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孟津縣全域旅遊遊人醉

發展旅遊成為共識 文化生態全域突破 鄉村休閒優勢凸顯,河南孟津大力推進“文旅融合、農旅融合”新模式。國慶期間全縣共接待遊客102萬人次,旅遊綜合收益5.05億元。

河南孟津縣全域旅遊遊人醉

今年的國慶、中秋假期,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河南省孟津各景區、景點推出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吸引大批遊客體驗河洛民俗文化。統計數字表明,10月1日—8日,全縣共接待遊客102萬人次,同比增加38.2 %;旅遊綜合收益5.05億元,同比增加37.6%。

河南孟津縣全域旅遊遊人醉

近年來,孟津縣秉承“自然生態、綠色和諧”的發展理念,堅持全域規劃,深度挖掘“有機、生態、綠色”資源,大力推進“文旅融合、農旅融合”新模式,規劃開發了一批文化旅遊、生態觀光、休閒度假等具有濃郁孟津特色的拳頭產品,把歷史文化資源“聚寶盆”轉變為旅遊產品“萬花筒”,使城鄉各地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產業發展協調、人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公園”。

河南孟津縣全域旅遊遊人醉

該縣按照“保持田園風光,彰顯生態特色”的原則,在農業產業園區配套發展了農業觀光、休閒採摘,農耕體驗等景點,實現有機農業與鄉村旅遊的互促共融。在建設十里香草莓、卓安生態農場等特色農業園區時,堅持與有機農業、觀光農業、循環農業相融合;在打造會盟、送莊等果品產業基地時,把梨花與桃花、荷花與葵花有機融合……讓農業產業因素不斷延伸,讓鄉村旅遊產業不斷放大。

河南孟津縣全域旅遊遊人醉

依託“全區域規劃、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蓋、全領域互動、全社會參與”的要求,該縣圍繞縣境內主要交通環線佈局打造出小浪底水庫、漢光武帝陵、龍馬負圖寺、黃河溼地遊覽等5大主體旅遊景區、3條精品休閒農業觀光帶、80多個美麗鄉村、52個500畝以上的休閒田園農莊,實現景景相連、景城融合、城鄉一體,實現從傳統旅遊產業向現代旅遊產業嬗變,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河南孟津縣全域旅遊遊人醉

通過全域打造, 該縣把一片片生態綠林、一塊塊產業基地、一處處旅遊景觀,一個個特色集鎮、一座座美麗村莊連點成線、連線成片,將公路沿線變成了風景長廊,把村莊建成了特色景點,使每個鎮區有一個主題鄉村旅遊示範村,有一個具有規模的現代休閒農業觀光、瓜果採摘、農事體驗基地,讓一個個“盆景”變成一道道“風景”和一片片“風光”,勾畫出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樣本。

河南孟津縣全域旅遊遊人醉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市體現黃河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大型山嶽湖泊型風景區,296平方公里的水域中湖汊河巷密佈,具有“北方千島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譽。雙節期間,恰逢小浪底水庫再次開閘洩洪,黃河激流從壩體中的洞群噴湧而出,形成多條氣勢磅礴的“巨瀑”飛流而下,展現出 “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壯觀景象。每天前來觀賞黃河飛瀑奇觀的遊客絡繹不絕。

河南孟津縣全域旅遊遊人醉

朝陽鎮魏家坡古村落,始建於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間,屬目前豫西地區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築群。走進依託古民居創建的鄉愁博物館,感受到的是濃濃的鄉情、鄉愁和鄉望,每到雙休日遊人如潮。尤其是雙節期間,演繹的《魏坡謠》、歌舞快閃、民俗表演、綜藝晚會等文化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感受河洛風韻、體驗歷史傳承、觀看民俗表演,品嚐特色小吃……成為最熱門的打卡地。

河南孟津縣全域旅遊遊人醉

同時,以“設施農業、高效農業和智能農業”為主的農業休閒遊十分火爆。在該縣多彩長廊田園綜合體內的龍浩智能化農業園區裡,各種蔬菜,瓜果、花卉,有的生長在牆壁上、有的生長在管道里、還有的生長在水霧裡……其智能化管理模式,吸引來大批觀光客,前來園區看稀奇。如今在多彩長廊田園綜合體內綜合體內,聚集著30多個現代化農業園區,成為鄉村休閒遊的新亮點。“近年來,我們按照“生態優先、以農為本、市場導向、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則,堅持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作為當地現代農業發展新的增長極,立足產業特色優勢和市場前景需求,重點突出農耕文化,裝扮美麗田園,愛護農業生態,保護傳統村落,鼓勵創新創造,重點打造鄉村休閒農業和特色旅遊業,促進農業與旅遊、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檔升級和快速發展”。孟津縣委書記楊劭春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