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氾濫,正是真大師缺乏之時

網絡上流行一句話:“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這句話表達了網友的兩層含義和情緒:

一是對那些靠怪力亂神來譁眾取寵的人居然被冠以“大師”的名號表示憤慨。特別是在書畫方面,網上一視頻裡,一位老者用頭髮鬍子蘸墨在紙上胡亂畫點痕跡,就算是“藝術作品”,使大家難以理解。還有一個,就是啥也不看,揹著紙,隨意亂塗一番,作出來字不字畫不畫的,也算作“藝術作品”。類似種種,貌似不少。而這樣的“作品”竟然動輒數千元才能得到。

“大師”氾濫,正是真大師缺乏之時

二是對底層有才華或有奇技的民間高手未能得到應有的推崇鳴不平。自從有了網絡,人們才驚呼,原來自己的眼界是那麼的狹小。就說書畫方面,一些接頭書畫匠作出的作品,讓人感到極度舒適。另外還有手工藝的匠人,憑著一雙手,把一些簡單的材料做出精巧的作品,讓人拍案叫絕。而這些民間匠人都處於社會底層,靠著手藝艱辛地生活著。

“大師”氾濫,正是真大師缺乏之時

相比之下,人們更為憐惜後者。也許是大家欣賞水平和評價標準不高,也許是人們出於惻隱之心容易爆棚。從大家發表的評論來看,情感上多偏向處於弱勢的民間奇人,所以總是會感嘆: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

惻隱之心,人性使然。對那些沒什麼可圈可點之處卻以怪異方式博人彩頭的所謂大師,稱之為“小丑”,筆者毫無異議。民間奇人身份低微卻身懷絕技,我覺得稱之為“高手”,倒是貼切,但稱之為“大師”,我覺得又有些溢美之嫌。

真正意義上的大師,是那些在某領專業域有非常精深造詣的專家或者學者,其功夫能臻化境,無人能敵或是少有人超越,本是個相對概念(相對所涉及的領域及所處的時代水平)。比方說國學大師,我們熟悉的近代就很多,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是培養大師的大師,其中江蘇的語言大師趙元任,除語言學方面無人能及外,他還是物理學家、數學家、音樂家,走到哪裡都是大師,在康乃爾大學、哈佛大學、清華大學、耶魯大學、密歇根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級名校任教,桃李滿天下,簡直牛的不行。他的學生呂叔湘、王力、朱德熙都是響噹噹的大師級人物。實際上這些大師在世之時,反而沒幾個被稱為大師的,大多被稱為“先生”。

“大師”氾濫,正是真大師缺乏之時

現在社會上風行的“大師”,無外乎就是傳播工具,懷蠅營狗苟之念,行諂媚貼金之術。本來就是一俗人,為了讓人覺得自己有文化、有品位,卻去附庸風雅,請個“大師”給自己包裝一下,最後落得個畫虎不成反類犬,招人笑話。本來沒幾斤幾兩,卻到處兜售自己所謂的絕學,自封大師名號,極盡吹牛拍馬之能事,自甘下賤,獲人賞賜,最後為人不齒,成了一個上躥下跳的“小丑”。

真正的大師往往德才兼備,不卑不亢。專業上厚積薄發,為人上謙卑恭謹。雖然學富五車,卻常說學無止境;雖然名震業界,卻只說略有小成。我們看看真正大師們,他們不為利益站臺吶喊,不會輕易為誰擂鼓助威,極具中國傳統的清高風骨。

“大師”氾濫時代,正式“大師”缺乏時代。因為大師很少,或者大師“潛水”,所以假冒偽劣的就多。正所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為什麼當今時代缺乏大師?筆者以為,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們對真正的大師推崇過少,大師到底是什麼樣,有什麼樣的基本標準,大家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是“大師”名號用的太濫,到處是“大師”。

如果要追究根底,還是在於我們大眾處於一個浮躁的社會,不讀書,不學習,一味地愛走捷徑追名逐利幾乎成了全社會各階層的生活全部,很多人因此走火入魔,歸於庸俗,求名不得名,求利不得利。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和評價標準,偏重於利益,寧願投機取巧,博取名利,也不願意讀書修身。物質極度的富有,心靈極度的空虛,形成巨大反差,偶見奇巧,便五體投地,便以為是“大師”,奉為神人。

“大師”氾濫,正是真大師缺乏之時

所以,只有沉下心來,多讀書,廣涉獵,勤研習,擴大自己的眼界,才能辨真偽,評高下,測深淺。連通身都是錢的馬雲,都強調讀書學習的重要,我們一般的凡人還有什麼理由不讀書呢?正如“流浪大師”沈巍(他一再強調自己不是大師,確實自知斤兩,證明他確實見識寬廣,不是一般的坐井觀天之輩)說:不是我讀書多,是你們讀書太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