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特曼模式和超級瑪麗模式的閱讀要不得!

奧特曼模式和超級瑪麗模式的閱讀要不得!

有句話叫作“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剛才說旅行是信息儲備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常規渠道,因為一則旅行的時間、經濟成本太高,二則旅行能獲得的信息非常平面,你一般不能指望通過旅行學習微積分。

旅行不是必需的,不需要自帶優越感。比如資深宅男康德,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東普魯士,靠著閱讀和思考構建其思想大廈——而閱讀是必需的。

閱讀,是獲取知識面的最經濟的辦法,沒有之一。在我們這個年代,閱讀已經不限於書本,電子閱讀器可以閱讀,手機APP可以閱讀,微信公眾號可以閱讀,書可以讀,文章可以讀,段子可以讀。從量上說,我們很有可能勝出父輩。但從質上說,就很難比較了,有以下兩個問題——

1.存在大量碎片化閱讀。

2.存在大量重複性閱讀。

[碎片化閱讀]

如果用旅行打比方,碎片化閱讀就好比是旅行中的“一萬元歐洲八天十國遊”,你知道你去過很多國家,跟別人聊起來,別人也知道你去過很多國家,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碎片化閱讀是當代人的閱讀趨勢,標誌性產品為“Twitter”,僅限140字。裡面文字已經不能稱之為篇,只能稱“段”。

段子的優勢在於篇幅短,機動性強,車前馬上隨手就看,閱讀之前不需要大腦預熱啟動,幾秒鐘看完,大腦會迅速做出“我又瞭解了新知識”的判斷,給人以愉悅感。由於篇幅短,知識深度十分有限,你會以為自己瞭解了很多,但實際上懂得無非是諸如“花是紅的”“這樣做是不對的”“xx有毒”等扁平的零散的簡單信息。這些瑣碎的信息都帶著“新鮮事”的光環向我們索取注意力。

[重複性閱讀]

如果說碎片化閱讀是八天十國遊的話,重複性閱讀就相當於你在同一家酒店足不出戶一個月,功能是“放鬆心情”而非“獲得知識”。

有時候人們樂意讀長一點的文章,比如網絡小說,玄幻修仙類的100萬字起步,全文數百萬字的小說滿天飛。這些小說不少都有一套模式,然後開啟循環,就像你用播放器聽歌一樣,比如——

·奧特曼模式:王小圈撿到一個武器,去打小怪獸,小怪獸被打死了,王小圈撿到怪獸掉落的寶物,功力大增,去打下一個小怪獸……怪獸等級越來越高,王小圈也越來越強,直到萬眾敬仰天下聞名。

·超級瑪麗模式:王小圈遇到王子,王子對王小圈一見鍾情矢志不渝,女二號來欺負一下王小圈,被修理;女三號來欺負一下王小圈,被誤會,後來真相大白,王子更愛王小圈了;女二號再來欺負一下王小圈……最後王小圈打敗所有妖豔賤貨,贏得了王子。

這樣的文章雖然長度足夠,但在知識儲備方面效率不高。

以上的閱讀都不需要付出精力和耐心,收穫的是快感而非知識,這種現象我們在第1章中提到,稱之為消遣。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認為,儘管大量數據的收集和取用對於大規模的組織來說非常珍貴,但是對於個人來說,海量資源能起到的作用卻十分有限。消遣的知識太多了,真正有用的知識就被隱藏在海量信息之後,被埋藏起來不容易找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