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到2019,從群雄逐鹿到一家獨大,國內手機市場發生了什麼?上

​這兩天,小米10系列發佈,然後,不出所料的,小米和華為的又一波“掐架”再一次登上風口浪尖,中國手機市場永遠都這麼“有趣”。與之伴隨的是1月份華為加榮耀雙品牌份額可能超過40%,一家獨霸,而其他品牌則苦苦掙扎在競爭的紅海中,不乏有廠商已經喊出“活下去才能夠見到明天”,似乎下一個樂視、金立已經不遠。為什麼會走到如今的狀況呢?作為一個14年進入手機行業,從2B做到2C,從地市一線做到中國區總部,從線下做到線上的從業者,希望能夠從我的經歷覆盤一下時代發展的每一個印記。

首先,我們先要看下這幾年的手機品牌的市場份額變化。

2014到2019,從群雄逐鹿到一家獨大,國內手機市場發生了什麼?上

基本上競爭格局從14年的齊頭並進變成了19年華為(含榮耀)一家獨大。而三星14年還有著14%的市場份額,15年開始就掉出前五,後續直接被併入Others,基本看不到了。

其次,在這幾年手機市場的發展中,還有以下幾個因素變化影響甚大:

1、通信技術的換代升級。14到19年,這短短几年間也正從3G到4G到5G快速迭代的過程。3G時代,聯通依靠成熟的技術和蘋果合約機,著實是風光了一把。移動在3G時代吃了虧,所以在4G的推廣上最為激進,快速取消3G終端的補貼,轉向4G。14年正是3G轉4G的尾聲,3G庫存不多的廠商,如OPPO,就得力於快速的ALL IN 4G戰略,沒有包袱,輕鬆上陣,開始了快速發展。而其他諸多品牌(當時還是個“百花齊放”的年代)包括中華酷聯等,都在苦苦的消耗3G庫存,逐漸的將產能調整為4G機型。大多品牌都沒有很好的辦法,誰能破局,就能抓住產業的紅利,可以參與後續王者的競爭,畢竟每一次的產業升級,都會打亂品牌金字塔,塑造新的格局。這個破局的產品也真的到來了,它就是華為的Mate7。

2、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12年以後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對於手機行業的影響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市場容量的快速增長和手機迭代的頻率加快。市場容量的增加來自於4G下的手機功能和體驗突飛猛進,移動互聯網的便利性被廣泛認知,人人都需要手機,甚至還需要一兩部的備用機,這種情況下的手機市場就是一個剛剛開採的金礦。另一個影響就是小米的線上商業模式。手機行業當時跟復讀機等行業一樣,還是屬於傳統的經銷商、零售商體系,很大程度上需要線下沉重的經銷商和零售商佈局。所以,當小米模式發展起來時,品牌老闆們發現竟然有方法可以直接觸達消費者,竟然可以不用投入大量資源做廣告炒知名度,互聯網的輕量運營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對他們的震撼自然不小。所以那幾年對小米模式分外推崇,當然這種模式也是有瓶頸的,17年以後又掀起了對OV模式的熱炒,資本和市場才是真正的喜新厭舊,永遠只關注強者。

3、運營商的強競爭和高補貼。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中國從事手機行業始終不能繞過運營商(不過從5G以來的政策和資費情況來看,運營商可能要在手機行業發展中坐一陣冷板凳了)。壟斷行業,三方的強競對,又基本都不差錢,畢竟中國移動一天的利潤就接近3億。這些造成的結果就是運營商出於號卡和競爭的要求,釋放了鉅額的補貼,極大的影響了整個行業變化。

補貼的類目和方式琳琅滿目。大致也分為三類:

一是對零售商的補貼。有直接的硬補,只要零售商的店面改為運營商門頭,接入運營商業務就可以直接補貼,或是軟補,根據年度號卡和業務量目標的達成補貼房租的50%以上,對於房租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的零售商來說,這簡直就是生命之源,造成的結果就是每個零售商都帶有運營商屬性,只有像蘇寧、迪信通這種大型連鎖才有議價權。

