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義縣因勢利導培育“新”扶貧產業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蘇焱)一進入四月份,河北尚義縣紅土梁鎮開始春潮湧動,穿鎮而過的公路一旁挖掘機轟鳴,正在實施的草莓項目二期工程建設基地上呈現出一派如火如荼的忙碌景象。

“目前的二期項目規劃佔地629.8畝,總投資1860.3萬元,規劃建設春秋棚、雙膜棚、冬季暖棚共328棟。算上2019年建成投產的300畝一期草莓項目,尚義縣將形成千畝草莓扶貧項目基地。以草莓基地為載體,計劃開發凍乾草莓、果汁、果茶等產品,並著力打造草莓全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力爭帶動更多貧困人口實現增收。”尚義縣政府縣長徐進海對產業發展前景信心滿懷。

紅土梁鎮的草莓園繁育基地是尚義縣因勢利導引進培育“新”扶貧產業中最瑰麗的“一筆”,同時對尚義縣發展“零度以下經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放眼新領域 築起發展高地

緣何“創新”?

尚義縣位於壩上地區,年平均氣溫3.5℃,“冷”成為制約地域經濟發展的“鎖喉”。如何將“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繼而發展為一手產業“王炸”,成為持續帶貧的“造血劑”,是一場勢在必行的深層次的產業“革命”。

尚義縣突破慣性思維,發揚敢為人先精神,立足自身產業資源基礎,放眼國內高端市場,搶抓東西部協作機遇,經過多方考察論證,2018年引進適宜在冷涼生態環境生產的全國知名草莓苗繁育和鮮果生產企業——北京市昌平區萬德元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投資2275萬元,2019年在紅土梁鎮建成佔地300畝一期項目基地,包括各類草莓育苗大棚、日光溫室178棟,當年建設當年實現投產。

“新”在哪裡?

大棚內一年四季生機盎然。即使是數九嚴寒的冬季,大棚內也是綠意蔥蘢、果實累累,品種“隋珠”更是首次讓尚義人嚐到了自己家門口種植的沁人心脾的“草莓甜”。

2019年,紅土梁鎮萬德元草莓園共繁育草莓原種苗50萬株、商品苗1000萬株,生產鮮果達5萬公斤。

開闢新路徑 聚力科技支撐

“萬德元企業共引進20多個日本原種草莓品種,其中皇家御用、點雪、衣紫、隋珠四個品種產量高、抗病蟲害能力強,種植率高。嚴格執行科學的種植管理方法是保證草莓口感最佳秘訣的關鍵點。”紅土梁鎮黨委書記高紅霞說。

選擇科學的種植技術既是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必然要求,也避免了“穿著新鞋走老路”的現實抉擇。

尚義縣地處北緯41度,海拔1200米左右,無霜期100多天,晝夜溫差大,是發展優質草莓產業的理想生產地。

入駐紅土梁鎮的萬德元草莓企業以繁育草莓種苗為主,以尚義縣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地理條件為依託,引進日本草莓種苗先進技術,選育優質原種草莓品種,並與北京農科院和北京農科院蔬菜所,在土肥、育苗等方面深度合作,採用高架育苗栽培技術和子母苗分別灌溉方式,有效保障了草莓的母苗和子苗品質一致,使草莓產業真正成為尚義縣富有高科技含量的特色農業產業。

聚力科技支撐,尚義縣先後引進18家龍頭企業,建成牛奶草莓、吊蔓西瓜、枸杞、燕麥等8大農業基地40個,開闢出了一條在冷涼生態環境下發展種植業的新路徑。

構建新模式 釋放產業紅利

程美雲是紅土梁鎮大陽坡村人,2019年,她在萬德元草莓園整整打了一年的工,說起這份工作,她難掩臉上的喜悅: “來這打工,冬天農閒時節每月也能掙3000塊,大棚裡溫度適宜,幹活也不受罪,關鍵是我還學會了一手種草莓的好技術。”

吸納貧困戶就地打工掙錢,只是尚義縣紅土梁鎮推進產業扶貧一個著力點。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尚義縣著眼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創新“雙借雙帶”扶貧產業新模式,有效的促進了全縣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和貧困戶增收致富“雙豐收”。

借力對口幫扶機遇,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打造現代化草莓種苗繁育基地,培育形成了高科技含量的草莓特色農業產業,開了當地冬季發展種植業的先河,有效的推動全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動了全縣農業產業化轉型升級。

借力龍頭企業,創新合作方式,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按照張家口市扶貧開發“四方聯動”機制,由縣扶農公司主導建設基地設施,企業承租並管理經營,貧困戶有效參與,形成了“基地+企業+貧困戶”的草莓扶貧產業發展共同體,2019年,萬德元企業覆蓋紅土梁鎮、小蒜溝鎮、下馬圈鄉、甲石河鄉4個鄉鎮46個村2982戶貧困戶,吸納80名貧困勞動力打工就業,極大的提升了脫貧攻堅的成效和水平。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