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啃老是個社會話題度把握好了何嘗不是一種情感上的慰藉

01


啃老說的是成年以後的子女與父母之間分割不清的經濟、生活、情感糾葛。啃老按社會話題來說算是一個帶點貶義的詞。


細究的話,啃老也算是一箇中性詞,這是一個時代的伴生物。對於啃老這個詞的定義,出發點不同理解不同。當啃老把握好度有距離感的時候,詞義也就不同了呢。


生活隨筆:啃老是個社會話題度把握好了何嘗不是一種情感上的慰藉


把啃老當成貶義詞的時候,提起啃老總有說不完的社會話題。誰家的子女因為啃老失去了基本的生存生活能力了。誰家的父母因為有一個啃老的子女,而無法忍受向社會求助了。話題的內容總是由此而引發的家庭矛盾,甚至是社會案件。


去年有媒體報道了一個由啃老引發的極端案件。日本前農林水產省事務次官熊澤英昭親手殺害啃老兒子,該案件在日本以及國內引發了社會的強烈反響。


熊澤英昭44歲的長子熊澤英一郎一直以啃老為生。他在生存上依賴父母的同時,生活中對父母不加尊重甚至還有家暴的行為。在對待父母的情感扭曲變態後,同時對社會也產生了一定的危害性。


這些問題聚集在一起後,激化了父子之間矛盾,導致了父親殺死兒子的案件發生。這是一個極端的啃老話題,也是一起由啃老而引發的典型案例,看了不免讓人有些痛心。


當啃老成了話題任人議論的時候等同於坑老,是個貶義詞。當啃老變成坑老以後這個話題就是一個沉重的社會話題,其中的辛酸苦辣經歷過的人都知道。


拿日本的這對父子來說,當76歲的老人竭盡全力地養活著44歲的兒子時,不僅沒有得到兒子的尊重,在身體上和精神上同時又遭受到了兒子的虐待和折磨。這對於年高體弱的父親來說心裡的無奈和無助是可想而知的。


經濟上的不堪重負和日常生活中糾結與無奈,使得這對父子之間的生活沒有了距離感,你打擾到了他,他也打擾了你。頻繁的打擾造成了父子之間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交流沒有了尺度,日積月累後就是矛盾,矛盾有了哪來的日子安生呀?


生活隨筆:啃老是個社會話題度把握好了何嘗不是一種情感上的慰藉


無原則啃老的兒子,不僅在生活中不能照顧年邁的父親,在經濟上還得依賴著父親生存。這種彼此毫無界限生活糾葛,造成了一種無原則的打擾。沒了尺度的打擾嚴重地擾亂了彼此的生活狀態,增加了彼此的矛盾,把啃老變成了坑老。


獨立自強是成年兒女做人的基本準則,不打擾或者少打擾是成年兒女對父母的一份尊重,一份理解和一份愛護。


02


成年以後的子女對於父母來說,不求你能為他們做過什麼,只求你能自立自強自己養活自己,不做危害社會的敗類。同時在儘可能的情況下,不要無原則地參與和打擾父母的正常生活即可。


在啃老的話題中你不難能看到,子女的啃老行為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父母的原因。父母對兒女缺失了從小教育的責任,兒女對父母來說又缺失了成長和承擔責任的能力。慈母多敗兒說得就是這種現象。


一位年過花甲的媽媽每月從老兩口的退休金中擠出3000元送給結了婚的獨生兒子花。剛開始的時候媳婦和兒子覺得這是父母對他們的愛心,欣然接受了。


當接受父母的饋贈成了習慣以後,兒子會產生依賴性。後來這個不求上進的兒子不是對工作挑三揀四,就是嫌棄工作中遇到的麻煩不好解決。一份工作做不了幾天就做不下去了,最後乾脆窩在家裡玩起了遊戲。


面對失去工作能力的丈夫,媳婦有了危機感,總想讓丈夫重新振作起來,和她一起分擔家庭的責任。在媳婦說他的時候,婆婆還出面阻止說,我們有給你們錢花,不急著出去工作,讓他休息休息吧。兒媳在無奈之中選擇了離婚,一個沒擔當的啃老男人怎麼能承擔起來家庭的責任呢?


