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Script 設計模式之觀察者模式

一、模式介紹

1. 背景介紹

在軟件系統中經常碰到這類需求:當一個對象的狀態發生改變,某些與它相關的對象也要隨之做出相應的變化。這是建立一種「對象與對象之間的依賴關係」,一個對象發生改變時將「自動通知其他對象」,其他對象將「相應做出反應」

我們將發生改變的對象稱為「觀察目標」,將被通知的對象稱為「觀察者」「一個觀察目標可以對應多個觀察者」,而且這些觀察者之間沒有相互聯繫,之後可以根據需要增加和刪除觀察者,使得系統更易於擴展,這就是觀察者模式的產生背景。

2. 概念介紹

觀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定義對象間的一種「一對多依賴關係」

,使得每當一個對象狀態發生改變時,其相關依賴對象皆得到通知並被自動更新。

觀察者模式又稱「發佈-訂閱(Publish/Subscribe)模式」、模型-視圖(Model/View)模式、源-監聽器(Source/Listener)模式或從屬者(Dependents)模式。觀察者模式是一種對象行為型模式。

3. 生活場景

在所有瀏覽器事件(鼠標懸停,按鍵等事件)都是觀察者模式的例子。

另外還有:

如我們訂閱微信公眾號“前端自習課”(「觀察目標」),當“前端自習課”群發圖文消息後,所有公眾號粉絲(「觀察者」)都會接收到這篇文章(事件),這篇文章的內容是發佈者自定義的(自定義事件),粉絲閱讀後作出特定操作(如:點贊,收藏,關注等)。

TypeScript 設計模式之觀察者模式

觀察者模式.png

二、模式特點

1. 模式組成

在觀察者模式中,通常包含以下角色:

  • 「目標:Subject」
  • 「觀察目標:ConcreteSubject」
  • 「觀察者:Observer」
  • 「具體觀察者:ConcreteObserver」

2. UML 類圖

TypeScript 設計模式之觀察者模式

UML 類圖

圖片來源:《TypeScript 設計模式之觀察者模式》

3. 優點

  • 觀察者模式可以實現「表示層和數據邏輯層的分離」,並「降低觀察目標和觀察者之間耦合度」
  • 觀察者模式支持「簡單廣播通信」「自動通知」所有已經訂閱過的對象;
  • 觀察者模式「符合“開閉原則”的要求」
  • 觀察目標和觀察者之間的抽象耦合關係能夠「單獨擴展以及重用」

4. 缺點

  • 當一個觀察目標「有多個直接或間接的觀察者」時,通知所有觀察者的過程將會花費很多時間;
  • 當觀察目標和觀察者之間存在「循環依賴」時,觀察目標會觸發它們之間進行循環調用,可能「導致系統崩潰」
  • 觀察者模式缺少相應機制,讓觀察者知道所觀察的目標對象是怎麼發生變化的,而僅僅只是知道觀察目標發生了變化。

三、使用場景

在以下情況下可以使用觀察者模式:

  • 在一個抽象模型中,一個對象的行為「依賴於」另一個對象的狀態。即當「目標對象」的狀態發生改變時,會直接影響到「觀察者」的行為;
  • 一個對象需要通知其他對象發生反應,但不知道這些對象是誰。
  • 需要在系統中創建一個觸發鏈,A對象的行為將影響B對象,B對象的行為將影響C對象……,可以使用觀察者模式創建一種鏈式觸發機制。

四、實戰示例

1. 簡單示例

  1. 定義「觀察目標接口」(Subject)和「觀察者接口」(Observer)
<code>// ObserverPattern.ts

// 觀察目標接口
interface Subject {
  addObserver: (observer: Observer) => void;
  deleteObserver: (observer: Observer) => void;
  notifyObservers: () => void;
}

// 觀察者接口
interface Observer {
  notify: () => void;
}/<code>
  1. 定義「具體觀察目標類」(ConcreteSubject)
<code>// ObserverPattern.ts

// 具體觀察目標類
class Concrete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private observers: Observer[] = [];
 
  // 添加觀察者
  public add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void {
    console.log(observer, " is pushed~~");
    this.observers.push(observer);
  }

