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門》張穎,豈止是腦癱患者的榜樣?她和家人把日子過成了詩

13集紀錄片《生門》,有3集多都描述出現張穎的家庭,他們給我的印象比之前瞭解到的腦癱患者印象更深。

張穎媽媽蔣玲梅開朗自信,她給病友們和記者自然而然地介紹著自己的孩子:“我們張穎雖然是這個樣子,但聰明得很,大專畢業,肚子裡有貨,就是表達不好。”

2020年,蔣玲梅才54歲,張穎30歲了。30年來,她這樣對無數人形容著自己的女兒,她只是“看起來和別人不太一樣,她可能幹了,電大畢業,很早就學會上網開網店……”

2014年冬,張穎還沒到預產期,蔣玲梅就陪她住進了武漢最好的婦產科,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產科,這裡人滿為患,不少待產婦連走廊裡的假床都排不上,甚至連一個可以休息的凳子都排不上,這裡太有名了,慕名而來的危重症臨產婦太多。

《生門》張穎,豈止是腦癱患者的榜樣?她和家人把日子過成了詩

張穎或“我們花生日記“優秀運營商導師獎

張穎睡著了,蔣玲梅躺在旁邊,心疼地撫摸著張穎的頭髮,將她摟在懷裡,滿眼滿臉的愛意。

張穎生完孩子回到病房,激動地想哭,婆婆老公媽媽等人忙著弄孩子,爸爸站在床頭,附身趴在耳邊低聲說:“別激動,別累著,好好睡一覺,孩子交給他們”,還是滿眼滿臉的疼愛。

張穎的老公劉洋是個帥氣幹練的小夥子,他給張穎捏腳,還撒嬌問:“你要不要給點小費?”

太多的畫面都是這麼甜蜜。

張穎的婚事,是婆婆親手促成的。劉洋雖然沒有父親,雖然媽媽是月嫂,月嫂的收入也相當可觀,親手促成兒子與張穎的婚事,她肯定不是為了其他目的犧牲兒子的幸福。

《生門》張穎,豈止是腦癱患者的榜樣?她和家人把日子過成了詩

張穎的女兒小核桃和小金桔

劉洋是個正正常常的年輕人,他也肯定不會因為其他的因素葬送自己的幸福他的幸福是發自內心的,他將張穎抱來抱去,兩口子互相撒嬌,都是自然而然,都是生活常態。

張穎劉洋夫婦現在有兩個女兒,小核桃和小金桔聰明伶俐,健康活潑,蔣玲梅說自己對不起張穎,沒有給她一個健康的身體,她一定要把兩個外孫女好好帶大。

不少網友認為張穎家境優渥,父母可能是企業家或什麼官員,從紀錄片及後續報道來看,張穎的父母是普通百姓,張穎從小開始治病,靠工資根本不夠,蔣玲梅夫婦嘗試做生意,他們頭腦靈活,敢於冒險。

1997年,他們拿開文具店掙的8萬塊做首付,開始貸款買房,賣了再貸款,買門面房,掙了錢再買房……目前,他們住在兩百多平米的複式樓內,大大的露臺上種了很多花草蔬菜,那是孩子們和張穎的樂園。

他們對張穎的養育並不是只讓活著就行,長大就行,張穎也正常上學,學校不收,父母反覆爭取

不懂事小男孩的嘲笑,給張穎留下一點恐懼,更多的時候,她滿是自信,十幾歲時,她參加電大的考試,最終也獲得了大專畢業證。

《生門》張穎,豈止是腦癱患者的榜樣?她和家人把日子過成了詩

18歲時的張穎

張穎開微店,銷售母嬰用品,像寶寶用的尿不溼、針灸貼什麼的很齊全。她也做實體店,她說:“前幾天出了一天地推,賣了幾箱尿不溼和艾灸貼,還不錯。”

她還說:“我還算勤奮吧,雖然我手指頭痙攣得像雞爪,但是打字蠻快,一個月下來掙幾千塊沒問題。”

這樣能幹的張穎,不該獲得幸福嗎?

