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律的第108天,我比原來活得漂亮”

你越是用平和與安樂的陽光來滋養自己,你就越能獲得更多的能量來支持與你相連接的所有人和事物。當你意識到你與所有這一切之間的聯繫時,你就會發現,你能給予這個世界的最好的禮物,就是你自己的平和與安樂。(《與真實的自己和解》)

文 | 心理姐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字 | 2900

“不自律的第108天,我比原來活得漂亮”

三個半月前,小A愁眉苦臉地來到諮詢室。她的處境很糟糕:博士生第四年,一邊工作一邊擔心自己不能按時畢業。“200來部專業文獻要看,幾十萬字論文要寫,兩篇保底SCI要發……工作室還有一大堆事情等著我處理。”她唸叨著。

最令她感到崩潰的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身體竟又亮起了紅燈。“最近,我只要一著急就頭暈、心慌,甚至還發顫。在網上找了個SAS測了一下,結果顯示‘中重度焦慮’,嚇得我趕緊跑來了。”

在接下來的諮詢中,我發現小A不僅學歷高,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十分出類拔萃。在她看來,“人生的意義就是無限趨近於完美,不自律的人終究會被優秀者碾壓。”

可是,她那被上滿了發條的神經,卻沒那麼鬥志昂揚。面對畢業前的巨大壓力,它們“狡猾地掉了鏈子”。這使小A不得不在衝刺目標的途中被迫停下來……

“不自律的第108天,我比原來活得漂亮”

本想自律,卻變得焦慮

如果留心觀察,你會發現,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像小A這樣看起來很自律,但內心卻非常焦慮的人。他們本想用“高度的自我約束”來掌控每一天,但生活卻偏偏與意願背道而馳。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問題的根源。

嚴苛的自律背後,是內心強烈的恐懼不安

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說,真正妨礙人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它被賦予的意義。

其實,自律本身無可指摘。它是一種通過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來實現人生理想的有效方式。可問題在於,並非所有自律的人都擁有正確的心態。在很多嚴苛自律的背後,是人們內心深處強烈的恐懼不安。

“不自律的第108天,我比原來活得漂亮”

美國心理學會曾開展過一項“全民壓力調查”,以便了解究竟是什麼造成了人們的“內在失序”。從該項調查的結果中,心理學家歸納出了三大引發壓力的“恐懼源”:

  1. 對資源不足的恐懼;
  2. 對未知的恐懼;
  3. 對拒絕/否定的恐懼。

由此看來,如果某人的自律是出於對恐懼的對抗和對“內在失序”的自我防禦,那麼他將會陷入更深的壓力漩渦之中。因為一旦“自我防禦機制”被啟動,必然要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衝突,久而久之,那種“內在的不調和感”會使人精疲力竭。

就像求助者小A那樣,她自律的“動力”其實是源於對未來的恐慌。於是,在未來還沒到來之前,她要“逼自己一把”,拼命學習、奮力工作,讓自己儘可能地達成更多的目標。彷彿只有這樣,生活才不會像脫韁的野馬,在她手中失去掌控。

“不自律的第108天,我比原來活得漂亮”

高強度自律,喚醒了“病態焦慮”

原來,是小A內心的恐懼不安激發了她過於嚴苛的自律。那麼,她的焦慮感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1908年,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耶克斯(Robert Yer-kes)和約翰·多德森(John Dodson)在研究“個體焦慮喚起水平”時發現,人的行為表現與焦慮感之間的關係呈一條倒U型曲線:

不管一個人面臨什麼樣的任務,工作、運動、藝術或是其他,如果該任務難度適中(即“被喚起的焦慮感”適中),那麼他將發揮出最好的水平。如若不然,無論焦慮感過低還是過高,個體的表現都不好。

因此,焦慮可以分為“有益焦慮”和“有害焦慮”兩種,它們分別能被“適中難度”和“高強難度”喚起。明白了這一理論,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小A用高強度的自律來約束自己,卻喚醒了“病態的焦慮感”。

“不自律的第108天,我比原來活得漂亮”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生動的事例可以證實“耶克斯-多德森曲線”的內容:

