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品回收行業背後的套路和貓膩

新年和節假日過後最火的地下生意便是禮品回收。近年來禮品回收四個大字,走在大街馬路上幾乎是隨處可見。可禮品回收這樣的灰色行業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貓膩和套路。

禮品回收行業背後的套路和貓膩

禮品回收行業之所以能夠存在,必定有它的合理之處。中國人自古以來便是以禮儀之邦著稱。送禮也成了中國人特有的常態和社會交往當中必備的禮儀。

禮品回收行業背後的套路和貓膩

如今,想要在社會活動中得到更好的資源和幫助,送禮便成了大家約定俗成的方法。孩子入園要送禮,孩子入學也要送禮,找工作要送禮,想要升職加薪要送禮,想拿項目合作要送禮,就連結婚都要給丈母孃送禮,生孩子要給醫院送禮,做手術要給醫生送禮等等。

禮品回收行業背後的套路和貓膩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禮品市場需求總額大概在8000億元左右。這樣規模龐大的送禮習俗便在社會上衍生出了禮品回收行業。

禮品回收行業背後的套路和貓膩

在這樣龐大的需求和風俗之下,禮品回收行業不可能不有著它深層的套路和貓膩。最普遍的禮品回收便是低價收購高價賣出,只掙中間的差價錢。

禮品回收行業背後的套路和貓膩

就是因為禮品回收行業沒有經過工商認證和發放營業執照。所以禮品回收行業大多便是地下交易。地下交易便有著不可告人的齷齪手段。“左手進右手出”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調包。明明一瓶真酒經過他手鑑別後便會變成假酒,然後找出各種理由拒絕收購。

禮品回收行業背後的套路和貓膩

還有一種禮品回收現象更是諷刺和搞笑。近年來中國政府對行賄受賄打擊力度非常之大。社會上那些行賄之人更是花招繁多。比如用人民幣捲成菸捲後放入香菸盒內送禮。可收禮之人並不知情,轉手以低價格賣到禮品回收小販手中。這樣的事情聽起來像是笑話,可在現實生活當中卻是屢見不鮮。禮品回收行業把這種現象叫做“淘金”。

禮品回收行業背後的套路和貓膩

禮品回收行業也是有一定之規。第一點,賣主是誰身份如何,不可過問。第二點,禮品來源不可問。這也是禮品行業地下運作的一些潛規則。

禮品回收行業背後的套路和貓膩

可如今的社會在不斷髮展,禮品回收行業也便是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的回收內容。高檔的奢侈品送禮與回收成了主流。這便是目前大家所說的“買的不用,用的不買”。根據調查,自2010年起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消費總額約2120億元人民幣,且以每年近30%的份額在增長。其中奢侈品消費都是以送禮為主。尤其在一線城市的典當行內,在各大節假日之後典當的禮品內容更是呈現出多樣化高端化。比如名牌手錶,玉器,古玩,高檔箱包,高檔皮草大衣。

禮品回收行業背後的套路和貓膩

還有一種禮品回收現象便是購物卡。比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在商場超市團購購買購物卡後,中間便有一部分利益差價。然後便把購物卡派發企事業員工。而且事業員工又不想使用購物卡便轉手以低價賣給黃牛。近年來央行針對購物卡亂象發佈了《支付機構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其中主要便是限制了購物卡的額度範圍。和那些是所謂的“收的是卡不是錢”的說法。

禮品回收行業背後的套路和貓膩

還有一種更為高級的送禮現象便是字畫古玩青瓷玉器。這些物品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成了高級的送禮手段。這便是人們所說的低調隱蔽的“雅禮”。其中的貓膩更是隱藏甚深。可以說是瞞天過海,以假亂真,以真作假。這套路和門道更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得到的。這便是利用字畫古玩,再利用禮品回收的程序完美的完成了行賄受賄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