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首位辛者庫出身的妃子,13歲被康熙納入後宮,兒子被幽禁致死

清朝皇室有一個特殊的衙門,名叫內務府,內務府設有三旗包衣,是專門為皇室服務的奴才。其中,身份相對較低的是包衣管領,即我們常說的辛者庫人。不過,辛者庫人大多並不是緣罪入籍,很多都是原生辛者庫人,有些家族還深受皇帝器重,擔任一些比較高的官位。

清朝首位辛者庫出身的妃子,13歲被康熙納入後宮,兒子被幽禁致死

今天本文要講的是清朝第一位辛者庫出身而得封妃位的妃子,她就是良妃。

在一些諸如《宮▪鎖心玉》《步步驚心》之類的影視劇中,都一致認為良妃是出身非常低的,其實並非如此。據史料記載,良妃的曾祖父名叫瑚柱,在皇太極執政時期歸順朝廷,被編入了內務府正黃旗包衣管領,並擔任膳房總管。

而且,良妃家族的很多成員也有在宮中擔任侍衛的履歷,從這一點來看,良妃與德妃、敏妃並無太大區別。也就是說,良妃出身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差。

康熙十四年,年僅13歲的衛氏(良妃)參加了宮女選秀,相貌出眾的她被順利選中,成為後宮的一名宮女。清朝宮女除了要相貌出眾之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刺繡技巧和讀書識字能力,如若不然,便只能去做一些粗活。很明顯,衛氏是一個國色天香、聰明伶俐的女子,因此她才會在萬花叢中被康熙看中。

清朝首位辛者庫出身的妃子,13歲被康熙納入後宮,兒子被幽禁致死

在衛氏19歲那一年,她為當朝天子生下了一位小皇子,排行第八,取名為胤禩。不過,在當年康熙的冊封典禮上並沒有衛氏的名字,被冊封為妃的是惠、宜、德、榮四妃。很明顯,這四位是當時大清後宮最為風光的女人。

而且,按照當時宮規,衛氏也沒有撫養生子的權力,胤禩生下來後就被送給了惠妃那拉氏撫養,縱然有萬千捨不得,衛氏也不得不眼看著兒子的離去,她只希望兒子能夠平安的長大,別無他求。

事實證明,胤禩遠遠超出了母親衛氏的預期,他聰明伶俐,深受父親康熙疼愛,15歲便跟隨父親征戰準噶爾,更在18歲時被封為貝勒,成為當時受封爵位最年輕的皇子,可謂是意氣風發。母以子貴之下,衛氏也得以在康熙二十八年被詔封為良嬪,並在康熙三十九年舉行了冊封禮。

清朝首位辛者庫出身的妃子,13歲被康熙納入後宮,兒子被幽禁致死

在衛氏被冊封為良嬪之後,她應該還有一次冊封的經歷,但這次卻沒有留下記載,有可能是被人為刪減。不過,衛氏成為良妃卻是不爭的事實,由此,她也成為清朝第一位辛者庫出身而被封為妃的女人。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到了康熙中晚期,衛氏的兒子胤禩卻在自己周邊聚集了一大批支持者,形成八爺黨,對太子產生了巨大威脅。雖然太子胤礽兩次被康熙廢黜,但胤礽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最終被康熙排除在皇位繼承人之列。

兒子爭位無望,母親卻幫不上任何忙,畢竟衛氏家族與那些八旗勳貴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在此之下,衛氏精神抑鬱,最終於康熙五十年病逝,享年50歲。

清朝首位辛者庫出身的妃子,13歲被康熙納入後宮,兒子被幽禁致死

不過,康熙並沒有因為對胤禩的不滿而冷落衛氏,他親自主持了良妃的初滿月禮祭祀典禮,這對於康熙妃嬪來說是十分難得的,這說明衛氏在康熙心中是有一定位置的。然而,斯人已逝,一切終將成為過去,隨後良妃衛氏被葬入康熙景陵妃園寢。

至於衛氏的生子胤禩,就比較慘了,他不但爭位失敗,後來更是被雍正幽禁致死,成為名副其實的落難皇子。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聖祖實錄》《熙皇帝起居注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