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看待釣位對漁獲量的影響,解析黑坑垂釣時的“偏坑”現象

前言:漁獲量的不平均的怪象

在黑坑垂釣中,幾乎永遠都不會遵循平均原則,總是有人能夠釣得很多,有人卻釣得很少。例如黑坑垂釣當天總共出魚900斤,參加垂釣的總共30人,絕對不會出現每個人都能釣到30斤魚的情況,漁獲量最多的人能夠釣到100斤至200斤,漁獲量最少的人有可能只釣了不到10斤魚,二者之間的差距在10倍以上。可能有人會認為,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釣魚人之間的釣技水平差異過大,實際上釣技水平的差異往往只是起到很小一部分作用,更主要的原因是“偏坑”現象。

客觀看待釣位對漁獲量的影響,解析黑坑垂釣時的“偏坑”現象

偏坑現象與黃金釣位

偏坑其實就是指魚在黑坑中的分佈不均勻,大部分的魚扎堆聚集在黑坑中的某一小塊區域內。這樣一來,如果釣位正好位於魚聚集區域內,就必然能夠釣到很多魚,這樣的釣位被釣魚人戲稱為“黃金釣位”。相反,如果釣魚人坐在了沒有魚聚集的釣位上,漁獲量就會非常慘淡。

所以,只要產生偏坑現象,就必然會誕生黃金釣位,此時釣位就會成為決定漁獲量多少的最關鍵因素。

客觀看待釣位對漁獲量的影響,解析黑坑垂釣時的“偏坑”現象

產生偏坑現象的五大原因

很多釣魚人在垂釣時都會發現黑坑中總有那麼一兩個黃金釣位,也就是說偏坑現象其實是普遍存在的。產生偏坑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總體來說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因為魚的狀態原因導致偏坑現象產生,另一類是客觀環境因素導致偏坑現象產生。

客觀看待釣位對漁獲量的影響,解析黑坑垂釣時的“偏坑”現象

  • 產生偏坑現象的原因之一:新魚不適應陌生環境

如今很多黑坑秉承更公開更透明的原則,會在所有釣魚人的見證下投放新魚,然後馬上開始垂釣。這樣一來新魚剛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不可避免的產生恐懼感,於是就會選擇扎堆聚集在某一小塊區域內。

也就是說在黑坑正釣的時候,偏坑現象會更加明顯,而正釣過後新魚一旦適應了新的環境,就會逐漸開始分散,形成很多個小群體。所以在黑坑投放新魚之後等待一兩天時間再去垂釣,就能避免偏坑現象的發生。

  • 產生偏坑現象的原因之二:特殊結構區域

因為投放新魚導致偏坑只是一種暫時現象,但是有一些黑坑卻長期存在偏坑現象,這是因為黑坑中有一些特殊的結構區域。

幾乎每一個黑坑中都會安裝增氧機,這是因為黑坑的水域面積較小,而魚的數量很多,非常容易缺氧。所以,增氧機附近就成為了每一個黑坑中固定的特殊結構區域,魚會把這些特殊結構區域當做庇護所,從而大量聚集。這也是每一個黑坑都會對魚竿以及線組長度進行限制的原因,目的是避免釣魚人將鉤餌拋至增氧機附近。

除了增氧機之外,黑坑中搭建的網箱、浮橋或者是水生植物密集的區域,都有很可能成為特殊結構區域,將釣位選擇在這些特殊結構區域附近會更容易釣到魚。

  • 產生偏坑現象的原因之三:水深差異過大

魚是一種變溫動物,必須尋找更溫暖的水域來維持體溫,而水溫與水深又息息相關,所以魚在不同的季節和天氣下會選擇不同的水深區域棲息。例如夏季陽光強烈時,淺水區的水溫過高,魚就會潛伏在深水區,但是到了夜間,由於沒有了陽光照射,淺水區的水溫恢復正常,魚又會從深水區轉移至淺水區。如果黑坑中不同區域的水深差異較大,就很有可能在特性的季節和天氣下出現偏坑現象。

  • 產生偏坑現象的原因之四:陰陽區域
  • 有一些生態環境較好的黑坑周邊的樹木較多,所以在一天當中的不同時間段會出現陰陽面。早上太陽昇起時,如果黑坑東面有樹木,那麼東岸附近就會出現明顯的樹陰,而西岸成為陽面。中午過後,太陽轉移至西面,如果黑坑的西面有大量樹木,西岸附近的水域就變成了陰面,東岸則為陽面。

    在夏季氣溫較高的天氣下,陽面的水溫過高,而陰面的水溫更加適宜,於是魚就會大量聚集在陰面。到了冬季由於氣溫較低,陽面更加溫暖,而陰面水溫過低,於是魚就會大量聚集在陽面。

  • 產生偏坑現象的原因之五:氣溫過低
  • 魚的活躍性與水溫高低是成正比的,水溫較高時魚也會表現出較高的活躍新,在水中游動的速度更快,遊動的範圍也更大。但是在水溫較低的季節,魚的活躍性就會明顯下降,不僅遊動速度慢,而且遊動範圍也很小,甚至會出現魚大量聚集幾乎不遊動的現象。