  // 移除觀察者
  public delet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void {
    console.log(observer, " have deleted~~");
    const idx: number = this.observers.indexOf(observer);
    ~idx && this.observers.splice(idx, 1);
  }

  // 通知觀察者
  public notifyObservers(): void {
    console.log("notify all the observers ", this.observers);
    this.observers.forEach(observer => { 
      // 調用 notify 方法時可以攜帶指定參數
      observer.notify();
    });
  }
}/<code>
  1. 定義「具體觀察者類」(ConcreteObserver)
<code>// ObserverPattern.ts

// 具體觀
class ConcreteObserver implements Observer{
  constructor(private name: string) {}

  notify(): void {
    // 可以處理其他邏輯
    console.log(`${this.name} has been notified.`);
  }
}/<code>
  1. 測試代碼
<code>// ObserverPattern.ts

function useObserver(): void {
  const subject: Subject = new ConcreteSubject();
  const Leo   = new ConcreteObserver("Leo");
  const Robin = new ConcreteObserver("Robin");
  const Pual  = new ConcreteObserver("Pual");
  const Lisa  = new ConcreteObserver("Lisa");

  subject.addObserver(Leo);
  subject.addObserver(Robin);
  subject.addObserver(Pual);
  subject.addObserver(Lisa);
  subject.notifyObservers();
  
  subject.deleteObserver(Pual);
  subject.deleteObserver(Lisa);
  subject.notifyObservers();
}

useObserver();/<code>

完整演示代碼如下:

<code>// ObserverPattern.ts

interface Subject {
  addObserver: (observer: Observer) => void;
  deleteObserver: (observer: Observer) => void;
  notifyObservers: () => void;
}

interface Observer {
  notify: () => void;
}

class Concrete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private observers: Observer[] = [];

  public add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void {
    console.log(observer, " is pushed~~");
    this.observers.push(observer);
  }

  public delet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void {
    console.log(observer, " have deleted~~");
    const idx: number = this.observers.indexOf(observer);
    ~idx && this.observers.splice(idx, 1);
  }

  public notifyObservers(): void {
    console.log("notify all the observers ", this.observers);
    this.observers.forEach(observer => { 
      // 調用 notify 方法時可以攜帶指定參數
      observer.notify();
    });
  }
}

class ConcreteObserver implements Observer{
  constructor(private name: string) {}

  notify(): void {
    // 可以處理其他邏輯
    console.log(`${this.name} has been notified.`);
  }
}

function useObserver(): void {
  const subject: Subject = new ConcreteSubject();
  const Leo   = new ConcreteObserver("Leo");
  const Robin = new ConcreteObserver("Robin");
  const Pual  = new ConcreteObserver("Pual");
  const Lisa  = new ConcreteObserver("Lisa");

  subject.addObserver(Leo);
  subject.addObserver(Robin);
  subject.addObserver(Pual);
  subject.addObserver(Lisa);
  subject.notifyObservers();
  
  subject.deleteObserver(Pual);
  subject.deleteObserver(Lisa);
  subject.notifyObservers();
}

useObserver();/<code>

2. Vue.js 數據雙向綁定實現原理

在 Vue.js 中,當我們修改數據狀時,視圖隨之更新,這就是 Vue.js 的雙向數據綁定(也稱響應式原理),這是 Vue.js 中最獨特的特性之一。 如果你對 Vue.js 的雙向數據綁定還不清楚,建議先閱讀官方文檔《深入響應式原理》章節。

2.1 原理介紹

在官網中提供這麼一張流程圖,介紹了 Vue.js 響應式系統的整個流程:

TypeScript 設計模式之觀察者模式

圖片來自:Vue.js 官網《深入響應式原理》

在 Vue.js 中,每個組件實例都對應一個 watcher 實例,它會在組件渲染的過程中把“接觸”(“Touch” 過程)過的數據 property 記錄為依賴(Collect as Dependency 過程)。之後當依賴項的 setter 觸發時,會通知 watcher(Notify 過程),從而使它關聯的組件重新渲染(Trigger re-render 過程)——這是一個典型的觀察者模式。

