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雙子殺手》,想對李安說一聲謝謝

在全世界的人都在瘋狂追捧《少年的你》時,我還是想來說說《雙子殺手》。

關於《雙子殺手》,有人驚歎於技術,有人鄙夷其表達,有人則認定,李安又一次失手了。

為什麼要說“又”呢?我想,很多人潛意識裡大概都在期待李安可以再拍出一部《臥虎藏龍》或是《少年派》讓他們嗨起來,尤其說到“120幀”這個話題,都隱隱有種捶胸頓足恨鐵不成鋼的意味——那可是120幀啊,你為什麼不去大海上拍老虎和鯨魚呢?

看完《雙子殺手》,想對李安說一聲謝謝

《少年派》的奇幻一幕,光看劇照都會“wow”

《臥虎藏龍》有多深沉,《斷背山》有多深情,《少年派》有多深刻,李安之前的作品有多讓人意猶未盡,之後的作品就有多讓人慾求不滿。

然而,李安始終是那個不安的李安,他的電影和別人最大的不同,是他一直在提醒人檢視自己,發問內心。別人的電影都讓你見天地見眾生,只有他一直提醒你要見自己。而這個過程中,《少年派》只是罕見地讓你同時見到了這三樣,但是“見自己”,始終是他在全力以赴去做的事情。

別人怎麼看是別人的自由,但是這一次,《雙子殺手》確實讓我見到了自己。

我是個長期抑鬱患者,中重度那種,醫院曾經建議我去看心理醫生,我至今沒去,因為心疼一小時幾百塊的看診費,我寧願自己去調整。於是我選擇跟抑鬱和平共處,付出極大的耐心也付出不小的代價,只是希望自己能有機會活下去。

《雙子殺手》我看了兩遍,每次看完都有一種被治癒的感覺,我想我get到了某個隱藏層面的東西,

不是技術革命,不是父子情深……好吧結尾確實有點兒那個意思,而李安也確實又一次埋下了父親對他的影響,但那在我看來不是重點。

我看到的,是一個人拼盡全力對抗抑鬱症的全過程。

我知道一定有人說我想多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整個觀影過程我都有被治癒到,看完之後,我突然非常理解那些覺得電影“還行”“還可以”“湊合”“一般”“不好看”的人,甚至還有些羨慕。

因為我知道這些人是不抑鬱的,最起碼是心無恐懼的,所以他們沒有get到這個層面,他們看到的只是最直觀的那些——克隆題材,演員功能,特效技術,導演水平。

這也很好,簡單粗暴。畢竟想得太多人就容易抑鬱,避免不了。就像我也希望自己能做到心無恐懼,但是,做不到。

所以我更愛《雙子殺手》,也因此更愛李安。

電影到底在講什麼?

亨利,經歷了不幸的青少年時期後成長為最好的殺手,身手了得,處亂不驚。直到又一次有驚無險地完成任務後,他開始不安,決定退出。

他說自己沒有手感了,但他的對手看透了他,年輕時無所顧忌,甚至心狠手辣,隨著年紀大了,滄桑了,良知也就跟著回來了。這樣的人,不夠狠了。

看完《雙子殺手》,想對李安說一聲謝謝

“年輕時,你說什麼他都信。但年紀大了,良知就顯現出來了。”《雙子殺手》中這段臺詞寓意很深

他敏感多疑,不得不時刻提高警惕;他不敢照鏡子,不想看見和接受那個日漸蒼老不復當年的自己;他不敢睡覺,因為“鬼魂都藏在夢裡”;他從小被提醒要面對恐懼,甚至要被迫去擁抱它,但他只想逃離;他說自己最好受的時候就是扣下扳機的那一刻,直到他從瞄準鏡裡看見了另外一個自己。

那一刻他的恐懼無處遁形。

你以為這只是一個殺手的靈魂覺醒?不,這些都是抑鬱症患者每天要面對的事情。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失眠和恐懼是家常便飯。而他們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到良心不安。即使他們當中有人並沒做過什麼錯事,也會把一些小錯誤放大至無數倍,以此來懲罰自己。

亨利形容小克“像個鬼魂”,而小克形容自己看到亨利的感覺“像站在身體外面看著另一個自己”。這一點我想病友應該會有同樣的感受,情緒問題嚴重的時候,靈魂彷彿脫離身體上升至頭頂,就那麼靜靜地俯視著這個痛苦扭曲的軀殼,彷彿它跟自己毫無關係。

