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鄧華的家風:謙虛做人 自力更生

鄧華 (1910-1980) , 郴州市北湖區魯塘鎮陂副村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湘南起義。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是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 中共第九次、十次、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中央委員, 中國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央軍委委員。1980年7月3日, 鄧華同志在上海病逝, 享年70歲。

開國上將鄧華的家風:謙虛做人 自力更生

鄧華和子女在一起

胸懷坦蕩, 主動請求讓賢

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作戰期間的一天, 時任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的鄧華在飯桌上停住筷子, 瞄了彭德懷一眼說:“總部領導的位子, 是不是重新排一下?”

彭德懷頗感唐突: “你這個人呀, 我早就知道, 你膽大心細, 能打仗。毛主席、軍委選你來朝鮮是對的。來朝鮮後, 我們一塊共事, 我看你幹得挺好的嘛。”說完, 繼續夾菜扒飯, 彷彿沒有商談的餘地似的。

“陳賡同志要來, 我看第一副司令兼副政治委員, 就由他擔任好了。我自己則任第三副司令員兼第十三兵團司令, 主要抓第十三兵團, 第二副司令則由第九兵團司令宋時輪擔任。”鄧華作了進一步的說明, 並把位子排出來了。

對於鄧華提出的排位子問題, 彭德懷也確實斟酌了一番。鄧華的主動讓賢讓彭德懷頗為感動。但是他考慮鄧華自入朝以來一直就是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委, 熟悉志願軍的情況, 改變座次不利於開展工作, 而且根據近幾個月的觀察, 彭德懷發現鄧華是一個能夠拍板、敢於拍板的人, 辦事情抓得起、放得下, 是一位肯動腦子、善於思考的難得的將領。因此, 彭德懷回絕了鄧華的請求, 說:“這不用你考慮, 是組織上的事。”

儘管彭德懷不同意, 鄧華還是於1951年5月15日以他個人的名義, 向中央軍委總幹部部並毛澤東主席發了電報, 把他向彭德懷說過的志願軍司令部副司令位子安排意見說了, 建議軍委採納。

聽說鄧華向中央軍委再次提出主動讓賢的事後, 同年5月27日, 彭德懷親自執筆擬稿, 向毛澤東主席發電, 要求鄧華留任第一副司令員, 電文寫道:“惟便於聯繫各野戰軍, 志司似應增加陳賡為第二副司令員, 宋時輪為第三副司令員。”這就是說, 鄧華第一副司令員的位子不變。6月1日, 中央軍委覆電, 同意彭德懷建議, 鄧華位子不變。

忍辱負重, 赤膽忠心不改

1959年, 受到彭德懷所謂的“反黨”問題的株連,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 將軍因許多莫須有的罪名而被迫脫下了軍裝, 離開了他最鍾愛的部隊, 之後降任四川省分管農機的副省長。在四川期間, 他雖蒙受冤屈, 但他仍懷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熱愛, 為天府之國的農業機械工作嘔心瀝血, 創下了光輝業績。他不顧病體, 忘我工作, 跑遍了四川山山水水, 把自己過去不熟悉的農機工作幹得有聲有色。據不完全統計, 從1960年7月到1965年底, 他一共視察170多個縣市, 幾百個縣屬以上廠礦和上千個農村社隊, 連一些地、縣委書記都未涉足的邊遠村寨, 他也走訪過了, 巴山蜀水遍佈他的足跡。

鄧華上將之女鄧英說, 那種精神上的壓抑, 常人是很難承受的, 但是父親還是憑著對黨的忠誠、對黨的信念堅持過來了。父親常說, “我的問題, 一定會得到公正的解決, 一定會有公論。”18年後, 將軍被正式平反, 回到了他深愛的部隊。

謙虛做人, 不向組織提要求

鄧華在生活上幾無奢求, 自奉甚儉, 始終過著廉潔清淡的生活。不管是到哪個單位工作, 他從來沒有私花過公家一分錢, 或者伸手向公家要過一件規定以外的東西。到瀋陽軍區工作時, 開始安排他住原日本關東軍司令的官邸, 可他感覺房子太大, 浪費, 便主動要了處小房子搬了進去, 而把那幢大房子改做了招待所。

據鄧華上將的女兒鄧英回憶, 有一次母親生病發燒, 單位上想讓父親用車把她接回來。因為那個時候母親都是騎自行車上下班, 但父親覺得不合適, 他說這個車是組織分配給他用的, 即便是妻子也不應該用。但是鄧華上將又擔心妻子的身體和健康, 於是想了個辦法, 讓鄧英的表姐僱了一個三輪車, 自己花錢把妻子從單位接回家。

鄧華姊妹、侄兒侄女眾多, 他不僅嚴於律己, 對子女及親屬的教育也非常嚴格。他經常告誡子女要和周圍的同事、領導和睦相處, 要謙虛做人、認真做事, 要自力更生, 不要向組織提要求, 不要貪圖一人當官眾人昇天。鄧華希望其子女及親屬不要搞特殊, 要低調, 不要依靠父母養成驕傲自滿的風氣。他一直跟子女強調, 要有一技之長, 不能依靠父母。這些家訓在鄧氏家族中薪火相傳, 一直延續至今。

鄧華病重在廣州養病期間, 鄧華的侄子鄧賢剛因兒女多, 生活困難, 特意帶著兒女們到廣州看望叔父鄧華, 希望鄧華能幫其子女在城裡安排工作, 但是這個請求一提出, 就被鄧華拒絕了。

他對侄子鄧賢剛說:“你們都是革命的後代, 農村也是革命陣地, 在哪個地方都是革命, 你回去以後要努力。不要有困難就去找政府, 要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自力更生。”

如今, 鄧賢剛的子女大多在農村務農, 沒有一個沾上將軍的光。而現在他們也同樣遵照將軍對他們的嚴格要求來教育他們的下一代。(作者:劉訓忠 曹新華 劉勁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