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僅存千年古銀杏二株、香花橋和三步兩爿橋。

三步兩爿橋|遺址僅存千年古銀杏二株、香花橋和三步兩爿橋。

修繕後的三步兩爿橋(資料圖片)

1

在南湖區鳳橋鎮梅花洲的千年古剎石佛寺旁,有座奇特的“三步兩爿橋”。橋名聽來似乎就有點“奇特”,何謂“三步兩爿橋”?

原來,三步兩爿橋是建造在兩條河道交叉處的兩座石拱橋,呈直角相連,兩橋相距只有三步路,猶如一座連體的“姐妹橋”。因從第一座橋下來只走三步就上第二座橋,故名“三步兩爿橋”。
梅花洲正在開發旅遊,一條水泥路直通河畔。站在岸邊眺望,兩爿橋橋身藤葛綠蘿遍佈,垂綠遮容,渾然一體,橋型別致,幽靜離俗,橋後是重建的氣勢宏偉的石佛寺,悠遠誘人的梅花洲,彷彿進入了禪門境地。筆者有意從橋上走了一遍,果然只用了三步就從第一座橋上了第二座橋。

兩橋均為單孔半圓形石拱橋,南北方向的一座名為聚秀橋,東西方向的一座名為常豐橋,成直角相交連成一體。橋長分別為十三點二米和十四點六米,淨跨徑分別為五點八米和五點三五米,橋頂寬分別為二點二米和二點五米,全橋用花崗岩條石砌成。

拱券採用聯鎖分節並列砌築,拱肩處設有橫系石一對,拱券上方鑲嵌橋額,分別鐫有“聚秀”和“常豐”二字。橋面兩側設長條石護欄,有望柱八根和十二根,並置有抱鼓石。橋頂為方形平臺,正中雕刻“輪迴”圖案,橋兩端用兩塊條石並列鋪成的石階上下,分別為十一級和九級,石階鑿成斜紋有利防滑。

三步兩爿橋|遺址僅存千年古銀杏二株、香花橋和三步兩爿橋。

橋兩側拱券旁設有對聯石,聯石頂置遮雨石,聯石上鐫有陽文楷書楹聯。

聚秀橋東、西側聯:

鎖梅花洲之去脈;鎮禪仗沙之分堤。
波影射雙龍井眼;河源通一鑑山泉。

常豐橋北側對聯石上無楹聯,只有南側一聯:

乘駟漫誇題柱客;成梁為助濟川功。

橋聯中“梅花洲”、“一鑑泉”均為石佛寺景觀,從聯語內容可見當時地方文風之盛。據傳,歷代多有文人雅士到寺廟遊歷或隱居,留下了許多詩文佳作。清初著名文人朱彝尊在《鴛鴦湖棹歌》中賦詩云:

伍胥山頭花滿林,石佛寺下水深深,
妾似胥山長在眼,郎如石佛本無心。

岳飛後裔明代嘉興知府嶽元聲有《石佛寺》詩曰:

持缽傳燈青竹仗,汲水煮茗孤桐琴。
臥聞靈籟不知處,石佛樓頭著布衾。

縱觀全橋,橋樑的橋欄、橋面等雖經局部修繕,但仍顯古樸風貌,是千年風雨滄桑歷史的見證。站在千年古銀杏樹下,傾聽風中樹葉的摩挲細語述說著三步兩爿橋的故事,彷彿在歷史的長河中盪漾。

三步兩爿橋|遺址僅存千年古銀杏二株、香花橋和三步兩爿橋。

2

據歷代嘉興府志記載,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在此地掘得石佛四尊,遂建造寺院供奉,取名為石佛院。

宋代賜名保聖院,明洪武時始稱石佛寺。因石佛寺地貌形似一朵五瓣梅花,四周皆河,曲折盤錯,所以,也稱梅花洲。相傳,寺院竣工後,香客從四面八方趕來“拜佛”,但沒想到寺前的兩條河阻擋了香客的路,由此寺內僧人又化緣在兩河交叉處建造了直角相連的兩爿橋,從此香火旺盛。

因梅花洲曲水迂迴,又香客眾多,便形成了石橋眾多且集中的特色,歷代以來共建有十二座石橋,隨著寺院屢歷興廢變化,大多已廢毀無存。

石佛寺是江南名剎,歷代屢遭災難,至上世紀六十年代已蕩然無存,遺址僅存千年古銀杏二株、香花橋和三步兩爿橋。

三步兩爿橋|遺址僅存千年古銀杏二株、香花橋和三步兩爿橋。

三步兩爿橋建於何時?地方誌不見記載。據傳,明朝有位商人在附近開了個當鋪,生意十分紅火,於是想做些積德行善之事,便出資建造了這兩座石拱橋,並以自己的一雙兒女的名字命名,一座名常豐橋,一座名聚秀橋。

從石佛寺的歷史和此傳說來看,再從拱券的砌築方法和橋體上設有對聯石的結構特徵考慮,筆者分析,三步兩爿橋可能始建於唐代,明代年間重建,此後有過一些修繕,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
三步兩爿橋利用河流的地形特點建造,兩座橋的橋基和橋體為連體建築,兩橋之間只有三步的距離,構思巧妙,獨具匠心,國內罕見,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江南水鄉橋樑建築的高超水平。

國內尚有少量的雙橋,如江蘇周莊雙橋、浙江烏鎮雙橋等,但兩橋相距都有一二十米,且是單獨的兩座橋,而三步兩爿橋可能是國內獨一無二的“連體式”雙橋,堪稱古石拱橋中的稀有珍品。


--END

文/吳齊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