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友詩歌評論 多情的小羊 評趙麗華《約翰遜和瑪麗亞》

約翰遜和瑪麗亞

一隻老波爾羊感慨:

“在過去我們總是擔心樹後面的狼

你們這代人就沒有這樣的憂慮了

有苜蓿吃有棚子睡。”

一隻小波爾羊抱怨:

“可是你們那時候

男女搭配是合理的

戀愛是自由的

你看現在主家為了省錢

60個姐妹才配給一個約翰遜

可是明擺著他跟我們就是走形式

只有和瑪麗亞在一起

他才是真心的”

文本就兩段對話,一隻老波爾羊的感慨,另一隻小波爾羊的抱怨。羊感慨,羊抱怨,移情的寫作手法。移情於羊,賦予羊所沒有的人類的情感,展示人類自身的情感體驗。

按理說,老者更容易陷入回憶,靠回憶過日子,“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恰恰相反,詩中陷入回憶卻是小波爾羊。它並沒有那樣的經歷,但因為集體無意識,祖先的生活模式在記憶中的殘留,它對往昔有一種直覺,直覺呈現為一個畫面:“那時候男女搭配是合理的/戀愛是自由的”,從這個畫面,可以看出小波爾羊是有浪漫情懷的。所謂的浪漫就是對一去不復返的田園的惋惜和懷念。“你看現在主家為了省錢/60個姐妹才配給一個約翰遜”,小波爾羊對當下生活的這個態度,可以看出它是多情的。小波爾羊的多情,就是詩人的多情。對詩人來說,多情是必須的。桑塔耶納說,只有多情才有足夠的敏感力,而一個沒有敏感力的人很難感受和表達美的價值。除了浪漫,多情,小波爾羊還有抱怨。“可是明擺著他跟我們就是走形式/只有和瑪麗亞在一起/他才是真心的”,小波爾羊的抱怨,也可以看成是女權主義的覺醒。封建社會,皇帝三宮六院,男人三妻四妾,當下中國熱播宮廷劇,男權社會主導的文化,對女性的偏見,根深蒂固。女性生活在這樣的文化土壤中,接受了男權社會文化的一切觀念,並習以為常。波伏娃,西方著名的女權主義者,她把女性稱為第二性。她認為,除了生理結構不同,她們的社會地位,她們的定位,應該和男人一樣。要爭取女權,實現男女平等,就必須改良男權社會主導的文化土壤。

反觀老波爾羊,“在過去我們總是擔心樹後面的狼/你們這代人就沒有這樣的憂慮了/有苜蓿吃有棚子睡”。它覺得當下的生活很美好,足夠安全,吃住條件改善。它沒有抱怨,只有讚美和感慨。

人本主義認為,人的基本需要可分為五大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需要的不同,也就是追求的不同。小波爾羊是有精神追求的,它追求愛,追求平等,不僅僅是愛情上的理想主義者,還有對美好社會美好生活的嚮往。老波爾羊是實用主義的享樂主義的,它只求物質上生理上的滿足。

解構文本可以看出,事實,自然事實,就是一個牧羊場,一群波爾羊,除了種羊約翰遜,和一隻名字叫瑪麗亞的小母羊,其它都是沒有名字的一群母羊。詩,語言藝術,如果僅僅是呈現自然事實,沒有深入到人物的心理,這和繪畫的傳統主義的寫實,有什麼兩樣?如果說這個畫面是詩意的,它的詩意,也是傳統意義上的詩意。對客觀事實的模仿和再現,照相機一樣的畫家,照片一樣的畫,落伍了,已被現代繪畫取代。藝術都是相通的,現代繪畫,現代詩,要觸及心理,要對材料做變形處理,融入形式。現代藝術就是心理,就是想象,就是幻象,就是創造,創造一個和現實不一樣的新的世界。口口聲聲現代後現代,詩寫成日記體流水賬,豈不是笑話?被客觀事實困死了,畫地為牢,作繭自縛,絕不是什麼現代。

大友

2020.1.2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