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中國人能自己養活自己。——李振聲


中國人能吃上飯,要感謝兩位幕後英雄,一個是我們熟悉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另一個是不顯山露水的“小麥遠緣雜交之父”李振聲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李振聲和袁隆平是唯二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農學家,他通過小麥和野生牧草之間的雜交,讓小麥增產高達千億斤,中國糧食實現自給自足,打臉了美國專家的“誰來養活中國人?”的質疑。


可這位收穫無數榮譽的農學家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心酸。他因幼時捱餓而學農,又因忙著研究小麥,留下了無法見母親及妻子最後一面的遺憾。


01 因幼時捱餓而學農


1931年,李振聲出生于山東淄博一戶貧困的農村家庭。


身為農民的父母,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即使是節衣縮食,也堅持讓他上學。於是,李振聲就被送進了一傢俬塾學習。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可就在他13歲那一年,父親卻不幸染上疾病去世了。沒有了頂樑柱,讓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即使母親帶著兄妹五人幸運地熬過了饑荒之年,李振聲也不得不在高二那年輟學了。


輟學後,李振聲便一個人去到濟南找工作,恰好這時候,他看到了山東農學院的招生廣告“免費提供住宿,還能上大學”,這樣的好事自然不能錯過。


於是,原本準備打工的李振聲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更加幸運的是,他在這裡遇到了兩位良師沈壽銓教授和餘松烈教授,他們對小麥有很深的研究,讓從小捱餓的李振聲有了很高的興趣。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後來,李振聲還把自己在課堂上培育出的小麥品種,拿回老家種植,結果確實比“祖傳的老品種”收成高,因此備受家鄉的村民好評,紛紛前來換種種植。


這也讓李振聲備受鼓舞,他看到了科學技術對農業的重大影響,心想:如果能在全國範圍內種植出更優質的小麥,捱餓的人就會大大減少。於是,暗暗下定決心,今後繼續從事小麥育種的研究。


1951年,李振聲以優異的成績,從山東農學院農學系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中科院,繼續跟著導師研究小麥育種。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02 讓小麥增產千億斤


5年之後,李振聲積極地響應當時的國家號召,乘坐火車來到了陝西農業研究所,從事牧草改土工作。


也是在這一年,我國經歷了歷史上最嚴重的小麥條鏽病災害,放眼望去都是染病的麥田,通常藍褲子下田,黃褲子回來。小麥的產量也減了30%,似乎又要回到以前捱餓的日子了。


李振聲看到這一切憂心仲仲,卻也束手無策。因為這種小麥條鏽病,也被稱為“小麥癌症”,一旦發病後傳播極快,危害面積很大,根本無法有效控制住病情。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帶著對小麥條鏽病的憂慮,李振聲繼續研究牧草,後來驚喜地發現:

小麥的種植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但如今還是體弱多病,偃麥草都沒人照顧,卻長得格外茂盛。能不能把小麥與偃麥草雜交,培育出一種抗病性強的小麥新品種呢?


於是,李振聲決定培育抗病小麥新品種。但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小麥8年才能育成新品種,可條鏽病每5.5年就產生了變異,根本可不能育成抗病性小麥。


但為了那些顆粒無收的農民,李振聲還是義無反顧地開始試驗。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由於偃麥草和小麥的花期不同期,不能授粉,李振聲便與同事一起起早貪黑,利用人造光源催熟偃麥草,使得它的花期提前2個月,才趕上小麥花期。


雖然這次的培育花了很多心血,但培育出來的新小麥還是有點不倫不類,長得極其像偃麥草,一點小麥的痕跡都沒有。


就這樣第一次雜交試驗失敗了,很多人都怕他鑽牛角尖,勸他放棄。還有部分人指責他,這樣下去永遠不會成功,可李振聲依然堅定不移。


他深知偃麥草和小麥兩個屬於"遠親",很難結合在一起,於是又決定先嚐試“近親結合”。到了1964年,也是育種的第8年,該出成果的時候了。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連綿40天的陰雨,卻讓小麥試驗田一片幹青,李振聲大為失望。但仔細檢查猛然發現還有一株顆粒飽滿的小麥,這就是雜交後培育出的理想小麥品種,科研工作終於有了初步進展。


可這還遠遠不到慶祝的時候,困擾著李振聲的偃麥草和小麥的“遠親雜交”問題還沒解決。他不得不每天下田查看記錄小麥長勢,回實驗室作分析。


就這樣每天的來回反覆地篩選,一干就是20年,終於在1979年,他才培育出有效抵抗條鏽病的優良小麥品種“小偃6號”。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不僅如此,“小偃6號”的育種期僅需3.5年,而條鏽病變異期是5.5年,也就是說在條鏽病變異之前,新的小麥已經誕生,不用再擔心小麥斷收問題。