生活隨筆:啃老是個社會話題度把握好了何嘗不是一種情感上的慰藉


老話說,上往下親,每一代父母都是親孩子,愛孩子的。當父母對孩子的愛失去了原則以後,就會把親情變成溺愛。在父母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會失去生活的方向,同時失去承擔社會責任的能力。


隨著父母年齡增長,體力精力都會衰退,有時候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在需要子女幫忙的時候,父母才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失去擔當的能力。溺愛就是錯愛,錯愛中孩子成了啃老的無用之人,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


03


話又說回來,作為獨生子女佔據很大一部分的現代家庭中,有度的啃老何嘗不是對父母的情感慰藉呢。


啃老作為當下社會的伴生物是一個雙向的行為,但是必須有度。怎麼把握這個度不僅需要兒女懂得,做父母的也該懂得。


日常生活中的啃老,指的是兒女在父母家中的一日三餐和日常開銷。這個度的把握在孩子身上,孩子要主動地瞭解父母的經濟情況,更要了解父母的生活需求。


有的父母經濟不寬裕需要兒女支付費用,你就得和父母協商一下,把該付的費用付了。有的父母經濟寬裕不需要兒女支付費用,偶爾還能幫孩子們支付一下其他費用,這是父母的愛心奉獻,抱著感激之情接受就行。


啃老這個度把握好了,兒女用一份感激之情換得父母的日常生活幫助,受益最多的還是兒女。


有了度的情感上啃老,是兒女和父母之間的一種互動行為。在互動中怎麼把握這個度靠雙方的理解和溝通。


獨生子女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普遍家庭結構,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家人圍著他轉。在孩子長大以後,我們也同樣在圍著他轉。這種圍著孩子轉的生活方式,對於獨生子女的父母來說,是一種情感上的慰藉和煙火的延續必須。


在享受這份天倫親情的同時,雙方一定記得把握度,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情感上的依賴是親情的互動,經濟上的依靠就不是必須的付出了。


父母除了子女以外會有自己的愛好自己的生活,也會有年老體衰的時候。當父母需要生活舒適安靜時,成年兒女在經濟上不依靠父母,在生活中少依賴父母,何嘗不是一種對父母的尊重呢。


拿我家來說兒子兒媳都是獨生子女,小時候雙方父母圍著他們各自轉,結婚以後雙方父母圍著他們一起轉。離孩子們近點再近點,是我們退休生活的目標,也是我們對親情的渴望。


對於獨生子女的孩子來說,在貌似啃老的日常生活中,何嘗又不是一種無奈和必須承擔的責任呢。


這種相互幫助相互依存的生活方式是雙面性的,有啃老的說法,也有情感慰藉的說法,度的把握最為重要。


生活隨筆:啃老是個社會話題度把握好了何嘗不是一種情感上的慰藉


啃老是個話題也是一個時代的伴生物,有極端個例,也有親情互動和彼此之間的依存。當啃老變成極端個例的時候,細究雙方都有毛病。啃老的孩子行為有欠妥當,啃老孩子的父母在教育上肯定也是失敗者。


啃老作為時代伴生物,是獨生子女和父母之間的情感互動,有父母的情感慰藉,有子女的情感依偎。子女用情感上的啃老依存在父母身邊,享受父母的親情幫助。父母又何嘗不是在情感上獲得了慰藉呢。


把握啃老的度,讓啃老這個社會話題在議論紛紛中慰藉雙方,發揮積極向上的一面。


生活隨筆:啃老是個社會話題度把握好了何嘗不是一種情感上的慰藉


用原創文字記錄生活點滴,讓溫暖在字裡行間自然流動。


生活隨手記,溫暖自然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