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TikTok上沒有“X哥說車”?

正文共:1562字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按語

由於國內用戶不能使用TikTok,我們找在美留學生幫了個忙


為什麼TikTok上沒有“X哥說車”?

文│@**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雖然Musical.ly是TikTok前身,但其實字節跳動先看到Musical.ly的產品,然後山寨了一個抖音,再反過來收購的Musical.ly,最後把Musical.ly改成了TikTok。


Musical.ly當年主要是基於音樂的玩法,相對單一了些,基本上就是放一段音樂然後對口型做動作假唱。

為什麼TikTok上沒有“X哥說車”?

所以抖音能反向收購Musical.ly,還是因為中國人對短視頻內容的開發強過美國人,這個毋庸置疑。


但是現在TikTok上的創意和拍攝手法,確實高過了抖音,這點也沒什麼,畢竟歐美人家在沒什麼用的藝術、構圖、攝影等方面的素養,更好一些。


所以理論上講,在抖音上所有玩過的商業模式,都可能可以在TikTok上再玩一遍。

為什麼TikTok上沒有“X哥說車”?

比如抖音裡有做號的、做MCN的、做廣告的、做直播的、建工會的、帶貨的、這些其實都可以做,而且可以導流到Facebook、YouTube等其他平臺。


那麼抖音上現在很火的朱猴虎牛等等十二生肖哥說車,能不能也在TikTok上覆制一下呢?


看下TikTok上汽車領域的網紅,你會覺得“就這?”也沒個無人機,也不會朗朗上口的評車,也沒個機構加持,更沒有廠家合作,像是很有名的電動車網紅E for Electric,也比國內商業化操作差很多。

為什麼TikTok上沒有“X哥說車”?

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在TikTok的汽車內容裡,找不到那種“下雨天排氣管進水還能不能開”?"鑰匙沒電了不用慌"之類的汽車類小科普,我尋思可能是因為他們那邊有車好幾代,這些小兒科的內容拍出來沒人看。


也不是說這種內容我們就不需要了,畢竟我們現在還處在汽車文化的初級階段,千人保有量180輛,而美國千人保有量850輛,大多數人對車的概念還模糊,所以還真是需要這些小知識、小技巧和小竅門。


那麼接下來,TikTok甚至YouTube上的汽車類視頻,和中國的汽車博主差別最大的,就是基本沒有廠家的合作,沒有我們國內這麼大面積的恰飯視頻,當然,也沒有東風本田事件主持人@FM107張曉北這樣給探影代言的。

為什麼TikTok上沒有“X哥說車”?

要知道,在美國,車評節目收錢辦事那可是要入獄的,罪名是商業賄賂和詐騙罪,而在我國,這些行為充其量就是定義為充值、洗地、軟廣告。因此,TikTok上的汽車博主更多是分享自己的車,自己到店裡和車展現場拍拍說說,至少我沒刷到那種“很多朋友留言想看XX,今天它來了”然後明顯是新車廣告這種。


當然,話分兩頭,歐美也不是隻給鐵拳不給出路的,他們對優質內容創作者的保護是超過我們的,比如YouTube,基本上平均每千次瀏覽(CPM),可以獲得0.83美金,大概5塊7人民幣,這是什麼概念呢?B站的頭部UP主,1000播放量3元人民幣,大多數腰部UP主還拿不到,其他平臺上要想通過觀看量變現收益也不高。


一方面是無人計較汽車視頻博主的商業賄賂行為,另一方面是單純做內容收入過低,這樣的環境下,大量充斥著軟廣告內容的汽車視頻充斥抖音,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也不要說這些個人打天下的博主,就是專業汽車媒體也好不到哪裡去,汽車媒體最愛收本科畢業生甚至大中專生,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因為他們是白紙一張。入職之後,先集中封閉培訓,灌輸式地給你講授各種汽車知識,期間還有考試、洗腦等等。最後,之家的新人被公司活脫訓練成了寫稿機器、熬夜機器。


如果你在試駕活動碰上這些汽車網站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你會發現,他們只要摸到車就瘋狂拍圖,不然完成不了任務量,這種情況下,他們除了用非常夠用翻譯、基本滿足、做工處於中流水準、動力輸出平順、升擋非常積極、降擋積極,有運動感、搪塑材料這些片湯話讓領導和廠家滿意之外,還能做什麼呢?


還是那句話,沒有人能脫離環境而存在,鑑於目前的情況,單純批評我國的汽車視頻博主顯然是苛責。但是,別管是誰做的車評,最多隻能代表他自己,有時候可能連他自己也代表不了,同一輛車不同的人開起來可能完全不一樣,注意,所有評論都可能帶有傾向,只能作為參考,實際必須要親自去試駕才知道​。


為什麼TikTok上沒有“X哥說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野生車評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

- - - 點擊圖片 直達往期優質內容 - - -


中國新銳非職業車評人聯盟

為什麼TikTok上沒有“X哥說車”?

©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