這道面試題考察面試者對 Vue.js 底層原理的理解、對觀察者模式的實現能力以及一系列重要的JS知識點,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代表性。

2.2 組成部分

在 Vue.js 數據雙向綁定的實現邏輯中,包含三個關鍵角色:

  • observer(監聽器):這裡的 observer 不僅是訂閱者(「需要監聽數據變化」),同時還是發佈者(「對監聽的數據進行轉發」)。
  • watcher(訂閱者):watcher對象是**真正的訂閱者, **observer 把數據轉發給 watcher 對象。watcher 接收到新的數據後,執行視圖更新。
  • compile(編譯器):MVVM 框架特有的角色,負責對每個節點元素指令進行掃描和解析,處理指令的數據初始化、訂閱者的創建等操作。

這三者的配合過程如圖所示:

TypeScript 設計模式之觀察者模式

圖片來自:掘金小冊《JavaScript 設計模式核⼼原理與應⽤實踐》

2.3 實現核心代碼 observer

首先我們需要實現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會對需要監聽的數據對象進行遍歷、給它的屬性加上定製的 getter 和 setter 函數。這樣但凡這個對象的某個屬性發生了改變,就會觸發 setter 函數,進而通知到訂閱者。這個 setter 函數,就是我們的監聽器:

<code>// observe方法遍歷幷包裝對象屬性
function observe(target) {
    // 若target是一個對象,則遍歷它
    if(target && typeof target === 'object') {
        Object.keys(target).forEach((key)=> {
            // defineReactive方法會給目標屬性裝上“監聽器”
            defineReactive(target, key, target[key])
        })
    }
}
// 定義defineReactive方法
function defineReactive(target, key, val) {
    // 屬性值也可能是object類型,這種情況下需要調用observe進行遞歸遍歷
    observe(val)
    // 為當前屬性安裝監聽器
    Object.defineProperty(target, key, {
         // 可枚舉
        enumerable: true,
        // 不可配置
        configurable: false, 
        get: function () {
            return val;
        },
        // 監聽器函數
        set: function (value) {
            console.log(`${target}屬性的${key}屬性從${val}值變成了了${value}`)
            val = value
        }
    });
}/<code>

下面實現訂閱者 Dep:

<code>// 定義訂閱者類Dep
class Dep {
    constructor() {
        // 初始化訂閱隊列
        this.subs = []
    }
    
    // 增加訂閱者
    addSub(sub) {
        this.subs.push(sub)
    }
    
    // 通知訂閱者(是不是所有的代碼都似曾相識?)
    notify() {
        this.subs.forEach((sub)=>{
            sub.update()
        })
    }
}/<code>

現在我們可以改寫 defineReactive 中的 setter 方法,在監聽器裡去通知訂閱者了:

<code>function defineReactive(target, key, val) {
    const dep = new Dep()
    // 監聽當前屬性
    observe(val)
    Object.defineProperty(target, key, {
        set: (value) => {
            // 通知所有訂閱者
            dep.notify()
        }
    })
}/<code>

五、總結

觀察者模式又稱發佈-訂閱模式、模型-視圖模式、源-監聽器模式或從屬者模式。是一種「對象行為型模式」

。其定義了一種「對象間的一對多依賴關係」,當觀察目標發生狀態變化,會通知所有觀察者對象,使它們自動更新。

在實際業務中,如果一個對象的行為「依賴於」另一個對象的狀態。或者說當「目標對象」的狀態發生改變時,會直接影響到「觀察者」的行為,儘量考慮到使用觀察者模式來實現。

六、拓展

觀察者模式和發佈-訂閱模式兩者很像,但其實區別比較大。例如:

  • 耦合度差異:觀察者模式的耦合度就比發佈-訂閱模式要高;
  • 關注點不同:觀察者模式需要知道彼此的存在,而發佈-訂閱模式則是通過調度中心來聯繫發佈/訂閱者。

下一篇文章見。

參考文章

1.《3. 觀察者模式》

2.《TypeScript 設計模式之觀察者模式》

3.《JavaScript 設計模式核⼼原理與應⽤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