張穎的能力,與父母對她的教育培養有關。他們把她和正常孩子一樣看待,她必須也掌握知識和技能。張穎說爸爸就打過她一次,因為她抓筆寫字時不認真,說到這,她哭了,爸爸也哭了。

她的手不能正常握筆,常常因用力過大折斷鉛筆。但她在自己的手術通知單上簽字,雖然動作慢,雖然說話慢,張穎有著全面的能力。父母給她滿滿的愛,更給了她賴以生存的能力,這是蔣玲梅夫婦超越一般父母之處。

蔣玲梅說聽到別人讚美她偉大就渾身發麻,他們做的一切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她對網友質疑張穎的幸福很氣憤,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張穎除了“慢半拍”,她的一切都是正常的,她的病不會遺傳,為什麼她就不能結婚生孩子?

《生門》張穎,豈止是腦癱患者的榜樣?她和家人把日子過成了詩

張穎帶小金桔玩耍

對於婚姻,張穎看得比很多人都灑脫。

張穎說:“有人覺得我這個樣子,劉洋早晚要變心,替我擔憂。我想說,一個人要是真變了心,怎麼都留不住的,難道能拖著他、拽著他不讓走?

我當時喜歡他才和他在一起,幾年過去了我還是喜歡他。假如真有一天,他扔下我們了,那麼我只能說‘去吧’!

死纏爛打什麼也得不到,還不如瀟灑地拜拜。生活中太多事情等著去做,過得去就行了,我要求也不高。一方面,我儘量做個好老婆、好媽媽,這是我的本分。另一方面,我也得做好自己,得掙錢,靠別人生活是不行的。”

這樣的覺悟,這樣的超然,現實中“自我感覺良好”的女人,有幾個能比上她?

《生門》張穎,豈止是腦癱患者的榜樣?她和家人把日子過成了詩

生活中的張穎

幾年前拍攝的紀錄片,劉洋對張穎的感情和負責任,我們都看在了眼裡,幾年後,他們已經有了兩個女兒,張穎的父母為了兩個外孫女的未來也做了充足的準備。

如果未來真有那麼一天,有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女人撬走劉洋,張穎的心態也足以值得我們學習。

我去看了張穎的微博,兩個孩子幸福地成長,孩子叫外公爺爺,因為劉洋早就沒有了父親,叫外婆“家家”,這是武漢的叫法。爺爺給小金桔扎小辮,“家家”教孩子擇菜,他們兩位再一次圓了陪伴孩子健康成長的夢,他們時時生活在陽光下,浸染在幸福中。

張穎的微博很少提到劉洋,他應該有忙不完的事。

張穎的幸福生活,是她自己的聰穎、努力換來的,更是她父母的教養換來的

前篇文章不少網友與我同感,張穎的父母太偉大,是生活的強者,媽媽對她呵護備至,爸爸還頗具詩情畫意,他們的臉上總是笑容,真正把生活過成了詩,個別網友還是說一般人比不上他們的家庭條件,人家的條件是自己一點點奮鬥出來的,父母也把這種奮鬥的精神和能力傳遞給了張穎,張穎一個月都能掙幾千元錢,

她是“我們花生日記”的優秀運營商導師。

《生門》張穎,豈止是腦癱患者的榜樣?她和家人把日子過成了詩

張穎為產品代言

30歲的張穎陪大女兒上網課、上興趣班,陪小女兒玩耍,她是個勝任的母親,她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她自己也有超出我們想象的能力和智慧掌控自己的人生,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她未來的幸福,沒有必要憂慮兩個孩子是帶著照顧她的使命來到人間的。跳不出這樣思維誤區的人,永遠生活在愁苦中。

30年來,張穎父母面對的是什麼局面?他們何曾有過愁苦?他們的幸福不是自己一步步奮鬥來的嗎?

但蔣玲梅不希望被讚美拔高,她說:“老百姓過生活,我們的腳是踩在地上的,不想飄上天。”

那我就少一點溢美之詞,更多一些欣賞、尊重、祝福,張穎一家人臉上幸福的笑容,常常感染著我,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呢?

(人物故事來自《生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即刪)

《生門》張穎,腦癱患者的幸福人生,離不開家人的不懈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