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長會跟孩子“無話可說”

孩子已經在家上了幾個月網課了,但最近父母堂後臺陸續收到不少媽媽的求助——原本以為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跟孩子之間會走得更近,然而經過多次溝通之後發現,孩子對於“溝通”的請求,總是迴避或表示沒有興趣。

每次想跟孩子聊天,總會發現“話不投機半句多”。

你:來跟爸爸/媽媽聊聊天,說說網課上得怎樣了?

孩子:跟你說了,你也不懂。

你:你不說我怎麼會懂。

孩子:我不想說,你不要問了。

難道真的是“距離產生美”?天天跟孩子在一起朝夕相處的網課時光,為何並沒有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

其實,“距離”一直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你們溝通的方式。

我們常常說要尊重孩子,那怎麼做才是尊重呢?其實願意傾聽孩子說話,就是尊重。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是這麼“傾聽”的:

  • 場景1:“一心兩用”敷衍式

孩子說:艾瑞克今天打我了,爸爸,你在聽我說嗎?

爸爸說:我聽著呢,接著說。

孩子說:所以我也打了他,他又打我。爸爸,你在聽嗎?

爸爸說:我在聽你說的每一個字。

孩子說:沒有,你根本沒在聽。

爸爸說:我能一邊看電視一邊聽你說,繼續!

孩子說:還是算了吧!

  • 場景2:自以為是的“平等”
  • 孩子說:我的小海龜今天早上死了。

    爸爸說:別難過,寶貝。

    孩子流淚。

    爸爸說:別哭了,不就是隻小海龜嗎。

    孩子放聲大哭。

    爸爸說:別哭!我再給你買一個。

    孩子說:我就要這個海龜。

    爸爸說:你真是無理取鬧!

    如果你的做法和以上兩種場景中的家長相同,那麼孩子貫徹“沉默是金”是很正常的。因為你沒有認真傾聽過孩子的表達。

    或許你確實可以做到一邊做自己的事,一邊聽孩子說他們經歷的事情。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夠的。他們有自己的一套準則,父母是不是願意聽自己說話,對自己的態度是敷衍,還是真誠,他們都能感受到。

    法國教育學家帕梅拉·德魯克曼曾說:“孩子有不同尋常反應時,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應該認真傾聽孩子,並向他們解釋這個世界。”

    那要如何讓孩子覺得你有在認真傾聽呢?

    首先,學會蹲下,與孩子平等交流;其次,學會共情,肯定孩子的感受;最後,學會等待,讓孩子先把話說完。

    就拿“小海龜”的這個例子來解釋。

    爸爸先是蹲下和孩子平等交流。

    孩子說:我的小海龜今天早上死了。

    爸爸說:哦,是嗎?真沒想到。

    孩子說:我還教它玩遊戲。

    爸爸說:你們在一起挺開心的。

    孩子說:它是我的好朋友。失去朋友是挺難過的。

    孩子說:我還每天給它餵食。

    爸爸說:你真是挺關心那隻小烏龜的。

    當你能夠了解孩子的感受,並且回應他們的感受時,他們才能感受到你的尊重。這也是共情的力量。

    如果一開始不懂得如何回應孩子,和他們進行共情,也可以試試用“哦、嗯、是這樣啊”等簡單的話來回應,這樣可以讓孩子在敘述的過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從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比如像這樣,雙眼看著孩子:

    孩子說:有人偷了我的新鉛筆?

    媽媽說:哦?

    孩子說:我去洗手間的時候,它還在課桌上呢。

    媽媽說:嗯。

    孩子說:我已經是第三次丟鉛筆了。

    媽媽說:噢。

    孩子說:從現在起,我離開座位的時候,把筆放到課桌裡面就不會丟了。

    媽媽說:是這樣啊。

    也有人會有疑問,如果孩子說的事情是他們自己的錯,該不該打斷,教育一下?

    答案是:要教育,但不該打斷。怎麼和孩子說,也是一門技術,沒說對,孩子有可能會因此選擇跟你對抗,產生的問題就更多了。

    很多家長會抱怨,自己家的孩子簡直就是上天派來懲罰自己的搗蛋鬼,每次跟他們說的話,都是左耳進右耳出,完全不配合。

    孩子真的只是搗蛋鬼嗎?我們一起來測試一下當你遇到下列的場景時,你會怎麼對孩子說?

    場景1:孩子上完廁所出來後,忘記關燈了。在此之前,你已經告訴他們好幾次了,上完廁所要記得關燈。

    A 立馬指著孩子吼道:告訴你多少遍了,上完廁所要關燈!

    B 指著廁所告訴孩子:廁所的燈還開著呢。


    場景2:你告訴孩子要換睡衣了,孩子說看完電視就換。結果看完電視後,孩子還沒換。

    A 對著孩子吼道:我跟你說過了要換上睡衣,你就知道玩,明明答應了看完電視就換的,為什麼現在還沒換!

    B 對著孩子說:寶貝,睡衣!


    場景3:孩子吃完蘋果後,將蘋果核放在床上。

    A 對著孩子咆哮:懶得跟豬一樣,蘋果核怎麼可以放在床上!

    B 指著蘋果核說:蘋果核應該扔到垃圾桶裡。


    如果在以上3個場景中,A的說話方式都不推薦❌;而B的說話方式都正確✔。

    因為這3個場景其實對應了三種讓孩子聽你話的技巧。

    在場景1中家長不責怪孩子多次忘關廁所燈,只描述了問題:廁所的燈還開著呢。但是這句話裡的信息同時也告訴了孩子該怎麼去做。即“描述你所看見的或者只描述問題”。

    而場景2中的場景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孩子並不喜歡被說教和長篇大論,對他們來說,越短越容易理解,越容易記住,也越有效。即“用簡單有效的詞語表達”。

    另外,在場景3中使用的技巧則是“提示”。對於孩子來說接受提示比接受譴責容易得多。比如以前你會對孩子說:你從來都不會幫我做家務。如果用提示的技巧,就可以換成我現在需要有人能幫我一起收拾一下桌子。

    要注意的是,當我們要求孩子去做某些事情而遭到他們拒絕時,我們應該首先反思自己的行為。

    當提醒他們3遍以後,就不要再說了,而是要確認他們是否有聽見。因為有些時候,孩子確實是專注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並不是故意裝作聽不見。當孩子明確表示聽見了之後,也可以跟他們確認好完成某任務的時間節點。

    為什麼家長會跟孩子“無話可說”

    其實,比這些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態度。如果我們沒有真正的和孩子產生共情,我們就永遠無法走入孩子的內心。

    要知道父母的一句話,可以照亮孩子的一生,也可以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