融安縣青蒿素年產量佔全球1/4、全國1/ 3,這主要得益於自治區市場監管局積極指導融安縣制定《青蒿素生產技術規程》廣西地方標準。該規程於2019年獲批發布實施,填補了青蒿素生產技術標準國內空白。該標準規範青蒿素生產技術,提高了產品品質及效益,提升了產業核心競爭力及品牌影響力,推動了全縣青蒿素產業做強做大,讓“路邊草”搖身變為“致富草”。截至2019年底,全區共發佈廣西地方標準2082項,其中農業標準889個,佔總數的43.2%。

  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助力精準扶貧。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產業的特點,分別採取政府推動、龍頭企業帶動、市場拉動引導、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合夥、行業協會自律互動、種養大戶和農村經紀人吸納等不同模式,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目前,全區已創建南寧市青秀區肉牛養殖等140個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德保縣臍橙種植標準化示範區等134個自治區農業標準化示範項目,建立健全了一二三產業融合標準體系。

  以美麗鄉村標準化為切入點,推動農村綜合改革。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主動聯合自治區財政廳實施“標準化+美麗鄉村”行動計劃,依託試點探索制定涵蓋建設、管理、維護、服務及評價等各環節美麗鄉村標準,用標準化方法和手段,確保廣西美麗鄉村建有方向、評有標準、管有辦法。目前,全區已創建桂林市陽朔縣等10個全國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南寧市青秀區等4個自治區級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通過建立完善美麗鄉村標準體系,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當地村民生活環境越來越好,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積極回來建設家鄉,群眾的幸福指數和滿意指數不斷提升。

  □吳 彬 黃 浪 黎 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