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先生嘔心瀝血之作,一部跨越時空距離的皇皇鉅著《管錐編》

01

錢鍾書先生的名氣很大,雖然非自己所願,但分析其名氣的來源,大都來自於其小說《圍城》以及過目不忘天才的各種逸聞趣事。

大眾向來是喜歡“八卦”的,我也不例外。因為,八卦往往不是捕風捉影,在一個個小故事裡,在人們口口相傳、栩栩如生的描述中,有可能得到一個更為接近事實的事實。

而,錢鍾書先生則是個例外。他拒絕作自傳,是親口所說。

例如,他在1981年4月接受採訪時曾說:

去年有人叫我寫《自傳》,亦代是居間者,我敬謝不敏。回憶,是最靠不住的,一個人在創作時的想象往往貧薄可憐,到回憶時,他的想象力常常豐富離奇得驚人。這是心理功能和我們惡作劇,只有儘量不給它捉弄人的機會。

寥寥數語,豈不顯示出了先生生活通透至極的本質了嗎?

錢鍾書先生嘔心瀝血之作,一部跨越時空距離的皇皇鉅著《管錐編》

先生是個讀書人

02

美國當代有個歐文亞隆先生,他是一位團體心理治療室,極富盛名。

他在自傳裡說過這麼一段話:

而在我的日常工作中,隨著我幫助患者重構他們的早年生活,我逐漸深信一點,那就是:現實是不足信的和不停變換的。回憶錄,無疑包括這一本在內,比我們所認為的更像小說。

呵呵,不知道錢鍾書先生從何得出了結論,但顯然他是極其正確的。

我們的回憶往往是經過過濾的回憶,不足為信。

錢鍾書先生不喜自傳,更瞧不上自傳,他又說:

反正那些文學史考據家不愁沒有題目和資料,咱們也沒有義務巴巴的向他們送貨上門。

哈哈,從這我們不止能看出錢鍾書先生的通透,還有一貫的俏皮諷刺。

錢鍾書先生嘔心瀝血之作,一部跨越時空距離的皇皇鉅著《管錐編》

03

但,這樣一位先生,在對待一本書上卻是極其認真鄭重的,這本書就是洋洋灑灑百萬字的《管錐編》,在晚年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之時,依舊奮筆疾書。

但是,這本書並不是很為人熟知,名字或許我們都聽過,但內容嘛,卻幾乎不知一二。

這本書很不為人熟知,我覺的原因大概有二:

1、這本書是純文言文寫就。

鑑於當時是一個特殊時期,錢鍾書先生選擇用文言文寫作,才可以躲開(很悲哀,很無奈)討伐,畢竟紅小兵們大都看不懂。當然,也導致了現在,我們大家也看不懂……當然慢慢讀還是沒問題的。

2、錢鍾書先生想通過文言文來寫這本書,目的也有試驗古文到底有多大容納新思想的空間。

雖是輕描淡寫,但卻有一番苦心在裡邊。何況,這本書是以古代筆記的方式寫就,用古文似乎也更貼切一些。

所以,這兩點也使得我們現在的年輕人無法很直觀的去品讀《管錐編》中,錢鍾書先生的洞見,十分可惜。

錢鍾書先生嘔心瀝血之作,一部跨越時空距離的皇皇鉅著《管錐編》

04

當然,這也使得錢鍾書先生和《管錐編》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評。

他們認為,錢鍾書先生寫的這本書,毫無章法體系,完全憑藉自我好惡,洋洋灑灑,東拉西扯,涉及作家四千餘位,涉及書目更是破萬。

完全就是一種自嗨的行為,為的是炫技,在當今時代,人工智能大數據完全可以做到同樣的事情。

面對這種說法,我不認同。

其實我們可以從錢鍾書先生歷來的觀點來發現:

1、錢鍾書先生尚在清華大學讀書時,曾經說過:

東西方的文化都是人類文化,沒有誰高誰低的問題。但是我以為中華文化其實在根骨上比西方文化更高,但西方的邏輯、系統卻是比我們的要優越一點的,這也是兩者之間的相通之處……

可見,錢鍾書先生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了關於這個體系的問題,他對於[體系是不是就代表著更優越]這個問題是打問號的!而不是像很多年輕人一樣,直接上來就把西方的系統啊、體系啊拿來主義了。

