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隨筆)

中國自古就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由於本人所見有限,目前還未看到這方面的考察報告和科研數據。一方水土天然渾成,一方人生而存之,都屬於天生地造,該生此地,絕不會在彼地誕生!從呱呱墜地開始,就與這一方水土結下了不解之緣。其水土優也好,劣也罷,久而久之,也就適應了此土此水並與之共生了。

一方水土(隨筆)


小時候,村子廟臺(寺廟的遺址)上的水井常年水量充盈,即便是乾旱年頭,只要它旁邊的坑塘有水它就不會乾涸,雖說沒有檢測過水質礦物含量,但其水純淨,甘甜可口,滋養著全村的人。每天早晨或天黑之前,來這裡擔水的人絡繹不絕。井底有3個泉眼不斷的冒水,等井中到一定水量,它們就自動停止,每當水量減少時,就又開始冒出,令人稱奇!

村外的田地平整寬闊,遠遠望去,頓覺心胸豁然。這裡的土壤分紅粘土與沙性土兩種,雖比不上黑土的優良,但也算土壯肥沃了。農民兄弟長年累月辛勤耕耘,農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很少有種小雜糧的,顯得種植很單一,不過他們認為這種模式簡單好管理,收益穩,風險小,不算外出打工和做生意的收入,這應該是他們的主要生活來源。

一方水土(隨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共通之處。雖然這裡既無地上地下礦產資源,也不傍山臨水,每人只靠兩畝薄田休養生息。問題是就這些賴以生存的資本也是不能再生的,如果不加以保護和改良,等我們山窮水盡,一無所有時,那就是我們悲哀的開始。現如今,村中的那口老井由於連年乾旱少雨,水位不斷下降,已枯乾無水。村民只好吃機井水,後來國家南水北調工程使得我們飲用了黃河水;這裡的土地由於連年施用無機肥,加上機井水不斷灌溉,土壤有機物開始匱乏板結,糧食產量受到很大影響。農業部門為積極改善土壤在有些地方開始實行輪休耕作方式,節水噴灌技術,以便使土地可持續性利用,保持長期豐產、穩產。

一方水土(隨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假如我們從利用水源、土地那天開始,就加強保護,不但要開源,更要節流,水就不會斷流,地就不會板結、貧脊。當然這其中有自然因素,但人為因素應該是主要的。假如村裡的水井旁的坑塘裡不斷地注入地表水,水井裡的三股泉眼會照冒不誤,人們還能吃上甘醇的井水。假如我們的土地裡多施加農家肥,少施用化肥,不去單純追求糧食產量,也不會如此之快速退化。假如……,世界上好像不能有太多假如,不然的話我們哪來這麼多的惡果自食和彎路走呢!

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到最終的水土不服,這個過程是自我摧殘的過程,只能由我們自已買單。過度利用,過度開發,只能滿足於一時,而毀於永遠。不搞大開發,要搞大保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才是我們長久發展的共同理念。

一方水土(隨筆)

2020.4.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