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70封包含深情的信箋記錄著愛國、相思、教育和人生

01


清代杭州府有一位名叫雲仙的尼姑,一天,她偶然得知自己曾經的情郎顧情芬高中狀元,思緒萬千的雲仙提起筆來,給情郎寫下一封信,小心翼翼地詢問:您已功成名就,將如何發落我呢?


雲仙在信中說:我原本住在雲棲寺和煙霞洞之間的小庵裡,守著一琴一瓢、一爐一缽,也誦經也吟詩。沒想到有你這樣一位貌比潘安的男子閒遊到此,在湖上撫弄琴絃,讓我感受到了人間知遇。帷帳低垂,寒夜漫漫,帳裡的孤燈卻像春天般溫暖。人生有此經歷,也算不負青春了。


分別的日子經歲經年,思念的潮水傷情傷心。李清照那首詞“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就是我的真實寫照。

你在京中高中狀元的消息傳來,我能想象到你志得意滿的樣子,即便是我是個出世之人,也不由為你喜上眉間。更何況你我還有一段情緣在,情緣一結,要想解開繩索可就太難了。


我不是大徹大悟之人,這些日子只覺得心猿意馬,收束不住。白天在清靜的道場中還好,夜晚則長得像無盡的一年,各種夢想顛來倒去,不能自已。


佛經上說,照見五蘊皆空。要我說,五蘊皆空,就是五蘊皆不空。照這麼想,我該漂泊到哪裡去呢?我已經墮落在苦厄的業障之中了,你能救救我嗎?


此刻我只想問一句:遠在廟堂之上金榜題名的你,將如何發落我呢?


《見字如面》:70封包含深情的信箋記錄著愛國、相思、教育和人生

02

“秦淮八豔”的董小宛在戰亂中被清兵抓住,她自知前途悲慘,便給情郎寫信說道:“賤妾蒲柳殘姿,豈惜葑菲下體。”

董小宛自幼聰明,七八歲就通曉書翰,及長,織繡縫紉,彈琴唱曲,烹調茶道,樣樣精通,用現在的說法真得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女子。


小宛不僅具傾國傾城之貌,又兼備所有女人的優點與美德,更可貴的是喜靜不喜鬧,雖處身風月場,依舊獨標清韻,超凡脫俗,是男人心目中理想的可人兒。她的情郎就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闢疆。冒公子在《影梅庵憶語》中道:小宛“在風塵雖有豔名,非其本色”——這也是冒闢疆“青睞”與“深愛”小宛的原因。

從名妓到賢妾,董小宛一路坎坷,一路血淚,完成了這個轉變。清兵佔領南京後,秦淮八豔風流雲散。柳如是自沉未遂,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出家修行,顧橫波隨龔鼎孳去了北京,鄭妥娘隨楊文聰殉難於貴州,陳圓圓被戰雲裹挾而去,與其他人“紅顏薄命”的結局比較而言,董小宛擁有一個紅顏知己,並和他享受了八年的幸福愛情生活,總算還是幸運一些了。


《見字如面》:70封包含深情的信箋記錄著愛國、相思、教育和人生

03


在2018年高考中以707分的成績考入北大的河北女孩王心怡,在寫給北大的自薦信中寫下了“感謝貧窮”這句話。


高三寒假期間,王心怡在寫給北大的自薦信中這樣寫道:“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這是什麼樣的話語,這是對困難和逆境的挑戰書,這是在對命運宣戰。命運,即使你對待她不公,但是王心怡卻將苦難當作了財富。很多人看到王心怡的這段話之後,多少都會感同身受,甚至是心酸落淚。


是啊,生活在農村底層的孩子太難了,但王心怡如同一朵在寒風中綻放的梅花,傲然盛開,清香撲鼻。最終,在2018年高考中,她以707的高分位居河北省高考理科第38名,順利被北大中文系錄取,圓了她的北大夢。


王心怡寫給北大的這封自薦信,與前文所說的尼姑雲仙、秦淮八豔董小宛的書信一同被收錄在綜藝同名書籍《見字如面》中。在這本書中,還收錄了70餘封各個時代的名人和普通人的信件,其中有絕症子女寫給父母的愛與留戀,有戰士奔赴前線前寫給親人的家國大義,還有父母寫給子女的諄諄教誨。


《見字如面》:70封包含深情的信箋記錄著愛國、相思、教育和人生


04


為什麼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因為那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氣質,這也是一種見字如面的情懷。從古至今,書信總是承載著人們不變的情懷,見字如面,一書,一人,一生。總會有人說“一書一生”,那麼,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不妨花上一碗麵的價錢,買一本《見字如面》,書中記錄著70多封深情書信與故事,相信它可以帶給你暖暖的春意。

《見字如面》:70封包含深情的信箋記錄著愛國、相思、教育和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