因此,“小偃6號”廣受農民歡迎,得到了廣泛的種植,在陝西還流傳著“要吃麵,種小偃”的民謠。


後來“小偃6號”還衍生出了幾十個品種,種植的面積超過3億畝,小麥產量增加150億斤。其中一個“高原333”品種,更是創造了單產最高的世界紀錄。1979~1998年,小麥的產量比水稻還高出十個點。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小偃6號”的成功,不僅解決了世界性的難題,讓糧食不再依賴進口,養活更多中國人,還讓李振聲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一等獎,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小麥遠緣雜交之父”。


03 打臉美國專家,卻無緣見妻子最後一面


可李振聲依然沒有停下奮鬥的腳步,他尤其關心著糧食危機,先是通過調研提出增產1000億糧食的對策,又在糧食連續5年減產時,提出恢復性增長的建議。


由於他過硬的科研能力,在80年代,曾有過擔任陝西省副省長的機會,但他說:“做研究更能發揮我的作用。


到了90年代,已經是新一代農業人才的時代了,退居二線的李振聲依然沒有閒下來。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他又在昌平平西府建立了一個新育種基地,剛建時,沒有衛生間和圍牆,連道路也不通,他就帶個飯盒去到田裡,一呆就是一整天。


這些年,李振聲忘我地工作,讓他錯過了許許多多與家人團聚的溫馨時刻。尤其是中年喪夫,一手把他撫養成人的母親,好在母親理解和支持他,很少有埋怨過。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妹妹李永穎曾這樣說過:“我母親病重的時,我二哥回來住一段時間,後來又被領導叫走了。母親也理解,她知道他是國家的人,他太忙了,我們都不怨他。


後來,李振聲長期在外搞科研,母親去世的時候,他還在實驗室裡,始終沒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


直到2003年,李振聲才稍微減少了部分工作量,因為他的夫人因腦溢血臥床不起,大部分時間都靠輸液。李振聲不得不每天去醫院兩次照顧妻子,風雨無阻,醫院裡所有的人都被感動了。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當夫人病情有好轉時,李振聲就將夫人接回家,並且把她的飲食起居、日常護理等,都詳細地記錄在一本厚厚書裡,就像他搞科研一樣細緻。


但因為照顧夫人長期勞累,他也病倒了,不得不大把吃藥,可他始終沒放棄研究小麥,他一邊照顧曾患難與共的妻子,一邊照常工作到深夜。


2005年,李振聲參加了海南舉辦的博鰲論壇,他講述了1990到2004年間中國農業的變化,用一個又一個的數據直接回應了,1995年美國作家萊布斯·布朗《誰來養活中國人》的發問。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當時,這本書根據1950~1990年中國農業發展狀況,預測了2030年中國將出現糧食供應不足,需要其他國家來支援。許多美國專家也藉此來抨擊中國拖了世界的後腿。


為此,李振聲在會上用了大量的數據論證,有理有據,擲地有聲的反擊說:“中國人能養活自己!”不僅贏得了陣陣的掌聲,也讓世界看清了中國糧食的地位。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他們想不到,除了袁隆平的水稻有了革命性的技術,李振聲的小麥畝產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居然有兩位傲視全球的農學家。


可就在論壇演講大獲成功時,李振聲卻沒有心情慶祝。因為與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在他參加博鰲論壇的當天,突然離開了人世。


這位年近7旬的老人,遺憾地沒能見到妻子最後一面,但他始終壓住了所有悲痛的情緒,對工作依然一絲不苟。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2007年,李振聲還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成為了繼袁隆平之後,第二個獲得此殊榮的農學家。但相比袁隆平,他的名氣似乎欠缺了點。


可他卻說,不希望得到這個獎,因為這麼大的獎,他不知道如何報答國家恩情。於是,轉身又去環渤海地區做下一個科研項目了。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如今,雖然斬獲無數榮譽,但是李振聲的生活依然節儉,經歷過捱餓年代的他,捨不得浪費一粒糧食,連洗臉水也要重複利用。


他還在自家的陽臺上,放上一盆小麥,一看到小麥,老先生總有說不完的話,但對自己的榮譽卻從不提及。他說:“真正給我打分的,並不是那些獎項,而是農民。”


李老先生一生只為麥浪滾滾,默默向前的背影,是每一位人追隨的旗幟。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珍惜糧食,不辜負這位麥田守望者辛勤的付出,也為咱們的糧食大國貢獻出自己微薄之力。

小麥界袁隆平:讓小麥增產千億斤打臉美國專家,未能見妻最後一面

點擊右上角“關注”,帶你解讀名人情感故事,如李蘭娟、鍾南山、俞敏洪、任正非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