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223《送柴侍御》王昌齡

送柴侍御

作者: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註釋

侍御:官職名。

通波:四處水路相通。

武岡:縣名,在湖南省西部。

離傷:離別的傷感。

兩鄉:作者與柴侍御分處的兩地。

唐詩三百首‖223《送柴侍御》王昌齡


賞析:

王昌齡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詩人,單就他的絕句而論,寫送別、留別的就不少,而且還都寫得情文並茂,各具特色。

“離愁漸遠漸無窮”,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遠”,就意味著空間距離之大,相見之難。所以不少送別一類的詩詞就往往在這個“遠”字上做文章。比如:“荊南渭北難相見,莫惜衫襟著酒痕。”“雪晴雲散北風寒,楚水吳山道路難。”“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它們都是以不同的形象著意表現一個“遠”字,而那別時之難,別後之思,便盡在不言之中了。然而,王昌齡的這首《送柴侍御》倒是別開蹊徑的。

從詩的內容來看,這首詩大約是詩人貶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尉時的作品。這位柴侍御可能是從龍標前往武岡(今湖南省武岡縣),詩是王昌齡為他送行而寫的。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岡”(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岡”),點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語調流暢而輕快,“流水”與“通波”蟬聯而下,顯得江河相連,道無艱阻,再加上一個“接”字,更給人一種兩地比鄰相近之感,這是為下一句作勢。所以第二句便說“送君不覺有離傷”。“誰渭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龍標、武岡雖然兩地相“接”,但畢竟是隔山隔水的“兩鄉”。於是詩人再用兩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筆法靈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詰,反覆致意,懇切感人。如果說詩的第一句意在表現兩地相近,那麼這兩句更是雲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變”,兩地竟成了“一鄉”。這種遷想妙得的詩句,既富有濃郁的抒情韻味,又有它鮮明的個性。它固然不同於“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那種面臨山川阻隔的遠離之愁;但也不象“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何人不識君”那麼豪爽、灑脫。它是用豐富的想象,去創造各種形象,以化“遠”為“近”,使“兩鄉”為“一鄉”。語意新穎,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為它蘊涵的正是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而這種情誼不也就是別後相思的種子嗎!又何況那青山雲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們對友人的思念,“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王昌齡《李倉曹宅夜飲》)。所以這三四兩句,一面是對朋友的寬慰,另一面已將深摯不渝的友情和別後的思念,滲透在字裡行間了。說到這裡,我們便可以感到詩人未必沒有“離傷”,但是為了寬慰友人,也只有將它強壓心底,不讓它去觸發、去感染對方。更可能是對方已經表現出“離傷”之情,才使得工於用意、善於言情的詩人,不得不用那些離而不遠、別而未分、既樂觀開朗又深情婉轉的語言,以減輕對方的離愁。這不是更體貼、更感人的友情麼?是的。正是如此,“送君不覺有離傷”,它既不會被柴侍御、也不會被讀者誤認為詩人寡情,恰恰相反,人們於此感到的倒是無比的親切和難得的深情。這便是生活的辯證法,藝術的辯證法。這種“道是無情卻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覽無餘的直說,不是更生動、更耐人尋味嗎?

名家點評

鍾惺《唐詩歸》:(明月句)與“別後同明月”一意而翻脫新妙。又:嘗愛昌齡“月帶千里貌”一語,恨其全首不稱,不能收之,今得此句釋然。

唐詩三百首‖223《送柴侍御》王昌齡


作者簡介:

王昌齡(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漢族,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餘首,作品有《王昌齡集》。

唐詩三百首‖223《送柴侍御》王昌齡

(圖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內容哦!歡迎大家評論,私信給我,獲得《唐詩三百首》完整版文檔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