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篼醫生”在“錦屏小西藏”的行醫日記

清晨六點三十分,清水江畔的河口鄉寂靜如夜,錦屏縣醫共體河口鄉醫院裡卻燈火通明。

  河口鄉醫院護士吳述鵑很早便到達河口醫院,清點背篼裡的醫療用品:聽診器、血壓器、血糖儀以及健康處方……每一樣都不能遺漏。

  今天是河口鄉醫院家庭醫生履約服務日,家庭簽約服務團隊計劃前往文鬥村進行入戶隨訪,而文鬥村的包村醫生便是吳述鵑。

  行醫路難他們初心不忘

  七點鐘整,吳述鵑所在的家庭簽約服務團隊統一出發,準時前往清水江畔的渡口,等待提前預約的擺渡船。

“背篼醫生”在“錦屏小西藏”的行醫日記

圖:七點整,河口醫院護士吳述鵑在等待渡船

  “從鄉衛生院去文鬥村最便捷的途徑是乘坐渡船過河,然後再走小路進村,大概需要1個半小時的時間。”吳述鵑說。

  “為什麼乘車不通過公路進村?反而背上背篼走小路呢?”記者問出心中疑慮。

  “河口鄉山高地險,文鬥村位於清水江下游,乘坐汽車前往文鬥村得小半天時間,一個工作日只夠兩地來回,山區群眾看病出行難,家庭醫生進村隨訪時間成本高,所以才選擇渡河走小路。”

“背篼醫生”在“錦屏小西藏”的行醫日記

圖:七點三十分鐘,錦屏縣河口醫院醫療服務隊準備登船(姜青青攝)

  在錦屏縣河口鄉,有這麼一句話流傳很廣:“對面喊得應、見面要半天”,這句話是河口鄉自然環境的真實寫照!

  河口鄉與錦屏縣城相距100公里,素有“錦屏小西藏”之稱,全鄉19個行政村58個自然寨全部坐落在清水江畔中下游的大山深處,當地群眾出行遠、看病難!

  2017年5月9日,錦屏縣河口鄉衛生院2017年度公共衛生均等化體檢工作正式展開。醫院抽調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生,B超、心電圖、臨床檢驗、護師等醫療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揹簍上的健康”服務團隊,攜帶各類相關的醫療檢測設備早早的趕到各村衛生室展開體檢工作。

“背篼醫生”在“錦屏小西藏”的行醫日記

圖:“背篼醫生”行走在山間小路上

  當地群眾親切的稱呼河口醫院的家庭醫生為“背篼醫生”。

  河口醫院院長王昌勳說:“最初服務團隊進村體檢的設備都是肩挑背扛,由於山高路險,摔壞了幾臺心電圖機、B超機,後來改用背篼來運輸設備,設備受到損害次數明顯降低,於是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用背篼進村成為了常態,也延續至今!”

  吳述鵑從錦屏縣醫院調到河口醫院工作一年的時間。她說,一年來,揹著背篼渡河、爬山,為村裡群眾開展入戶醫療服務的次數多到記不清了,雖然累,但是不後悔,因為我家就在河口,我知道山裡看病有多難!

  清晨的清水江,薄霧濛濛,寒風透過渡船的縫隙吹得滋滋作響。

“背篼醫生”在“錦屏小西藏”的行醫日記

圖:譚洪集查看文鬥村群眾患大病以及慢性病情況

  船艙裡,今年43歲的譚洪集翻看著手機,細心的查看文鬥村群眾患大病以及慢性病情況。

  譚洪集說:夏天,為了趕渡船,服務團隊幾乎凌晨5點就要起床,渡河後再步行半小時到村裡,為了按時推進走訪任務,走訪到半夜都是家常便飯。

  作為河口醫院經驗豐富的影像科醫生,譚洪集深知家庭醫生上門服務對於大山困難群眾的重要性。他說:給人民群眾帶去最快最好的治療,是一個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苦點、累點也值得!

“背篼醫生”在“錦屏小西藏”的行醫日記

圖:醫療服務隊揹著背篼前往文鬥村

  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行駛,擺渡船停在了文鬥村山下的渡口處。醫療服務團隊在院長王昌勳的帶領下,揹著背篼前往文鬥村。

  服務到家他們使命不變

  文鬥村的70歲老人姜大剛患有急性心肌梗塞和高血壓,老伴患有冠心病以及肺氣腫,姜大剛家屬於大病管理對象,包村醫生吳述鵑以及村衛生員王桃香都會定期給老兩口進行體檢和診療。

  “您這個病不能累、戒菸、戒酒,還有就是按時吃藥!我們連續幫您測三天血壓,再根據情況確定是否安排向縣級醫院轉診治療。”吳述鵑給姜大剛測量血壓後,細心的叮囑道。

“背篼醫生”在“錦屏小西藏”的行醫日記

圖:吳述鵑給姜大剛測量血壓

  “你們大老遠跑過來辛苦了,感謝黨和國家政策好!我們得到了實惠,家庭醫生給我老兩口帶來第二次生命!”姜大剛激動的說。

  “那您多注意身體,血壓藥要備好,有不舒服的隨時跟村衛生員說,我們再去其他家看下。”河口醫院院長王昌勳不斷交待著各種注意事項,才放心離開。

“背篼醫生”在“錦屏小西藏”的行醫日記

圖:河口醫院院長王昌勳給姜大剛交待各種注意事項

  53歲的陸和蓮因高血壓癱瘓在床、70歲的李安銀患有高血壓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氣腫、67歲的羅銀月因腦出血而留下後遺症……每一個病人,河口醫院的家庭醫生都記憶深刻,且對於病人回訪的最新情況都記錄在管理臺賬中。

  目前,文鬥村患大病13人,患慢性病91人,均建立“一人一策”健康管理臺賬,建立了簽約明白卡,為貧困戶提供基本的健康幫扶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服務實現應籤盡籤,非貧困人口享有公共衛生服務對象應籤盡籤。

“背篼醫生”在“錦屏小西藏”的行醫日記

圖:2019建檔立卡貧困戶慢性病臺賬

  錦屏縣衛生健康局局長楊儀表示:“截至11月,健康扶貧系統管理患37種慢病6145戶,7343人,已對6019戶,7178人進行簽約,履約服務,在開展履約服務中,按高危人群和普通慢病患者分類管理,為貧困人口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慢病管理、健康諮詢和中醫干預等綜合服務,突出對高血壓壓、糖尿病患者控制不滿意的進行雙向轉診管理。”

  “背篼醫生”王昌勳、吳述鵑、譚洪集、吳國武、王桃香……他們是人民群眾的健康“守門人”,真正發揮出醫生與群眾的零距離服務作用,用“揹簍精神”踐行一個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背篼醫生”在“錦屏小西藏”的行醫日記

圖:吳述鵑給患病老人檢查身體

  盡銳出戰,合力攻堅。自2017年開展家庭醫生簽約以來,錦屏縣醫共體醫院組成的509人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用“背篼精神”推進家庭醫生服務到家,確保健康扶貧醫療保障政策精準到戶、精準到人,精準到病,決不讓一個群眾因為健康問題在全面小康進程中掉隊。

記者 姚輝 來源 多彩貴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