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也不知道(第二章)

四個小孩湊一天

芸也不知道(第二章)

  卻說小馬鋼出生的同一個晚上,同一個大隊的河東那邊,隨著那遠處的一聲悶雷,幾乎同時又出生了三個個小孩子:

  他們一個是劉老三家的媳婦桂花瓜熟蒂落誕下一女娃。一個是王二姥家的媳婦冬梅居然誕下一對雙胞胎大胖小子。

  說是說大胖小子,其實,在那個“大食堂”剛剛下放不久的年代,生活物資物資極度匱乏。人人食不果腹,吃糠咽菜能飽都是奢望。大人們尚且缺乏營養,都是面黃肌瘦的,生下來的孩子其實並不胖,也就骨架子一般,只有轉動著的眼珠子才讓人覺得這是新的生命。

  大隊育齡婦女十有八九都由於缺乏營養,生育能力也受影響。甚至有的育齡婦女年紀輕輕就絕經了。雖然政府本著“人多好辦事”的指導精神,沒有限制生育。但是,紅旗大隊一個兩千多人口的單位,每年出生的小孩子也只有十來個————其實計劃生育技術並不複雜啊,營養缺乏也可以避孕呢……這次一個大隊同一晚上出生四個小孩子,確實是趕巧了——這是好多年以來都沒有過得事。

  第二天一大早,馬老大和劉老三,王二佬三個喜當爹的新晉爸爸,各自拎著一隻半舊的角簍——就是一種二十多公分四方,三十公分左右高的,帶篾提手的提簍。從各自的家門口出發,挨家挨戶報喜,討“月母子”喜錢。

  本地風俗,哪家添丁了,街坊鄰居都會不管多少,隨份子一樣,給“月母子”口糧錢——也算是給小孩子的第一份口糧。……由於條件所限,因此給的五穀雜糧不拘一格:有雞蛋,紅糖,掛麵。當然或者是人民幣就更好。當然,在那個年代,後者的稀缺成度絕對不亞於現在的海參鮑魚魚翅熊掌。

  他們從各自的小瓦房下出發,在生產大隊轉悠一圈,各有收穫。最後在大隊部門口三個人遇到了一起,互相道喜一番。看看各自蔑簍裡討來的幾升瘦瘦的玉米粒,或癟癟的穀子。運氣好的是王二佬,他的蔑簍裡面玉米粒上面居然臥著兩顆雞蛋!各位可別小看這雞蛋,這世道搞天天鬥資批修,割資本主義尾巴。社員們沒人敢發展家禽養殖——政策規定,養雞超過三隻第四隻就算資本主義尾巴,會被批鬥,被割掉。因此那個時候社員們養雞一般都是三隻。又由於沒有糧食給雞吃,全靠雞自己捉蟲子,啄青草,因此下蛋也很少見。又受雞界名額的限制,沒人願意養公雞——養著一隻不下蛋的雞還佔著一隻雞的名額,不合算。但是一個大隊的雞還是要繁殖啊,沒人願意養公雞怎麼繁殖?於是就有人養一兩隻公雞出租——也不敢收費——收費政策是不允許滴!這兩隻公雞出租給其他人,每一個星期主人收一顆雞蛋。於是這兩隻公雞幸福地吃著百家草,一年四季夜夜新郎地快活著……這大概是當時最幸福的家畜了……

  三個人互相嫉妒地盯著別人的簍子,嘴上樂呵呵相互道喜。

  馬老大和劉老三不約而同地看著王二佬打趣:……“老弟你厲害,一下子來個雙響。用的啥技術啊?……你讓我們嫉妒呢!”

  王二佬紅了臉。嘆一口氣說:“別取笑我了,俗話說寧添一斗,莫添一口。這時道本來就飯都吃不飽,現在又添兩口,我要討米去了!”

  雖然嘴上這麼說著,王二佬心裡的喜悅還是掩蓋不住,激動的臉紅彤彤的。

  馬老大和劉老三忙說不會不會,有兩兒子,將來長大了你就享福了。寒暄幾句,散了各自回家。

  各自回家的路上,只有劉老三心裡有點失落感——自己媳婦生下一個女娃,自覺低他們一等,懊惱著自己沒本事……

  早飯過後,三個又人不約而同地來到了大隊供銷社,各自摸出幾張皺巴巴的角幣,和一疊布票。——都是來給小孩子買布縫新衣服的。他們手裡的布票都很充足——國家配發的每年每個人三尺布票。由於沒錢買布,布票每人都餘很多。大多數人都沒有錢每年添置新衣服。往往一件衣服穿一個三五年,補丁搭補丁的,都置換不下來。所以,布票是當時農村唯一一種家家戶戶都富餘的票證。

  買完布,三個人又一起來到隔壁姜裁縫店裡。姜裁縫是本大隊第一生產隊的外包副業工:不在生產隊出工,每年給生產隊交現金一百五十元,就給他算出滿工。又因為他是“技術工種”,所以按甲等勞力記工分,參與生產隊分口糧和現金。(為了體現公平原則,生產隊記工分按六個等級:男人按照身體強壯和出工做事技術水平,分為甲乙丙三個等級。出工一天分別記工分10分,9分,8分。女人也一樣分為三個等級,分別出工一天分別記9分,8分,7分。)

  趕上老天有眼,這一年風調雨順生產隊收成好的話,每10分工分可以分得口糧半斤——一個強壯男人出工一天分得五穀雜糧半斤已經很不錯了!因為生產隊產出的糧食分為兩部分分配:把上好的糧食交完“公糧”用於養育城裡人以後,餘下的按人口每人每年分五十斤基本口糧。再剩下的就按工分分配!現金也一樣,條件好的生產隊每個十分工可以分到一兩毛的現金的話就非常厲害了!如果某一個生產隊當年,一個工能分到八毛錢甚至一塊錢,那可不得了——就堪比現在的華西村了!

  由於姜裁縫是本大隊人,因此三個人買完布,一起約定四套衣服的加工費全都賒著。

  姜裁縫五十多歲。戴著一副老花眼鏡,眼鏡腿已經斷了一隻,用細布條綁在腦後。見來了生意,高興地拿出尺子當面收了布。見面前的三個人都準備賒賬,今天四套衣服都收不到現金,心裡立馬不舒服起來。沒好氣地調侃他們三個:

  “你們也是做好事,不愧是年輕後生。這是沒事做啊,這世道天天肚子都吃不飽,晚上還不消停……”

  三個人都尷尬地訕笑著請他幫忙。承諾年底分紅了一定先給他還上!

  這時太陽已經自東邊大隊部屋頂上冒頭,氣溫就忽然了好多。畢竟是仲夏季節,是該熱的時候了!

  大人們白天要整天掙工分。農村的娃娃斷奶之後基本上都是放養式。小孩子五六歲以前,一律都是穿著開襠褲,終日泥地上摸爬滾打,撒尿搗漿糊,下河摸魚蝦,困了睡草垛。那個時候好像也沒什麼病毒。每天隨大人吃幾口缺油少鹽的粗糧,渴了用手到碧水河裡捧起河水直接喝,啥事兒沒有。粗放管理,一個個練就得皮糙肉厚,百毒不侵。什麼蟲子都敢抓,什麼野果都敢吃,好養活的很。

  小馬鋼和劉家的女娃兒劉招弟,王家的雙胞胎兄弟王眾軍,王眾雷幾個孩子,天天一起玩耍,歡實得不得了。偶爾的打架不和,並不影響他們晚上睡過一覺醒來,第二天的友誼。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