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共讀第8期」在今天,中國與世界經濟關係中真正的“原力”,是商人秩序的力量

編者按

查理·芒格說:“如果你想有所成就,就用生命的大半時間去閱讀。”

聰明投資者訪談過很多優秀投資人,他們也都有著共同的愛好——閱讀。

聰明投資者聯合重陽投資共同發起【好書共讀】活動,每期選出一本好書,邀請你一起閱讀,一起精進,一起把閱讀這件事堅持下去。

重陽投資是聰明投資者嚴選私募之一,也是富有聲譽的國內老牌私募,堅守價值投資,投資中穩重堅韌、富有遠見。

我們精選優質好書,歡迎你通過留言與我們互動,我們會根據留言質量不定量送出。

世界莽莽,時間荒荒,閱讀生出思考的力量,願你感受到自己的思想有厚度且有方向,四通八達,盡情徜徉。

【好書共讀】第8期

本期好書:《溢出:中國製造未來史》,中信出版集團

互動話題:關於中國製造業的現狀或未來,微觀或宏觀皆可,談談你的看法

留言時間:2020年4月16-26日

(認真的留言都會上牆,鼓勵原創,上牆≠贈書)

留言篩選時間:2020年4月26-28日

(選中會收到提交寄送信息的回覆,逾期未提交/信息不全視為放棄)

獎品派發時間:2020年5月10日後

(特殊時期,書籍出貨及運輸均受影響,請耐心等待)

注意:點擊下方【好書共讀】卡片,進入小程序評論留言,才有機會獲得贈書,不是在公眾號文章下面留言哦~

「好書共讀第8期」在今天,中國與世界經濟關係中真正的“原力”,是商人秩序的力量

內容簡介

中國的超大規模製造業能力決定了中國在世界秩序中的特殊地位,推動著中國與世界秩序的共生演化。中國製造業的未來走向如何?貿易摩擦會對此構成怎樣的影響?

作者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以及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展開了實地調研。你會看到:

製造業向越南的所謂“轉移”,實際上是中國供應鏈的“溢出”。

推動“溢出”的堅實力量,是中國的民間經濟。

“溢出”的根本原因是技術、公司組織形式以及生產邏輯的演化,令經濟空間以各種方式穿透國界。

商人秩序因此有可能走上歷史前臺,與政治秩序共同推動世界新秩序的演化。

這本書,讓你透過對製造業一線的一手研究,由表及裡地看到中國製造業的真實力量與東亞製造業集聚區的演化邏輯。書裡的研究不僅著眼於現實,還展示了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秩序的未來可能性。

作者簡介

施展

北京大學史學博士,外交學院教授,外交學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樞紐》《邁斯特政治哲學研究》。得到App《中國史綱》《國際政治學》主理人。

「好書共讀第8期」在今天,中國與世界經濟關係中真正的“原力”,是商人秩序的力量

前言

「好書共讀第8期」在今天,中國與世界經濟關係中真正的“原力”,是商人秩序的力量

文︱施展

2018年中期以來,中美兩國之間發生了大規模的貿易摩擦。實際上,我在於2018年元旦發佈的新書《樞紐》中就已經談到這種可能性了。

我在《樞紐》下篇討論中國與世界經濟關係的部分提出,中國的經濟成長系基於西方最新一輪創新經濟的拉動,其間一系列結構性的特徵,使得在不出現實質性技術變遷的前提下,全球中低端製造業向中國的轉移是終局性的。

因此,中國的經濟成長帶來了全球經貿結構的深刻變遷,從沃勒斯坦所說的“中心-外圍”結構變為一種“雙循環”結構,中國的製造業成為一箇中介性的“樞紐”,銜接起西方發達國家的創新產業及高端服務業與不發達國家的原材料產業。這種結構變遷會引發全球秩序以及其他國家內部的一系列不均衡,從而籲求一系列治理秩序變革。如果變革不能向前推進,便有可能引發貿易摩擦。

未料到,《樞紐》一書出版不到半年,大規模的貿易摩擦就真的出現了,並且規模迅速升級到超出所有人想象的程度。一時間,網上滿是中國製造業面臨貿易摩擦的嚴重衝擊,大量製造業工廠正在向海外尤其是越南大規模轉移的消息,中國經濟似乎正面臨重大危機。很多人質疑我在《樞紐》中的說法,認為現實已經狠狠地駁斥了這本書。