在地下墓穴裡,亨利對小克說出了自己內心所有隱藏的恐懼和窘迫,他聲音顫抖,眼中有淚,那是他第一次正式面對自己,也是他選擇治癒自己邁出的第一步。

他問小克:“那人為什麼派你來?”小克說“因為我是最強的”,他上前一步用槍指著小克的頭,略帶嘲諷地回答:“你顯然不是。”

抑鬱的人常常否定自己,但那一刻起他開始肯定自己;抑鬱的人在無助的時候也為自己打過氣,他的那句話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是個細節,是一個病人開始自救並逐漸變得勇敢的表現。

看完《雙子殺手》,想對李安說一聲謝謝

面對自己的“克隆”,亨利希望他去當一個丈夫,一個父親,過一段不一樣的人生。

最後二人和解,亨利一直在提醒小克,要過跟他不一樣的人生,要去當一個丈夫,當一個父親,不要再一次扣下扳機,因為“鬼魂會糾纏你一生”;不要走他走過的那些彎路,因為“好不容易有機會重來一次,不去體驗一下就太可惜了”。他用自己遍體鱗傷的身體替小克開了最後一槍,為他贏得了全新的人生,也讓自己從噩夢裡解脫出來,因為“只要你好,我就會好”。

《少年的你》裡,小北也說過類似的話:“只有你贏了,我才不算輸。”

因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不同的人生,同一條命。某些時候,我們都是那個試圖拯救自己和別人的人,即使已經千瘡百孔,但只要能活下去,就算贏。

重造一個年輕的史皇,有無必要?

在沒看《雙子殺手》之前,看到電腦特效復原的年輕版史皇,我們一度嗤之以鼻:何必費這個勁?讓他兒子來演年輕時的他不就得了嗎?

看完電影才知道,不行,完全不行。李安要讓史皇看到的不是未來的自己,而是過去的自己。

亨利不敢照鏡子,因為他害怕看到自己變老的樣子;他第一次看到年輕的小克時面露驚恐方寸大亂,因為他發現那人無論相貌還是身手都太像年輕時的自己,在這樣的自己面前,他知道自己毫無勝算,那一刻他的眼中才會有驚慌、緊張、恐懼,以及自卑。而這一切,都被120幀的畫面完整地展現在所有人面前,無處遁形。

看完《雙子殺手》,想對李安說一聲謝謝

看完《雙子殺手》,想對李安說一聲謝謝

兩個史皇,甚至三個史皇同場,不是什麼特效亮點或宣傳噱頭,而是想提出幾個問題——

你有沒有正視過自己?

你會不會害怕看到自己真正的樣子?

如果能重來一次,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還有女主問出的那句話——

你感覺不到疼嗎?

《少年的你》裡,小北說,陳念是第一個問他疼不疼的人。

而李安,是第一個問觀眾疼不疼的人。

120幀到底好在哪裡?

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

我說不出任何專業的話來解釋這一點。但比起這個問題,我其實更好奇另一個問題——

究竟是怎樣的演員才能hold住120幀的畫面?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男主當時還是新人,但那雙藍色眼睛始終讓人印象深刻,你全程可以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他的不安和不確定,也能看到他從懵懂到恐懼,從驚慌到平靜,從猶豫到堅定的全過程。

看完《雙子殺手》,想對李安說一聲謝謝

《雙子殺手》裡也是,臉被放大到毛孔都能看清,在這樣的畫面裡,每一個眼神都必須精準傳遞情緒。所以,很難想象那些“美則美矣毫無靈魂”的零演技流量能hold住這樣的畫面,你要麼真正會演戲,要麼眼中有情緒。

120幀用來拍大海老虎和鯨魚或許更能起到驚豔的效果,但李安想做的,絕不僅僅是這些連外行都能輕易分出高下的東西。

還是那句話,技術這東西,人人都能做到,而他更想讓你看到的,是你自己的心。

看完《雙子殺手》,想對李安說一聲謝謝

每個導演都有表達欲,有人讓我們燃起熱血,有人讓我們釋放眼淚,有人讓我們看過電影后去大吃一頓。

都是治癒的方式,卻也都不能根治。

只有李安,是那個800塊一小時,甚至值更多的心理醫生。從過去到現在,他的電影總有治癒的成分。他用電影跟自己的父親和解,跟自己的人生和解,跟這個世界和解。他總是用最溫和的方式去挖掘你內心深處的不安,但有時也殘酷得讓你心生恐懼。幸好他最後還是會用他的方式治癒你,不是為了讓你對他抱有期待,而是讓你對這個世界心懷希望。

如果你沒能看到,那也不怪你。但如果你看到了,或許你欠他一聲“謝謝”。

看完《雙子殺手》,想對李安說一聲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