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詞:給你係統的科學創業方法論

前言

紛繁複雜的商業實踐背後,有著一套大道至簡的方法論。


學習了系統的商學理論,閱讀了大量書籍 ,進行了高密度的創業實戰後,我化繁為簡,用一個【基底理念】貫通了所有商業實戰方法論,從而一通百通,在實踐中用出了千變萬化。


本公號將用三大板塊內容,系統幫你內化這套科學創業方法論。


Part1、方法詮釋

Part2、案例訓練

Part3、書籍解讀


科學創業方法論


特色


a、提供一套簡潔、統一的思考決策模型,貫通商業實戰的各個階段。


b、穿插大量企業案例和決策情景,培養你的分析力和決策力,促進知識內化。


如此,即使以後遇到棘手的新問題,你也能靈活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這套思維模型,我將拆解為兩大部分講授:


【從0到1】和【從1到N】


一、【從0到1】


1、Idea:如何科學尋找+驗證商業模式?

發刊詞:給你係統的科學創業方法論

尋找商業模式的過程和科學家解釋現象的過程是一樣的:觀察-假設-驗證-評估


a.觀察:標杆學習、同理體驗、深度訪談、desk research

b.構想:求同法、求異法

c.驗證:需求驗證、市場驗證、方案驗證、盈利驗證

d.評估:轉型 or 堅持?


2、錢:如何融資?


a.內部融資: 如何進行企業員工的股權融資?

b.外部融資: 如何股權融資、供應鏈融資、招商融資、債權融資?


3、物:如何進行產品設計?


4、人:如何建立組織管理系統?


二、【從1到N】


發刊詞:給你係統的科學創業方法論


一旦我們驗證了商業模式,就可以推廣業務了。


如何尋找靠譜的業務的增長方式?


還是熟悉的味道——觀察-假設-驗證-評估!


1、如何獲取用戶?

2、如何激活用戶?

3、如何留存用戶?

4、如何流量變現?

5、如何激勵推廣?


案例分析訓練


發刊詞:給你係統的科學創業方法論


在此,我將解讀各行業標杆企業和企業家的案例(如:阿里巴巴、亞馬遜、沃爾瑪、711等;褚時健、史玉柱、稻盛和夫等)


1、特色


a.透析企業發展關鍵過程——標杆企業是如何從0到1,從1到N的?

b.重點還原決策場景——當時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是怎樣的?

c.突出分析力的刻意訓練——若你面臨這樣場景,你該如何思考和決策?


2、價值


a.助你內化科學創業方法論

b.助你提升商業分析能力,從容應對商業環境變化

c.以史通今,掌握商業規律,深刻了知企業失敗的原因


書籍解讀


發刊詞:給你係統的科學創業方法論


我會解讀各領域的書籍。


解讀的書籍分兩大類


a.我個人特別喜歡,特別值得推薦的書籍。意在【推廣真知】

b.熱門的、廣受讚揚,然內容欠佳之書籍。意在【破除謬誤】


1、特色


a.突出思辨性:我將用科學方法論,理性解析熱門書籍,重點辨析其不足之處。


b.突出應用性:我不僅解讀書中精髓,還告訴你如何將其活用在商業和生活實踐中。


2、價值


a.節省閱讀時間,掌握真知

b.拓展思維,開闊視野

c.提升思辨力,不受人惑


舉三個短例子,讓大家感受一下我的風格:


a.《烏合之眾》


《烏合之眾》此書極受追捧。然此書硬傷甚多。作者不懂經濟學情有可原,畢竟成書前,經濟學還沒成形。然而,作為一個所謂的心理學家,不懂科學方法論說不過去。


全書沒有清晰的概念界定,用價值判斷替代科學分析,沒有必要的邏輯推理和事實驗證。


b.《增長黑客》


作者把驗證應用在業務增長的各個環節。然而,他也不是真的懂事實驗證。當他在混沌大學做演講時,臺下企業家指出他舉的例子都是互聯網行業的,問他傳統行業怎麼運用這套思維時,他居然答不上來。


我想是因為他把事實驗證膚淺地等同於數據驗證。因此,面對一些難以量化的事實(注:數據≠事實,量化只是實現衡量的方式之一),他就措手不及。這出乎我的意料。


驗證環節,真正要驗證的是:為了驗證假設,推導出的待驗證的含義。這些驗證含義並非一定要是數據,只要是能觀察到的事實就行


c.《藍海戰略》


藍海戰略的不足:


a.全書未指明驗證條件,沒能推出可證偽的驗證含義,失去科學性。

b.藍海戰略並未擺脫競爭,只是作者縮小了競爭範圍和靜態看問題。

c.藍海戰略本質仍是差異化戰略,並未顛覆波特競爭戰略的分析框架。


注:詳細內容見我到時候的書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