從純粹的理論分析來看,我認為這種大規模轉移不大可能。因為我所論證的支撐中國供應鏈網絡的很多條件並未因貿易摩擦遭遇實質性挑戰,海外也沒有哪個國家有條件承接中國如此大規模的供應鏈網絡轉移。而在今天的全球經濟邏輯之下,僅僅轉移工廠而不轉移供應鏈網絡,是構不成實質意義上的轉移的。但是這種理論分析倘若沒有足夠的實證研究支撐,說服力仍然有限。

於是,在2019年,我與研究團隊的夥伴們一起從北到南對越南做了深入調研。我們跑了河內、海防、胡志明3個大城市,以及分佈在北方和南方的3個主要工業省份,拜訪了4個工業園、日本國際貿易促進會派駐越南河內和胡志明兩個城市的分會,又採訪了河內的1家律師事務所、7家在越南的中國商會。我們還拜訪了從高科技到低科技橫跨多種產業、從跨國大公司到地方小工廠橫跨多種規模的近20家企業,若干位越南工人及越南經理層,以及幾十位在越南打拼的中國人。此外,我們還採訪了越南的政府基層官員、兩所大學中的多位學者,甚至在一家中餐館吃飯時,遇到的一位會說流利中文的越南老闆娘都成了我們瞭解越南民情的訪談對象。

在去越南之前,我們先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對中國企業做了深入調研,以便獲得必要的預備知識;從越南迴來之後,基於新獲得的信息,我們又逆向回溯到國內的供應鏈網絡上游,到珠三角以及廣西中越口岸地區做了深入調研。

大半年的深入調研以及與研究團隊夥伴們的反覆討論,讓我有了巨大的收穫。調研基本驗證了我在《樞紐》中提出的“樞紐”“雙循環”結構的假說,同時讓我能夠對假說做出重要的迭代升級,把很多思考向前推進了很遠。田野調研不僅讓我對經濟活動的微觀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還讓我發現了很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存在。

基於調研形成的理論收穫,可以總結為如下4點。

第一,製造業向越南的所謂“轉移”,實際上是中國供應鏈的“溢出”,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事實不會發生實質性變化。

在越南和珠三角的調研告訴我們,從中國向越南轉移的,並不是某些行業中的整個產業,而是該產業生產流程中的某些特定環節,主要是對供應鏈需求較低、人工成本佔比較高的環節,1通常是最終的組裝環節。其他環節很難轉移出去,仍然留在中國的供應鏈網絡中。結果就是,生產流程中的某些特定環節往越南轉移得越多,對中國這邊供應鏈的需求就越大,以中國和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之間從而形成了一種深度的嵌合關係。這樣一種轉移,還是稱之為“溢出”更恰當一些。我們在新聞中經常看到,伴隨著貿易摩擦,越南對美國出口有了大幅增長,中國對美國出口有了大幅下跌,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對越南出口的大幅增長。在新的生產邏輯下,過往理解問題的很多方式都得加以調整。

第二,能夠轉移的環節,和通常所說的高技術產業還是低技術產業沒有關係,而是和不同梯次工業革命所出現的產業有關係。

和通常說的產業本身的技術水平高低無關的最根本原因在於,今天各國之間已經是在工序層面的跨國分工,複雜產品很少能在單一國家或地區內部完成全部生產環節。高技術產業的生產環節中不都是高技術環節,其中的低技術環節如果符合第一點的條件,是有機會轉移走的。

但是在轉移過程中,不同梯次工業革命所出現的產業,其轉移邏輯是不一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形成的重化工業相當於工業經濟中的基礎設施,由於一系列原因(詳見書中內容),重化工業基本上終結在中國,無法向東南亞轉移。第三次工業革命形成的電子產業,在可預見的未來,它所依託的最大規模供應鏈網絡也會留在中國——畢竟其所依賴的經濟基礎設施在中國,但是電子產業中的組裝環節會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轉移。轉移出去的這些環節,會與中國的供應鏈網絡保持深度的嵌合關係。第四次工業革命形成的信息技術產業,從它的核心技術創新和軟件等方面來看,美國起著主導作用;從信息技術的硬件製造方面來看,這種製造是要通過電子產業完成的,中國加上東南亞會在其中起主導作用。

