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孩子執意休學寫小說:選夢想,還是選文憑?

文章作者:大C老師 — 愛孩子們的科學育兒踐行者,英語啟蒙教練。

稿件來源:秋葉寫作特訓營

助教:花花

編輯:燕子

高考前孩子執意休學寫小說:選夢想,還是選文憑?

你們有沒有在半夜收到過絕望老母親的微信,信息一開頭就囑咐這事只能“你知我知”?

三月的一個夜裡,一向作息規律的小姨一反常態,給我編輯了一條長短信:“姑娘,這事我只敢跟你說,你要保密。你妹今天說要休學寫小說,她說橫豎也被疫情耽誤了那麼長時間,不想參加高考了。還說這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出名要趁早,人有夢想活著才有意義。一套一套的,我快被她氣死了,你說不上大學,將來怎麼在社會立足?她最聽你的,你幫我勸勸,但是切記別告訴你媽。”

我盯著短信看了好一會兒,一方面想為00後表妹追尋夢想的勇氣點贊,另一方面也很理解小姨對孩子“沒文憑”的恐懼和焦慮。畢竟高考是現行最公平的人才篩選方式,沒有接受高等教育在不少家長眼中意味著家庭教育的徹底失敗。

從小姨身上折射出的其實是大部分家長“一考定終身”的認知,他們把受教育程度跟個人發展劃上了絕對等號。現實世界,果真如此嗎?

01家長們看重文憑,背後自有邏輯

家長們喜歡一紙文憑,並非沒有道理,背後自有它的邏輯:

邏輯一:文憑是好工作的敲門磚。沒有文憑,我們的應聘簡歷甚至過不了好公司、好單位人才招聘的第一關,極有可能會被淹沒在HR的廢紙簍裡。所謂“寒窗苦讀十年,只為一紙文憑”,可見這紙文憑何其重要。

邏輯二:錯過高考,孩子們可能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機會窗口。夢想也許只是三分鐘熱度,但求學的黃金時光就這麼幾年,錯過不再有,往後餘生只能追悔當年的幼稚。

邏輯三:生活中的“黑天鵝事件”太可怕,還是安穩讀書,獲得體制內的一份工作最靠譜。就像這次疫情,多少實力非凡的創業者都難以生存,更不要說一個普通的追夢者了。底層人員受到的衝擊很大,相對來說,公務員和國企員工更有保障。

以上邏輯讓家長們聽到“夢想”二字就發怵,認準個人成長有且只有一條路徑——那就是讀大學、進國企。這些家長們雖然心裡某個角落也隱隱希望孩子能夠“夢想成真”,但對未來發展的恐懼還是佔據上風。心情可以理解,但文憑跟個人發展真的有絕對關係嗎?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渴望用“文憑”換取安穩生活,能保孩子們一生無虞嗎?

02文憑不能帶你飛,但夢想可以

Space X創始人,特斯拉跑車的CEO埃隆馬斯克曾經就是輟學者,他甚至在公眾平臺宣稱他的員工不需要有大學學歷,甚至連高中學歷都不需要。

如果我們只聽這一句話,大概率會認為他是一個“讀書無用論”的推崇者。但只要我們對他稍有了解,就知道埃隆馬克思是一個不斷學習,用閱讀和實踐打通了各個領域的全才,作為一個終身成長者,他只是不認為文憑跟個人發展之間有必然聯繫罷了。

高考前孩子執意休學寫小說:選夢想,還是選文憑?

不管是埃隆馬克思、比爾蓋茨、喬布斯,抑或是青年才俊札爾伯格,這些大名鼎鼎的輟學者都在用自己的人生故事昭告世人:一紙文憑並沒有那麼重要,而夢想卻不可或缺。

沒有內驅力的人生註定是幸福感缺失的,哪怕真的獲得世俗標準的成功,孩子也感受不到內心的富足。

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明明得到很多鮮花和掌聲,卻依然終日鬱鬱寡歡?從世俗層面看,高學歷精英等標籤確實賦予了他們很多光環,但從未曾為自己的夢想奮鬥過的人生,真的叫成功嗎?

03光有夢想不夠,我們還需要成長思維

個人發展的路上,我們必須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曾經在她的著作《終身成長》中這樣定義成長型思維:擁有“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的人,遇到挑戰時,會自信地認為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難,因此越戰越勇,最終走向成功。

大家發現了嗎?文憑決定論者其實恰恰站在了成長型思維的反面,即固化型思維。認為拿到文憑,個人發展就有了籌碼。

想想我們身邊多少成績優異的“固化思維者”,逃避挑戰,安於現狀,內心不甘於平凡,卻因為害怕失敗而固步自封。比起高考結束後焚書洩憤,大學逃課睡大覺的孩子們,能夠有終身學習理念的人才能走得平穩而堅定。

那我們該鼓勵孩子們學什麼呢?

高考前孩子執意休學寫小說:選夢想,還是選文憑?

001.反思迭代能力

不懂得從錯誤中總結的人,只會在不正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尤其當取得一些成績時,人們習慣性地陷入一種自嗨的陷阱,認為自己可以止步於此了。真正成功的人,往往對未知世界有一份謙卑,認為自己永遠是有進步空間的。

002.自我管理能力

每個人都公平地擁有24個小時,但如何規劃和運用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心懷夢想的人很多,但能對抗現實中的困境,讓夢想照進現實才是王道。

003. 人際交往能力

我們現行的教育體制,過多強調個人能力的凸顯,而忽略了合作的力量。《他人的力量》一書作者克勞德給我們描繪了健康的人際關係願景。在他眼中,好的人際關係需要三個要素:自由,責任和愛,健康的關係會讓彼此成長,而不是利用控制和虛假的圓融來裹挾對方。

大家想想看,你們生活中有沒有願意傾聽並直言不諱的盟友,還是說都是泛泛之交的塑料姐妹花?股神巴菲特很幸運,他身邊就有這麼一位真正關心他、樂於提建設性意見的盟友——查理芒格。

我們之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付出慘重代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校教育中缺失了這一課。

高考前孩子執意休學寫小說:選夢想,還是選文憑?

04希望你好好飛,多遠都不會累

整理思緒,我給小姨回覆了一條短信:

“我不認為學校提供的教育跟孩子未來的發展有絕對的關係。不上大學並不意味著不學習,不努力,不成長。現階段建議你這樣跟表妹溝通:

其一,我們不主張唯文憑論,你的個人發展確實不是文憑能保證的,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有成長型的思維,是否願意不斷學習,通過試錯迭代認知?

其二,寫小說這條路跟任何一條個人發展的道路一樣崎嶇,你是否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自我管理工具去克服困難。比如沒有靈感了怎麼辦?寫的小說無人問津怎麼辦?

其三,每一個選擇都要面臨後果,當你權衡利弊,做出決定時,就要明白你將是自己選擇的後果承擔者,但不管如何,我們都無條件尊重你的決定。”

為人父母,誰不希望把最好的教育給孩子?但請大家謹記:文憑不等於教育,更不能承諾孩子一個光明的未來。每一個平凡人都有可能創造卓越,我們不應該用現有的認知去判斷未來的世界。

因為未來世界屬於孩子們,而孩子們屬於明天,我們做夢都到達不了的明天

我們是弓,孩子是離弦的箭,如果能以夢為馬,孩子們定能不負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