比如,期末考試時,適當的緊張和壓力能夠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發揮出最佳水平。但如果我們壓力過大,反而會因為心態失衡而考砸;

再比如,很多人會為了減肥而降低卡路里的攝入,這樣做的確可以使體重減輕。可是,一旦節食過度,反而容易誘發“暴食症”,導致體重的報復性反彈。

由此可見,“高強度自律”非但不是健康的生活理念,還會為我們帶來不小的副作用。

不自律,也可以過得很好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其實人很容易被某些“看似正確”的觀念所裹挾,比如:自律才能優秀,精緻就是高級……可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深陷怪圈,難以自拔”。

其實,通往美好人生的道路有千萬條,我們真的沒必要跟一些莫名其妙的概念死磕。說到底,

我們想要的無非就是一個“內外兼顧”的生活——既能達成現實目標,又能守住內心平和。

這很難嗎?只要用對了方法,就一點也不難。

“不自律的第108天,我比原來活得漂亮”

無條件的自我接納(USA)

很多人之所以容易“擰巴”,是因為TA對自己的愛是有條件的。

就像小A,她的邏輯是這樣的:如果我能嚴格自律並達到預期目標,那麼我就是好樣的;如果我不能自律而且達不到目標,那麼我就遜斃了。你看,當她懷有這樣的信念,就沒辦法好好愛自己了,因為她對自己的愛附加了某些“限定條件”。

這樣的信念模式其實是一種很容易引發個體不良情緒的“內在不兼容感”,即“只有滿足了某些前提條件我才願意接納自己,否則我就不接納自己。”

“不自律的第108天,我比原來活得漂亮”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被稱為“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他提出了“無條件自我接納的存在主義解決方案”(USA),並倡導人們將這一方案廣泛應用於生活之中。方案的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確保自己站在存在主義者的角度上,然後你這樣對自己說,“我是一個有目標、有選擇的人。我和其他人一樣,但又是獨一無二的。不管我表現良好與否,或他人是否認可我,我都選擇無條件地接受自己。我的價值並不是由自己的成就或他人的認可來決定的,我的價值只取決於自己的選擇。”

無條件自我接納,是理順自我關係的基礎。我們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能跟自己好好相處,才能在面對各種人生境遇的時候不驕不餒。

心懷“正念”,做好當下之事

有了“無條件自我接納”這個好心態做底子,我們再來看看如何正確地做事。畢竟,我們身處競爭激烈的社會之中,光憑好心態也是不能達成目標的。

“不自律的第108天,我比原來活得漂亮”

在一行禪師寫給廣兄的長信中(後被收入《正念的奇蹟》一書),他說道,“砍柴是禪,擔水也是禪,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要保持在正念中……做任何事,一舉一動都要秉持正念。一舉一動都是儀式、典禮。”

一行禪師還在信中提供了許多可供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修習“正念”的方法:在洗碗時,我們就應該只是洗碗。要對“我正在洗碗”這件事保持全然的覺知。感受當下完全的自己,感受自己在做這件事時的呼吸、動作、心念……除了當下之事,心中什麼也不去想。

事實上,我們的確一次只能做一件事。但是,由於不能摒除心靈的雜音,我們總是在做這件事時,還思慮著另外一件事。結果,不但一件事情都做不好,心緒也變得亂七八糟。因此,用“正念”管理生活,我們不僅能享受“此時此地此身”,還能更好地完成每項工作。

“不自律的第108天,我比原來活得漂亮”

108天后的第12次諮詢,小A穿著一襲柔軟的衣裙微笑著走進來。她說她的人生少了許多偏執,也不再因為焦慮而頭暈、發慌。“以前,如果在我口渴的時候,面前只有一杯燙水。我會想盡辦法讓它趕快變涼。可是,等我好不容易把水弄涼了,卻又變得更急、更渴……現在不了,如果水很燙,我知道慢慢等。”

我告訴她,“接下來,你就不用再來找我啦。” 嗯,這是我最喜歡的告別。

如果不自律,我還能不能活得漂亮?我想,在你心中,也已經有了答案。

心理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以我手,寫你心,但願你能在我的文字中,感受到溫暖的陪伴。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