第三,推動中國供應鏈網絡向東南亞溢出的真正力量,是中國民間的力量。中國的民間經濟和社會帶給我特別多意外的發現和感動。

我在調研中注意到,貿易摩擦越嚴重,民間經濟就越努力加強自救。所謂自救,很多都是生產環節向海外尤其是向越南的轉移,因為那些地方無須面臨美國的高關稅。但是,在轉移的過程中,只有組裝環節能夠出去,其他環節仍然需要依託中國龐大的供應鏈網絡。而中國供應鏈網絡的活力,也來自民間經濟。因此,貿易摩擦的結果是,中國的供應鏈網絡會加速向海外擴展,但這一過程的主要動力來自民間。

至於向海外“走出去”的具體載體,在各種海外大項目之外,我們通常關注到的都是那些外出設廠的企業——不管是出於全球佈局考慮而主動走出去的國際大公司,還是跟隨大客戶走出去的小供應商企業。但所有企業都是基於具體的“人”的活動才運轉起來的,過去國內對於“人”的層面關注不夠。

我們在越南的調研中發現了國內很少有人注意到的“中國幹部”這個群體。所謂“中國幹部”就是,無論什麼“資”的企業(主要是臺資),只要是把工廠從中國大陸遷到越南的,則中高層管理人員基本上都是從中國大陸來的,這群人自稱“中國幹部”,是個有幾十萬人的群體。中國幹部是把中國的供應鏈網絡與越南的組裝環節銜接起來的重要微觀載體,他們在打拼的過程中擁有了大量基於跨文化的調適能力而演化出的管理技巧,掌握了大量可實踐但難傳授的隱性知識,是具有巨大價值的海外智慧寶庫。如此重要的群體居然在國內鮮為人知,期待我在書中的討論能夠引起國人對他們的關注。

第四,是“溢出”而非“轉移”的根本原因在於,隨著技術、公司組織形式以及生產邏輯的演化,經濟空間和政治空間越發分離。經濟空間以各種方式穿透國界存在,政治無法真正約束這種經濟空間的運轉。

信息技術天然地是穿透國界的,這個我們都很熟悉了。而製造業中的生產流程也越發成為一種跨國性的存在,這跟我們過去所熟悉的不一樣了。過去我們認為,無論生產什麼東西,生產過程中的大部分環節都是在一個國家內部完成的。但是在今天,就複雜產品而言,生產過程中的大部分環節是在幾個國家中通過跨國配合完成的。倘若把一件複雜產品從元器件到最終產品的全生產流程所經歷的物理空間稱作生產流程所依託的經濟空間,這種經濟空間已經是高度穿透國界——也就是穿透政治空間的了。

從國內層面著眼,這帶來了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民間經濟的運行邏輯和政府政策的邏輯越來越分離成兩條線。政策對民間經濟的影響機制,跟過去已經大不一樣了。從國際層面著眼,這還會帶來一個結果,就是以國家為單位來思考經濟問題已經越來越沒有意義了。而現在的各種國際經濟治理秩序,比如WTO(世界貿易組織)、IMF、世界銀行,以及各種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都是以國家為單位組織起來的,國際經濟治理秩序在運轉上也就越來越有問題。

世界必須找到新的治理辦法,新辦法的根基必須與新變化的動力基礎相匹配。是經濟活動穿透國界才帶來了這些問題,但經濟活動的基本單元並不是國家,而是商人,所以新的治理辦法是需要由商人來主導的。回看歷史,商人秩序曾經與政治秩序纏繞著共生演化,推動人類秩序不斷髮展,中世紀以德意志商人為主導的商人秩序——漢薩同盟就是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但是,到了近代的主權國家時代,政治秩序變得過於強大,商人秩序被政治秩序遮蔽了。而今天,隨著技術和生產的變遷,商人秩序很可能走到了需要重新站到歷史前臺的時刻。我在書中做了個大膽的構想,就是構建“東亞漢薩同盟”,它標示著我對未來可能形成的秩序的某種構想。

貿易摩擦是一種很有趣的“極端”環境,它可以把很多平常狀態下易變的、擾亂人視線的東西都拂去,底層不易改變、在更大程度上規定著演化方向的東西,會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浮現出來。

正是在這種“極端”環境下,我們可以發現民間經濟正在“溢出”的強大動力;也是在這種“極端”環境下,我們會被促使著去構想未來新的秩序可能性。對未來所做的這種構想,需要我們有深遠的歷史感,因為,真正的歷史感從來都是指向未來的。在實踐的延長線上,這樣的一種思想,就是最深刻的歷史實踐!