二是對廠家品牌的補貼。一種是商業BD,與廠商洽談預裝軟件,如咪咕系軟件之類的。另一種是訂貨會補貼,簡而言之就是對賣出去的每一臺終端直接進行補貼。舉例,某省開訂貨會,運營商進行機型選擇,符合要求入圍政策的機型只要零售商提貨,就額外給予每臺20元補貼,給到零售商,零售商會因為價格優勢而大量囤貨,帶動了品牌出貨量的短期快速提升。所以很多時候,找運營商要一個優勢補貼政策或者是入圍訂貨會機型,整體業績的提升比老實做零售提升不少。品牌自然而然也就會把重心轉移到如何獲取政策上了,這就是為什麼說之前的中華酷聯主打的都是運營商定製機型。而誰能夠捨棄這種補貼誘惑,將重心轉移到渠道、零售、產品上的提升,轉移到提高消費者滿意度上,品牌就能夠脫穎而出,這個現在也有了答案,就是華為。

三是對消費者的補貼,前期表現為充話費送手機,後期表現為買手機送話費,差異從名字就可以瞭解,主要就是體現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運營商的不差錢在補貼這塊體現的淋漓盡致,但在18年以後,4G終端基本已經飽和,基本機型的功能也能夠滿足消費者要求,換機頻率大幅下降,國家又實行提速降費,造成運營商的補貼也大量下降。造成很多依賴運營商補貼的零售商大量死亡,只有真正有新陳代謝能力的零售商才存活下來。5G時代,由於建設5G的鉅額費用,運營商目前在補貼上也沒有要加強的趨勢,這也是運營商話語權越來越低的原因。

除了上面這幾大因素外,還有一些小型因素,如“真假”全網通、二級市場的變化等就暫且不考慮。就上述因素可以看到,14-19年,手機行業是一個市場容量快速增長,技術變更層出不窮,各種政策補貼不斷的紅利市場。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大品牌又做了哪些事情,造成了如今的處境呢?我們一一來看。

  • 華為:

14年上半年的華為正處於一個迷茫之中,大量的3G庫存積壓,沒有補貼,市場價格一跌再跌,整個渠道都提不動貨。而公司堅定做高端機的戰略也並沒有收到成效,D系列徹底消失,M2翻不起一絲波瀾,只有P7的少許成功可以聊以自慰。面對這個窘境,所有人都沒有太多辦法,似乎只能依靠時間流速來消化庫存,整個公司處在一種很沉悶的狀態下。

這種背景下,9月,全公司都開始準備一款新產品的上市,就是Mate7,也正是這款機器,幫助華為敲開了高端機市場的大門,也讓華為的野心全部爆發出來。

Mate7內部代號為JAZZ,slogan為爵士人生,這也是如今很多華為使用者被稱作爵士的原因。現在來看產品,真的很粗糙,但在當時,大屏+長續航+指紋解鎖+全金屬機身獨樹一幟。大屏是沿用的三星note系列的賣點,長續航是眾多高端商務人士在各類調研使用反饋的重中之重,使用指紋解鎖的機器在當時也是寥寥無幾。幾個痛點賣點的堆砌,針對目標明確,就是中國最有消費能力的中年成功人士,無論是國家領導還是民營企業家,全部囊括在內,目標人群清晰明瞭。

Mate7的爆發,上市之前沒有任何一個人預料的到。上市前的市場拓展中,所有零售商均不看好,因為當時高端機還是蘋果三星的天下,沒有國產手機能夠加入競爭。首批給客戶幾百臺的提貨額度,客戶考慮再三隻提了幾十臺,還號稱“給個面子”。這也造成了首銷口碑引爆後,備料和產能提升均嚴重不足,整個生命週期都處於缺貨狀態。

這款機器究竟有多神呢?簡單說一說,整個生命週期內都供不應求,處於溢價銷售狀態,連華為內部人員都很難買得到,我就見過首銷6個月後,有華為運營商BG的客戶經理內部買不到手機,被迫加價2000在淘寶上買了幾臺。零售商這邊,最高峰加價5000元左右出售,長時間維持在加價1000~2000元,拿到貨就能賺錢;承接Mate7標配版本的國包商,僅通過這一款機器,把前兩年的虧空全部賺回來;而對於華為來說,難以解決的長時間積壓的3G庫存在Mate7的帶動下全部清理一空,還順利的打響了在高端市場的知名度。那一年內,整個手機行業,無論什麼時間,無論在哪個場合,都在談論Mate7。