    也就是說在氣溫較低的季節垂釣時就非常容易出現偏坑現象,而且只要氣溫持續偏低,偏坑現象就不會有任何改善。

    客觀看待釣位對漁獲量的影響,解析黑坑垂釣時的“偏坑”現象

    應對偏坑現象的實際案例

    也許有人會認為魚大量聚集在某一小塊區域內對釣魚是有利的,但是我一直認為偏坑現象是弊大於利,因為偏坑現象的出現增加釣位因素對漁獲量的影響權重,對於一些採用抽籤方式選擇釣位的黑坑來說,漁獲量的多少完全取決於抽籤運氣的好壞,這顯然會讓垂釣的樂趣驟減。但是偏坑現象又是廣泛存在的,所以在黑坑垂釣時應該充分了解偏坑現象產生的原理才能有效應對。

    接下來,我就以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黑坑為例,來詳細講解應該如何應對偏坑現象。

    客觀看待釣位對漁獲量的影響,解析黑坑垂釣時的“偏坑”現象

    從上圖中可以看到,這個黑坑近似於一個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走向。其中黑坑北岸為淺水區,水深在1.5米左右,黑坑的南岸為深水區,水深在3米左右。這樣一來,夏季的清晨以及夜晚,魚就會大量聚集在北岸的淺水區,因為這裡的水溫更加溫暖。但是到了冬季水溫較低時,魚就會大量聚集在南岸的深水區。

    另外,在黑坑投放新魚時,應該果斷選擇靠近北岸的淺水區,因為絕大多數的養殖魚塘均為淺水,這是為了捕撈更加方便。魚在被飼養的過程中對淺水早已適應,因此被投放到黑坑中之後也會首先選擇淺水區棲息。

    客觀看待釣位對漁獲量的影響,解析黑坑垂釣時的“偏坑”現象


    客觀看待釣位對漁獲量的影響,解析黑坑垂釣時的“偏坑”現象

    由於黑坑的東西北三面均有大量樹木,所以在黑坑中會形成明顯的陰陽面。上午太陽位於黑坑的東面,所以東岸附近為陰面,其餘區域為陽面。到了下午,太陽轉移至黑坑的西面,於是陰陽面相互調換,西岸附近成了陰面,而其它區域成了陽面。

    所以在夏季的時候,上午垂釣應該選擇東岸附近的釣位,因為東岸附近為陰面,能夠避免水溫過高。下午垂釣則應該選擇西岸附近的釣位,因為下午在西岸附近為陰面,水溫能夠快速恢復到正常水平。而冬季則正好相反,無論上午還是下午都應該選擇陽面垂釣,因為陽面日照更加充足,水溫更加溫暖。

    客觀看待釣位對漁獲量的影響,解析黑坑垂釣時的“偏坑”現象

    黑坑抽籤隨機選位,這些建議能幫到你

    如今很多黑坑都堅持採用抽籤隨機選位的垂釣規則,這樣一來即便我們事先已經知道會出現偏坑現象也只能聽天由命,一旦抽到不出魚的釣位就註定要鎩羽而歸了。所以,面對抽籤隨機選位,就只能儘量選擇不偏坑的黑坑,或者是選擇不偏坑的時間段進行垂釣,只有這樣才能將偶然性降至最低。

    • 多偷驢少正釣

    在釣魚人的印象中,正釣的魚情一定比偷驢要好,因為正釣面對的是生口魚,魚的活性更高而且警惕心更小。但是也有很多黑坑高手只偷驢不正釣,因為正釣出現偏坑現象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剛放進黑坑中的魚有可能並未完全適應,在正釣時經常出現魚集體不開口的現象,這也進一步增加了正釣的偶然性。

    相反,在正釣之後偷驢時,魚基本已經完全適應黑坑環境,開口率較高,而且魚的分佈相對分散,不容易出現偏坑現象。另外,很多黑坑會允許釣魚人在偷驢時更換釣位,這樣一來即便出現偏坑現象,釣魚人也可以及時更換釣位,避免了無口還要死守的尷尬局面。

    • 多觀察再行動

    在去黑坑垂釣之前,必須要多觀察,即便是熟悉的黑坑也有可能因為季節原因出現魚情方面的變化。所以在去黑坑垂釣之前必須留意觀察一段時間,大概記錄每一個方位的出魚數量,通過比對就能判斷這個黑坑是否偏坑,以及出魚的基本規律。

    另外,還要注意觀察黑坑中是否有明顯的結構區域,這些結構區域附近出魚量是否明顯大於其它區域。同時也要了解黑坑的水深情況,如果水深差異較大,出現偏坑現象的可能性就非常高。

    • 天氣適宜再出釣

    魚的活躍性高低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是否會出現偏坑現象,而魚的活躍性又直接受到天氣影響。夏季悶熱的天氣或者是冬季較為寒冷的天氣都會導致魚的活性減弱,活性不佳的魚就很容易出現扎堆聚集的情況,於是出現偏坑現象。所以夏季去黑坑垂釣應該儘量選擇小雨天,或者是早晚較為涼爽的時間段,冬季則應該儘量減少垂釣。

    最後,祝大家都能夠在黑坑垂釣中取得佳績,體會到更多垂釣的快樂!

    客觀看待釣位對漁獲量的影響,解析黑坑垂釣時的“偏坑”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