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不斷的進行北伐?

前言:我前一篇文章講了以《隆中對》為戰略指導的蜀漢為什麼反而最先滅亡。本來一副不錯的牌,被劉備給打爛了。面對劉備製造的困局,諸葛亮採取了不得已而為之的措施,來延續蜀漢政權的存在,卻改變不了其敗亡的結局。

益州的叛亂使劉備終於明白,雖然漢獻帝已經禪位,但只要強調這是曹魏篡權造成的,是被賊一時奪去,就能證明漢室仍是天命所歸,道義仍在漢室這一邊。那麼由他這個宗室建立的蜀漢政權,作為唯一的劉氏餘脈,就有資格代表漢室去討回天下,併合理地存在下去。反之,放棄討伐曹魏、貿然稱帝,就是對自己這種資格的否定。所以,蜀漢必須堅持討伐曹魏,才能證明自己的政治正確,壓制人們對其政權合法性的質疑,阻止內憂外患的發生。於是,劉備把這個思路作為遺囑,託付給了諸葛亮,讓他不惜一切代價去實現。甚至告訴他,如果你覺得我兒子會拖你後腿,你就自己取代他。這一下就把伐魏上升到了誰也不能否定的高度。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不斷的進行北伐?


歷史學家田餘慶先生認為,此前劉備是一直沒把諸葛亮當作貼身智囊對待的。比如劉備入蜀佔領益州,是法正和龐統起主要的謀劃作用。向東吳復仇時,諸葛亮也勸阻不了劉備。所以直到劉備死後,諸葛亮才真正成為蜀漢核心,並制定了北伐戰略。他也深刻意識到北伐是最大的政治,遠不止軍事問題那麼簡單。比如我們來看他對出兵時機的選擇。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不斷的進行北伐?


劉備死後不到四年,諸葛亮就著手第一次北伐。從國力的恢復來看顯得有點著急,但此時曹魏政權已經交到了第三代手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原人對它的認同度會越來越高,對漢室的懷念會越來越少。長此以往,恢復漢室就不再有民心基礎,所以諸葛亮不能再等,哪怕國力未復,也要出兵。

為了保障頭等政治大事,諸葛亮採取了嚴刑峻法的模式。第一次北伐中,馬謖失了街亭,諸葛亮不但斬了馬謖,重罰了老將趙雲,還把自己降了三級。因為他深知北伐一旦有失,政權都可能被顛覆,因此哪怕是他自己,也不能影響北伐的戰果。他使蜀漢之人意識到,北伐的堅定性,是一種信念,代表的是道義和天命,誰都不能與之相違背。人心的認同會折射到行為上,為政治提供助力。所以儘管諸葛亮秉承嚴刑峻法,但在以天命為基礎的觀念感召下,蜀漢從劉備兵敗的危機中走了出來,重新認可了這個政權的合法性,使之延續了數年生存。期間政治清明,國力雖然最弱小卻最有進取心,不能不說得益於北伐這個準確的政治路線。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不斷的進行北伐?


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北伐沒能取得成功呢?這還是由劉備早期的政治失誤造成的,因為《隆中對》最初提出的設想,畢竟是在“跨有荊益”的基礎上實現兩路出兵,夾擊曹魏。但荊州已經失去,從那裡出兵的通道沒有了,蜀軍就只能從地勢不好的秦川一帶進軍。補給線長,糧草總是出問題,很難持續和曹魏作戰,更談不上威脅中原。不好打,還必須要打,所以說北伐是一個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選擇,是諸葛亮面對的一個困局。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不斷的進行北伐?


而另一個困局,就是益州的內憂。儘管諸葛亮很快平定了益州的叛亂,可是反抗的潛流始終存在。這仍然與劉備的失誤有關。當初劉備取得益州以後,手下包括了兩股力量,一股是原來益州劉璋的部屬,一股是劉備從荊州帶來的部屬。前者是“舊部”,是原來益州的主人,後者則是所謂的新人,也叫客籍,這就形成了歷史學家所說的“新舊”之分,或“主客”之分。

我們說過,益州舊部對劉備政權的態度很消極,這就造成了人心不穩。更何況從東漢末年開始,讖語的影響,也不利於姓劉的人當皇帝。什麼是讖語呢?就是一種帶有迷信色彩的預言。這些預言的核心觀點,就是“劉祚將盡”。祚,就是皇帝之位,劉祚將盡,就是說姓劉的皇帝位子做不長。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不斷的進行北伐?


由於對劉備不滿,“劉祚將盡”這種論調在益州舊人中很流行,並在劉備死的時候催生了叛亂行為。諸葛亮在世時還能靠鐵腕與北伐邏輯壓制這個論調,當他去世後,益州舊部的力量抬頭,這個論調就像火星遇到了鼓風機一樣,瘋狂燃燒起來了。

當時影響最大的聲音,是擔任光祿大夫的譙周寫的一篇《仇國論》。仇國指的就是兩個互為仇敵的國家,一個叫因餘是小國,一個叫肇建是大國,其實就指現實中的蜀漢和曹魏。這篇文章的基調,就是力量弱小的國家打不過強敵,應該學周文王那樣休養生息,不要窮兵黷武,實際上就是反對諸葛亮的北伐戰略。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不斷的進行北伐?


這個論調有現實依託。公元249年,司馬懿趁著魏國皇帝去高平陵掃墓的時候,發動政變控制了魏國的軍政大權,史稱“高平陵事件”。曹家自己都要被司馬氏篡位了,那麼當年所謂的曹賊篡漢,就將成為歷史。既然這件事都成了過去,那麼以聲討曹賊為口號的北伐,還有存在的意義嗎?失去了意義,不就成了為打仗而打仗,那不是窮兵黷武是什麼呢?所以譙周的《仇國論》寫出後,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頗為認同,甚至連張翼、廖化這樣跟著諸葛亮數度北伐的將軍,都以此為依據,反對繼續北伐。民間更是出現了大量逃避兵役的情況,這就看出當時的人心了。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不斷的進行北伐?


但對蜀漢而言,《仇國論》的論調其實非常危險。因為我們說過,北伐是蜀漢政權合法性的保證,《仇國論》否定北伐,實質就是否定劉氏政權的合法性,瓦解抵抗心理,一旦有魏軍來攻,就會促使人們去投降。

那麼,客籍集團就眼睜睜地看著這種情況發生嗎?答案是無奈的。因為在諸葛亮去世後,其繼承者蔣琬、費禕等人,都沒有他那樣的影響力與掌控能力。而且蔣琬等人雖然還在喊著北伐,但在“窮兵黷武”理論的壓力下,採取了軍事收縮,把精力轉移到了保境。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為什麼一定要不斷的進行北伐?


這使得北伐逐漸成為空談,人們越來越不想和曹魏爭鬥,只求得過且過。於是在公元263年,後主劉禪面對進攻的魏軍,在《仇國論》的影響下,在諸多大臣的勸說下,選擇了投降,蜀漢滅亡。而那時魏軍距離蜀漢的都城其實還很遠。劉備早年造成的政治痛苦,終於以悲劇的方式結束了。當然,歷史上對《仇國論》和譙周的爭議比較大,也有聲音認為譙周是幫助蜀漢避免了戰火,對百姓有益,這就是另外一種角度了。

喜歡的小夥伴們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