2014到2019,從群雄逐鹿到一家獨大,國內手機市場發生了什麼?上

Mate7的成功讓華為上下欣喜不已,他帶起的銷售勢能也延續到後續產品上。但是畢竟還是個例,真正要做到東方不敗,修煉的路還長著呢。華為也認識到這一點,開始全面補足自己的短板。

華為剛開始是一個賣基站、服務全球各大運營商的公司,2B業務基因濃厚,面臨2C市場,面對消費者,沒有任何經驗,一幫運營商大佬面面相覷。不過,華為強大的戰略執行能力凸顯了出來。認準了高端機這個市場,Mate7又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功,那就敢投錢、投人、投資原,認準了要做行業第一。

首先,招了大量專業人士來補足渠道、零售、培訓上面的不足。渠道上,以三星諾基亞的過往團隊和風格為主,重新梳理分銷渠道,建立零售商管理體系,在吸取了三星和諾基亞的一些教訓基礎上,融入了華為強大的IT能力和內控流程體系,迅速的將客戶由top386、到top1000,直至2000、5000,能夠覆蓋的門店也有幾千增至幾萬。與此相同,零售商招了很多快消品行業的專家,店面選址建設上招了星巴克、蘋果相關團隊,培訓上招了很多OV的講師。大量的業界專家,華為自身成長起來的中高層幹部,加上眾多剛入職沒有2B行業思維侷限的小鮮肉,這就是華為的“混凝土”隊伍。等到華為內部幹部對2C領域有所掌握,一批小鮮肉也成長起來,那華為的2C轉型也就成功了。

2014到2019,從群雄逐鹿到一家獨大,國內手機市場發生了什麼?上

其次,就是大量的研發投入和技術沉澱積累。這點就不詳述,華為在研發上敢於投錢也是出了名的。但技術的沉澱也是需要時間的,雖然每一代旗艦機餘承東內部講話上都說“把競爭對手甩幾條街”,但Mate7之後的幾代旗艦機上體現還是不明顯的。Mate7之後,Mate系列定位為科技旗艦,打造最強的性能,但從Mate8到Mate10,稱之為“安卓機皇”都很勉強,直到Mate20系列開始,得益於各項技術的沉澱和獨特的ID設計,才真正可以稱得上沒有短板的水桶機,算的上是機皇。而P系列作為另一旗艦系列,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直到P9開啟了與徠卡的合作,才真正找準了美學旗艦的定位,主打攝影和深受女性喜歡的ID設計和配色,使得從P20系列開始,整個P系列越來越有特色,也拉高了華為女性消費者的佔比。在依靠Mate和P系列在國內高端機中打敗了三星後,華為又看上了OV耕耘了很久的年輕人,推出了nova系列,剛開始也沒找到感覺,直到nova4以後,才依靠著把高端機賣點迭代用到nova上才真正在2000到3500這個檔位找到感覺,使得OV首尾難顧。華為唯一沒有做的特別好的是2000元以下的入門級市場,不過這恰恰是榮耀最有戰鬥力的檔位。

2014到2019,從群雄逐鹿到一家獨大,國內手機市場發生了什麼?上

最後,華為的成功也離不開內功的修煉。在運營商補貼和各種“快錢”的吸引之下,唯有華為沒有沉迷,而是默默加大了對線下市場的佈局。前面說過,雖有小米模式做案例,但手機市場畢竟還是一個傳統零售的玩法,需要線下巨大的投入和重資產的運營。廠家需要投入大量的業務人員去維護分銷渠道,投入眾多專區專櫃搶佔賣場位置,投入大量的督導促銷員加強店內銷售,投入大量的物料露出、市場活動、廣告宣傳,這裡面任何一點投入都是巨大且短期內不會見效。而當時市場上只有三星、OV是有這種投入的,任何一個覬覦線下市場的品牌都要面臨海量資源投入這個門檻,而眾多品牌中,也只有華為堅持了下來,而且投入越來越大,通過兩次內部稱為“高邊疆”的陣地拓展項目,基本上所有賣場的TOP2位置必有華為,而以前,這些都是蘋果、三星、OV的必拿之地。

2014到2019,從群雄逐鹿到一家獨大,國內手機市場發生了什麼?上

14年到19年華為所做的其實很簡單,最專業的人用最拼命的態度堅定的執行戰略目標,而市場也給了它最好的回報。

轉下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