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汽車去上班

騎著汽車去上班


武漢抗疫我們沒去拼命,疫情復工我們來拼車,你沒聽錯,為了上班我們也是拼了!

疫情復工第一天上班,我7點20出門,這是我疫情前搭地鐵上班的出門時間。按照導航顯示,全程18公里,預計時間36分鐘到達,也就是8點就能到單位。

不到3分鐘,當我就來到二環高架的匝道入口,此時已有較長的車隊在等待進入匝道,匝道只有一條車道,四面八方匯過來的車,要在短時間內併成一條線,的確很考驗車技。

騎著汽車去上班


大家親密無間,互不相讓,攜手共上華山一條道。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小車發揮自己小巧的優勢,見縫插針;越野車則利用自身龐大的軀體突然橫插在你面前,橫眉冷對霸氣側漏;低端車破罐破摔,一副我是撇車我怕誰的架勢;豪車自帶護身符,光環晃花眼,人見人閃;男司機比不過車技;女司機又不敢和她比車技。

長期不開車的我,對於這種劍拔弩張硝煙四起的搶道大戰已然生疏,雖然心理上特別抗拒那些不排對總是插隊的車,無奈技不如人,膽量又略遜一籌,只好甘拜下風。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眼看已過去5分鐘,而此時排隊的車越來越多,插隊的車也越來越多。此時,一個交警走到匝道口放了錐形桶,示意大家二環高架匝道口關閉,大家另找出路。

騎著汽車去上班


我頓時傻眼了,我上班喜歡一條路走到黑,很少走過其他路線,我腦海中的導航系統沒有其他路線!我慌亂的掏出手機趕緊導航,導航顯示現在所有的備選路線已經開始塞車。

我選了一條時間稍微短點的路線,根據導航的指揮,一路走二環,行三環,最後為了避堵輾轉到繞城,終於穿越千山萬水到達單位,坐在辦公室的我疲憊不堪,有一種關西大漢齊魯英豪衝出重圍殺出一條血路之感。

我看了看時間,我居然在路上走了兩個半個小時,照此計算,我的上班平均時速是7.2公里/小時,而正常步行的時速是5-7公里/小時,普通自行車時速是15-20公里/小時,也就是說,當天我是以接近步行的速度開車上班的,聽起來簡直是荒謬至極!

騎著汽車去上班


此後,我必須每天早上7點出門,則可以把駕車時速提高到21公里/每小時,這和騎山地自行車的速度差不多,所以我常想,我是開著時速和自行車差不多的汽車上班的。

有一天早上天氣晴朗,我往南行駛在二環高架上,正前方的天空上佈滿火紅的朝霞,我突然覺得自己不是在上班的路上,而是去赴一場神聖的約會,我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那美麗的雲彩,當我回過眼神來,前面的車居然停下來了,我嚇得趕緊踩剎車,剛才還祥和靜謐的心情一下變得魂飛魄散。

我不喜歡開車上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視野的窄化,你看不到路邊的銀杏已長滿翠綠的新芽,也沒有機會發現花園裡盛開的海棠,而是滿眼的車屁股,而且這些車屁股一點沒有美感,還不停的吐著廢氣。

騎著汽車去上班


什麼時候,我們汽車的尾部設計能讓人感到溫馨一點呢?比如設計一張笑臉,無論坐在車裡的人有多麼不可理喻,至少我們從車外看上去是友善的進而可以想象一下車上司機也是和藹可親的,讓大家即使堵車,也不至於滿目悽然。

據權威部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成都汽車保有數量居全國第二,已超過500萬輛,如果每天高峰時段有70%的車輛行駛在路上,而80%的司機都感受到堵車的鬱悶,那每天就有280萬名司機因為堵車深受困擾,而這將近佔成都總人口五分之一的人幾乎全部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情緒將直接影響社會的決策、計劃,進而影響我們所有的人。

我們原是為了更快更舒適的上班,結果卻是耗費能源、犧牲健康,汙染環境,而且使人脾氣漸漲,雖然我們不斷的嘗試在改善,但似乎收效甚微。

騎著汽車去上班


倒是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些許曙光,讓我們體驗到在家辦公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這讓我想到,如果有一半的人在家辦公,我們的城市堵車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社會消耗的能源也會大幅度降低,汽車尾氣造成的環境汙染也相應的減少,這難道不是一個可以解決很多目前無法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嗎?值得思考。

週末,我又堵在立交橋上,再次以步行的速度駕車回家,我無數次的想棄車而逃,百般無賴之際,用《聲聲慢》填詞一首,與君取樂:

《開車慢》

尋尋覓覓,兜兜轉轉,穿穿插插擠擠。上班還下班時候,最難開車。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查酒駕!車過也,正傷心,自行車是老大。滿街汽車排隊,煩躁損,如今有誰能動?守著車兒,獨自兒把氣慪!奔馳更兼寶馬,到黃昏,一動不動,這次第,怎一個堵字了得!

2020年4月19日寫於成都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知即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