錢鍾書先生嘔心瀝血之作,一部跨越時空距離的皇皇鉅著《管錐編》

2、 錢鍾書先生在牛津大學畢業時候,寫的畢業論文題目是《中國對英國文學的影響》,但是這個題目上來就被導師否定了。不得已,論文最後改成了《《十七世紀及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

鍾書先生向來對於事物有著自己的判斷,但是這種判斷卻不得不受到來自外界的干擾,不過,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深諳中國古文學的先生對中國文學是有一種自信的。這種自信絕非像是很多人,根本就不懂外文,就在這自說自話。相反,先生是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作出判斷。

《管錐編》中有大量的西方作品用來作對比,目的我覺的也就很明確了,還是一以貫之的看法:沒有誰高誰低的問題,不該妄自菲薄,可以說是表達的非常明白了。

錢鍾書先生嘔心瀝血之作,一部跨越時空距離的皇皇鉅著《管錐編》

牛津大學時代的先生

3、鄭朝宗先生寫過:不輕易寫“有系統的理論書”是錢鍾書早在幾十年前就已決定了的,那時有一位好心的同學勸他寫一本文學概論之類的書,結果遭到了拒絕。

先生說:

那種書“好多是陳言加空話”,即使寫得較好的也“經不起歷史的推排銷蝕”,只有“一些個別見解還為後世所採取而流傳”。

李洪巖也寫過:

什麼是範式、體系?說白了,批評者所謂範式、體系,實為西方中心論的無形發病,是根深蒂固的體系崇拜心理的第一千零一次發作。他們看了黑格爾等西方主流哲學的樣子,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認為,凡是與黑格爾傳統不一樣的,就是沒有體系;沒有體系,就是沒有思想,就是無能,至少不能算是大思想家。

其實這已經說的很透徹了,體系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從自然中總結而出來的,錢鍾書先生所知甚深。

但他最終選擇了用這樣一種方式來寫《管錐編》,放棄掉了體系,是有他的用意的。

就好比一個人明明可以坐纜車直接登山,但偏偏要徒步攀爬,不是因為他買不起纜車的票,而是為了欣賞沿途風景。

錢鍾書先生嘔心瀝血之作,一部跨越時空距離的皇皇鉅著《管錐編》

鍾書先生拋棄體系,用古文,用筆記這樣一種載體,看似散漫,實際上是為了避免體系帶來的僵化。

其實我個人認為,大凡是體系越來越完善,就越來越僵化。鍾書先生所寫的,嘔心瀝血所寫的絕非是為了一時計,而是為了計長遠。

05

那麼《管錐編》到底是一本什麼書呢?我憑藉自己的理解略加剖析。

管錐,以管窺天,以錐指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錢鍾書先生嘔心瀝血之作,一部跨越時空距離的皇皇鉅著《管錐編》

1、《管錐編》是一次中西古今文學知識的交融,錢鍾書先生以一人之力,把這些文學作品捏合在一起。不僅僅是為了評論而評論,倒是有啟發後人做學問,切記融會貫通之意。

更重要的是,他想通過寫這本書來表達一種中西方文化交融繼而人文交融的思想和願望,同時也是充分肯定了中國古代文化傳統的意義,意圖保留一份特別的屬於中國的文化自信的火種。

這一條是為學問的傳承,是治學的部分。

錢鍾書先生嘔心瀝血之作,一部跨越時空距離的皇皇鉅著《管錐編》

2、《管錐編》是一部人性之書。通過對比分析,錢鍾書先生藉助古人之口說出了自己認為的[人性]的模樣,而人性是離不開歷史的,人性也是始終需要拷問的。

他用特殊的寫作結構,以及通過精心選用的詩句來表達自己對於時代困境的吶喊,這一條是人性的拷問,是做人的部分。

錢鍾書先生嘔心瀝血之作,一部跨越時空距離的皇皇鉅著《管錐編》

楊麗萍十面埋伏舞蹈,管錐編同樣也是十面埋伏

綜上,我認為《管錐編》其實一部講人性大於講文學的書,是一部講做人大於做學問的書。

鍾書先生一輩子愛讀書,讀的書越多,才愈發現人性之【多變】,他留下的其實是一種深深的教誨。

【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