在調研回來後,跟朋友們討論自己的思考的時候,有朋友提出一個意象,非常貼合我調研的感受,那就是——原力覺醒。“原力”是《星球大戰》電影裡的一個概念,指的是最底層的動力。原力覺醒,就是說長久沉默的最底層動力行將浮出水面。

在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在當下動盪不堪的國際格局中,反倒更容易看清——在今天,中國與世界經濟關係中真正的“原力”,就是商人秩序的力量。這個“原力”一直存在,但長期沉潛,久未獲得自覺。到了今天,技術和生產的演化很可能會把它推到歷史的前臺,“原力”應當“覺醒”,“原力”也必須“覺醒”。

金句選摘

1.所有企業都是基於具體的“人”的活動才運轉起來的,過去國內對於“人”的層面關注不夠。

2.在今天,中國與世界經濟關係中真正的“原力”,就是商人秩序的力量。

3.如果沒有強烈的向上的精神動力,中國經濟成長的效率是很難被期待的。

4.我們不應感謝那種壓制,但我們應該感謝那些經受壓制仍不甘挫敗的心靈。

5.如果把中國經濟比喻為一臺計算機,中國龐大的基礎設施網絡相當於計算機的硬件系統,中國龐大的供應鏈網絡相當於計算機的操作系統,各種具體產品的強大生產能力,相當於我們看到各種應用軟件在這個計算機上跑分。

6.世界經濟轉型的大勢拉動了中國經濟的成長,中國經濟反過來也深刻地改變了世界經濟秩序,引發國際經貿形成一種“雙循環”結構。

7.只有創新,才能帶來經濟上質的增長,否則只有量的擴張。

8.中國這個傳動軸的出現,會對全球經濟秩序造成深遠影響—現有的全球經濟治理秩序會遭遇挑戰,國際經貿秩序以及很多國家的內部秩序也會出現失衡。

9.任何挑戰都同時是機遇。要把握住機遇的前提是,我們必須正確地認識挑戰。

10.對一個社會來說,真正的生機與活力來自其自生秩序的活動,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整齊規劃。

11.自我意識會通過國家的歷史敘述表達出來,並進一步落實為國民的身份認同。

12.只有國家的歷史敘事能夠做到—對內整合內部的多元性要素,對外恰當地安頓自身與世界的關係,才能令戰爭結果轉化為強大的國家能力。

13.雖然追求出口導向未必一定成功,但僅僅追求進口替代有很大概率會失敗。

14.結構性失業需要通過一系列的社會福利政策來消化,而不是阻止機器替代人,否則,經濟陷在困局中,會引發更大的問題。

15.隱性知識使得世界必然是參差多態的,不至墮入整齊劃一的命運,也讓人類在面對各種不確定性時,具有足夠的應對能力。

16.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需要有完整的產業結構的,一個國家完全可以通過國際貿易與其他國家形成協作關係,藉助其他國家的產業秩序作支撐,發展本國有比較優勢的產業。

17.在今天,隨著政治秩序和經濟秩序的日漸分離,理念和實踐之間的隔閡也越發嚴重,我們越發需要一種觀察世界以及構想未來秩序的新視角。

18.一個國家的品牌形象是個系統工程,文化的傳播則有著更加潛移默化的影響。

19.對於一個真正國際化的大企業來說,不應從特殊的區域本位出發來思考問題,而應從全球戰略的高度出發來形成並實施具體策略。

20.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空間通常是不匹配的,由政治來設定各種邊界、進行封裝的嘗試,會給諸領域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摩擦。

21.以政治來封裝各種問題、統攝一切領域的觀念,在今天比在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應該被超越。

22.新的秩序邏輯很可能需要在各種新方案的提出中,在各種公司的活動中,乃至在各國的各種博弈中,逐漸被磨合出來。

23.現代秩序中最有活力的空間已經是由公司來主導,而不是由政治來主導。

24.越是全球化就越要本土化。

25.讓海外中國人的聲音與智慧能夠進入中國的公共話語空間中,才能讓國內與國外的思考逐漸打通起來。

26.如果不去關注海外中國人群體的訴求並實實在在地解決問題,中國的“走出去”就會是虛浮的、脆弱的。

27.海外中國人群體在相當程度上才是中國在海外真正的力量所在。

28.我們過往看待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的眼光,太過聚焦在國家政策和大規模項目這些宏觀層面上,而欠缺對於微觀層面的“人”的關注。

商務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zishicom),如果突然找不到我們,來這裡,懂得!

投資圈都“在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