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讀池州:古時府治在石城,李白詩改“九華山”

簡讀池州:古時府治在石城,李白詩改“九華山”

池州新貌

池州,古時府治在石城

池訓別名貴池、秋浦,位於皖西南,北與安慶隔江相望。

池州歷史悠久,然風雲變幻,朝代更迭,歸屬亦是多變。

貴池,漢代乃石城縣,至唐武德四年始置池州,州治石城,隸宣州。後亦變更:永泰元年復立池州,隸屬宣州觀察使,州治從石城遷至魚貴口;天寶年改州為郡,池州謂秋浦郡;宋代,置池州池陽郡;元代,升池州為池州路;明代先後為九華府、華陽府、池州府,直隸南京;清如明制,池州府先後隸屬江南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司。民國初,池州府裁撤,原屬縣劃入蕪湖道;民國17年廢蕪湖道,各縣直屬安徽省。

簡讀池州:古時府治在石城,李白詩改“九華山”

秋浦樓:秀山門

池州有秋浦門,曰秀山,宋代池州太守為紀念梁昭明太子蕭統,易名秀山門。千年古城樓現闢為博物館,陳列木雕、石雕、磚雕等徽州古建築構件雕刻藝術,並陳列瓷器、字畫、刺繡,彰顯以昭明文化為特徵的綜合性地域歷史文化。

池州有秋浦河,因自然山水環境得天獨厚,歷朝歷代無數文人墨客於此流連。據查,詩仙李白曾於天寶年間五至秋浦,書寫了45首瑰麗的詩篇,其《秋浦歌十七首》已將此境吟成詩情漾溢的河。

簡讀池州:古時府治在石城,李白詩改“九華山”

秋浦河:詩情漾溢的河


簡讀池州:古時府治在石城,李白詩改“九華山”

中國戲曲活化石:池州儺戲

池州,有中國戲曲活化石之譽的“儺戲”、京劇鼻祖“青陽腔”和豔麗非常的“東至花燈”。

池州有杏花村,是緣於唐代的杜牧曾在此任刺史,寫過一首《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簡讀池州:古時府治在石城,李白詩改“九華山”

池州:杏花村

細究“杏花村”,說法有幾種:一乃“山西說”,山西汾酒名揚天下便是“杏花村”;二是“安徽貴池”說,依據也是杜牧曾在貴池任職;三說是長安杏花村,杜牧在長安出生。杜牧時代的長安“杏花村”,如今叫雙竹村,摯屬於長安韋曲。這個村還曾名曰“杏花坪”、“御史莊”、“雙竹莊”和“坡底村”。

竊以為:“杏花村”之爭可休矣。池州有杏花村,甚好,遊人可在此憑弔先人、觀賞體驗古代意境……

九子山,李白詩改“九華山”

簡讀池州:古時府治在石城,李白詩改“九華山”

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

陵陽山乃上古學仙修道聖地,位列“七十二福地”之三十九位。“真人峰”、“葛仙丹井”、“葛仙洞”被視為葛洪等人修行遺蹟。後道衰佛興,衍成“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相傳,九子山更名“九華山”,緣於“一生好入名山遊”的唐代大詩人李白。

天寶十三年冬,李白應秋浦友人高霽和青陽友人韋權輿之邀,聚會於九子山西麓的夏侯回堂,共同譜寫《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次年李白由金陵溯江赴潯陽,舟行至秋浦江,遙望九子山秀色,即興賦詩《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於此臥雲松”。

簡讀池州:古時府治在石城,李白詩改“九華山”

九華山,方圓有峰九十九,主峰十王海拔逾千米,山體乃花崗岩,山形峭拔凌空,清乾隆御筆封為“東南第一山”。

九華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香火鼎盛時寺廟百座,僧尼千眾。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剎古寺林立,今尚存化城寺、月身寶殿、慧居寺、百歲宮等古剎78座,佛像1500餘尊,藏有明萬曆皇帝聖旨、藏經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餘件。

簡讀池州:古時府治在石城,李白詩改“九華山”

史載:唐開元年間,朝廷特許道教信眾在九華山營建開元觀,今觀衝即開元觀遺址。後建仙壇宮、延華觀。俟兩宋時期,曾興旺發達的延華觀被佛教徒改建為“沙彌庵”,原“甘贄道莊”亦被改建成“龍門寺”。明清時期,雖修建了雲峰堂、玄夷堂、九華正院等尚觀,在太極洞、古仙洞、伏虎洞等古老的巖洞處有一些道人聚居,但道教的勢力日趨衰微。

簡讀池州:古時府治在石城,李白詩改“九華山”

好啊,天賜九華山,享有“蓮花佛國”之譽。境內九大主峰宛若九朵蓮花,千姿百態,各具神韻。連綿山峰形成的“睡佛”,洐成天然物像與佛教文化有機融合之絢麗風景。

##解鎖周邊遊# #喚醒好春光# #在家雲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