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積LOFT不能買?大面積住宅買不起?甘當樓市“絕緣體”?

小面積LOFT不能買?大面積住宅買不起?甘當樓市“絕緣體”?

昨天看到某大V發的一篇文章,題為《別騙年輕人買LOFT,他們輸不起》。這個題目引起了我的興趣,忍不住想表達一下我的不同觀點。作為公寓產品而存在的LOFT,一度是時尚投資產品的標杆。特別是在開發商都衝進高端樓市,面積越做越大,戶型越做越差,價格越來越高的前提下,不買小公寓,那麼年青人能買什麼呢?還是什麼都不買等著?

是不是作為有車有房的大V們,已經不記得曾經在外漂泊的滋味?也忘記了在疫情期間無家可回的窘境而根本無法感同身受?還有每個月交出去的高額租金,房東說漲就漲了,房子說賣就賣了,家說搬就得搬,“漂”一族就不能有個落腳之地?稍微好一點的位置單價都快上到5-10萬一平,作為年青人,即便拿出六個錢包也不一定支付得起高額的首付不是嘛?

小面積LOFT不能買?大面積住宅買不起?甘當樓市“絕緣體”?

看了整篇文章,唯一的感受就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說什麼“Loft的大坑,都挖在灰色地帶”。這個評價本身就帶有很強的主觀性,作為公寓本身,其實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而且就目前的國家監管力度來看,房地產銷售中心想要欺騙消費者,那是要揹負很大的監管成本的,既然可以公開發售,那自然是取得了相關手續。

我們再來說說LOFT,作者很大的篇幅引經據典的講述了很多外來的LOFT公寓的概念,而我們想說的是,LOFT只是開發商在原有酒店公寓的基礎上,增加了層高,讓大家買到的一層可以當成兩層兩層來用,讓小面積有更大的使用空間而已。這個“LOFT”只是後期業內人士給他加上了一個比較洋氣,且時尚的英文標籤罷了。

小面積LOFT不能買?大面積住宅買不起?甘當樓市“絕緣體”?

作為居住空間,我們要了解的是,無論在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總有很多人買不起大房子,而小房子不一定夠用,那麼怎麼辦?還記得《安家》裡面住在壁櫥裡的朱閃閃嗎?那就是大眾中下層人群生活的縮影。城市居住空間本就有限,即便不是LOFT而是平層的50平米的小宅,也恨不能一套劈成兩套來用,更不要說層高本就留足了空間的LOFT了。

另外,公寓產品在當下大多是一些商業樓宇改造所得,因此,地段通常都比較好,價格也要比同區域內的普通住宅低,面積小。所以總房價要便宜的多,月供也不過是租房的房金那麼多。而年輕人因為沒有代步工具,多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想要買個價格便宜的住宅通常距離核心區較遠,平日的時間成本與交通成本巨大。

小面積LOFT不能買?大面積住宅買不起?甘當樓市“絕緣體”?

這樣看,能積累下一份資產,也是不錯的,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也比幾年租房下來,為別人養房來的划算。即便未來有了能力換了一套更好的住宅,那麼這種地段LOFT公寓也比普通平層更能租上價格不是嘛?

文章還提到說LOFT之所以火了,是源於一部電視劇《奮鬥》,作為一名80後,對這部劇感情至深,雖說劇中的佟大為飾演的陸濤是因為破產把原來的房子賣了,把閒置倉庫改造成了Loft,屬於無奈之舉。但劇中人的無奈之舉,不正詮釋了當下年青人的置業窘境嗎?他們要的不是劇中那種“烏托邦”,只是希望在有限的空間底下,能生活的更好而已。

至於說未來出售換房,不容易變現等問題,其實作為公寓本身的變現能力是不高,但我們要知道,房產的價格不只在於是公寓或是住宅,而在於資源。當公寓產品佔據的地段、周邊配套,交通等越來越好,這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在大V的文章後面能看到很多曾經買了LOFT公寓的人的留言,大多都說自己的LOFT公寓現在不住了,租出去了,大約的回報能達到8%左右,比起一般的理財產品優質的多。


小面積LOFT不能買?大面積住宅買不起?甘當樓市“絕緣體”?

這是某大V號下的留言截圖

不得不說,優質的位置是保障投資回報的關鍵。在一二線城市,因住宅限售,公寓產品成了優質的投資資產。2019年我們去成都考察時候發現,他們的公寓現在都做了近300平的大平層,且內部裝修相當豪華,而價格並不比周邊住宅低。試想未來如果連小面積的LOFT公寓都買不起,那麼在外“漂”著的年輕人何以為家?如何成家?

結束語:作為房地產行業從業人員,我們應該重點考慮一下年青人的置業需求,而不應該只考慮建豪宅、多賣錢。小面積的剛需住宅需求量也十分巨大不是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