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老不好,會不會是直腸癌?

痔瘡和直腸癌在臨床上都比較常見,兩者症狀類似,但性質完全不同。

痔瘡多是由於肛管靜脈和直腸下段靜脈充血、淤積,從而導致靜脈曲張及擴大,形成的靜脈叢。

痔瘡根據所在部位不同 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類,發生在肛門內的名叫內痔,所以,體表是看不到內痔;相反,外痔發生在肛門皮膚的周圍,可以直接在肛門外看到或摸到。混合痔則是合併了內、外痔。

直腸癌是發於直腸的惡性腫瘤,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如不進行及時診治,則有可能危及生命。

痔瘡和直腸癌的發病部位相差不遠,而且這兩種疾病的最常見的症狀都是便血,因此臨床上診斷有時會誤診,尤其是這兩種疾病同時存在的時候 ,檢查發現有痔瘡後,往往只侷限於對痔瘡的治療,有可能會忽視直腸癌,從而耽誤治療。

痔瘡老不好,會不會是直腸癌?

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區分呢?

1.便血特點

首先痔瘡患者排便有血,出血時一般都是被動出血,這是因為排便時大便容易摩擦到患處,多數血液都是排出大便後再滴落下來的,因此不與糞便混合,同時也沒有像直腸癌那樣有黏液存在,所以很多都是便後紙巾帶有血液或者大便表面有血液,血液的顏色大部分都是鮮紅色。

然而對於直腸癌患者來說,排便有血大多都是主動出血,由於腫瘤表面破潰,不斷出血或者滲血所致。由於內痔的位置常常低於直腸癌的位置,因此當直腸儲存大便時,直腸癌出血會與大便混合,使得我們可見的大便中混雜有血液

所以,痔瘡的出血多為鮮紅色,而直腸癌的大便出血為陳舊性出血,故其顏色多呈果醬色或者暗紅色,有的甚至會呈現黑色。直腸癌出血會伴有黏液,甚至膿血便,這是由於腫瘤破壞直腸粘膜而產生的黏液分泌,以及引發的局部感染化膿所致。

2.伴隨的症狀不同

痔瘡便血時常常表現為間歇性、無痛性症狀,有時會從肛門內脫出有腫塊,這是由於痔瘡是曲張的靜脈叢的原因。對於脫出的痔,其質地柔軟,甚至可以被壓扁或者被推回肛門內,也有出現疼痛感或者有硬結的,那是由於內痔脫出來的時間次數過多,由靜脈叢變成了血栓。

而對於直腸癌來說,由於實體腫瘤,所以其質地較硬、位置固定,使得直腸壁長期受壓,失去彈性而變的僵硬,從而伴隨有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帶溝槽、大便困難、肛門有墜脹感、排便不盡感

等症狀。

也有少數患者因為腸道梗阻出現腹脹、腹痛、停止排氣排便等,再者就是全身症狀表現有貧血、發熱、消瘦、無力等。

懷疑是直腸癌應做哪些檢查呢?

區分這兩種疾病有效簡單的方法是直腸指檢,直腸指檢是一項專科檢查,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直腸癌。

痔瘡老不好,會不會是直腸癌?

另外可以通過腸鏡結合取組織做病理檢查來明確診斷。

如何儘早發現直腸癌?

(1)注意排便習慣的變化。一般得了直腸癌都是從排便開始的。如果得了直腸癌的話在前期不會有明顯的身體不適,但是會出現大便的次數變多或者有便秘的情況,有時候也會有腹瀉的情況,還會有一種想拉拉不乾淨的感覺。到了後期,隨著病情的嚴重,慢慢地大便的形狀也會發生一些情況,會出現變形或者變細的情況;

(2)要注意觀察大便的性狀。看是否出現拉稀或者大便中帶有血液和黏液的情況。一般絕大部分患者直腸癌的患者都會有便血的情況。一旦發現大便中混雜有血液、黏液或黑便,要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

痔瘡老不好,會不會是直腸癌?

(3)建議超過40歲且有腸癌家族史的人群每年定期體檢;

(4)不要輕易地對自己的病情下定論,要以專業的檢查結果為準。也不要不好意思去檢查或者擔心檢查帶來不適感覺,往往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扭扭捏捏”,最終導致病情越拖越嚴重,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最後,直(結)腸癌早期症狀多不明顯,容易被忽視,一旦發現大便性狀及大便習慣改變時,應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直(結)腸癌如能早發現、早治療,是可以被完全治癒的。

我是#全科園醫生# ,期待您的點贊和關注…#健康科普排位賽# #抗擊癌症# #青雲計劃##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